杭州買茶受騙記

作者: 老徐霞客

導讀第一次去杭州是1996年夏天,我和哥哥一家從上海坐火車到杭州(BTW,不只我們坐的什莫車,中間停了半天,用了10個小時才到)。到了之後天已經黑了,當晚住在杭州美院招待所,條件一般,只記得有一個服務員小姑娘挺漂亮,能說會道的。好,現在講正題,如何被騙。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得門來,信步走到附近一家書店想買張地圖。也許是我們的打扮太過休閑了一點,從大家 ...

第一次去杭州是1996年夏天,我和哥哥一家從上海坐火車到杭州(BTW,不只我們坐的什莫車,中間停了半天,用了10個小時才到)。到了之後天已經黑了,當晚住在杭州美院招待所,條件一般,只記得有一個服務員小姑娘挺漂亮,能說會道的。好,現在講正題,如何被騙。

第二天一早我們出得門來,信步走到附近一家書店想買張地圖。也許是我們的打扮太過休閑了一點,從大家的眼神中我們感到已被定位為標准游客。地圖還沒買到,就發現我的小侄女,只有三歲的悠悠和另外一個差不多大的小孩子玩起來了,而那個孩子的媽媽正在試圖和我嫂子搭訕。我們隨即過去看看(不過由於對方是一對母子,我們的警覺性已經打了對折)。那個中年婦女膚色有些黑,自稱住在附近,確認我們來此旅游且還沒有詳細規劃時,非常熱情地對我們的旅行線路做了建議。由於她的建議聽上去合情合理(比如一大早就去西湖,看見的只能是“霧鎖西湖”啦,上午去別的景點下午回來正好看西湖之類)而且全程建議我們坐公交,省錢又方便。我們不由得露出滿意的神色。看見博得了我們的信任,中年婦女隨後大概說了一下我們一路上可能會路過龍井村,“就是從前給乾隆皇帝進貢龍井茶的地方!現在當然最好的都給中央了,但有些人家還藏著一點,因為國家的收購價只有每斤280塊!”這個我知道,當時北京燕莎八樓現炒的一級龍井標價800塊。這個熱心大嫂,俗稱茶托,也可定義為渠道拓展專員。不過這是我稍後才明白的。

我們對這個熱心的大嫂表示了感謝後,按照這個計劃上路了,先坐公交,車到站,換小面,再步行,很快進入山裡,一切都很順利。途中大家心情甚好,青石板鋪的路,兩旁山水交映,已經到了且吟且唱的心境,誰也沒有過多的注意一個當地的農家婦女不遠不近地走在我們後面。

遇到岔路口的時候,我們向身後的農家婦女問路,由此大家攀談起來。我們得知前面不遠就是聞名遐邇的“龍井村”,村裡的大多數人都已致富,家家蓋起了小洋樓。“我的家就在前面”,她揚手一只,熱情邀請我們去她家喝茶,“不要錢的!休息一下你們就上路。”

我們一邊感慨著這裡善良的人們,一邊跨進了她的家。在茶言茶,給我們每人衝了一杯茶後,女茶農講起了茶經。什末清明茶、谷雨茶、前山茶、後山茶...還真挺長學問(Technical Sales Presentation)。言談間,一中年男子攜背簍從前門入,點頭示意後即奔後房,稍後我們聞到後房傳來陣陣茶香並伴有刷刷的聲音。茶大嫂告訴我們那是她丈夫,正忙著炒茶呢!我們到後房參觀,只見一口大鍋,裡面全是針葉狀的龍井茶葉子,翠綠非常,那中年漢子伸開五指,在大鐵鍋裡左右翻飛,煞是專業!(Open House Demonstration)

最後不用說大家也知道,茶大嫂給我們一個優惠價,我們買了2斤茶。

興致勃勃地背著茶葉下山,沒走多遠我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因為同一個村子裡有另外兩個人問我們買了茶葉沒有?還說我們買貴了。我們不理他們繼續走,因為據說15分鐘可以下山,後來實在覺得路漫漫其修遠兮,正巧有一出租車路過,我們即上車。出租車司機也是村裡人,但說自己開出租就不靠這個賺錢了,知道我們買了茶,讓我們拿出來看看。一看不要緊,說:“這樣的茶,我60塊賣給你。”我們在短時間內屢受打擊,情緒已然極為低落,也不想什末茶葉了,只催他把車開到西湖邊。

現在想來,這司機說不定又是一個關口,反正游客是逃了這一關還有下一關,一定要把你層層把干淨。要從這個龍井村裡面出來,得過五關斬六將,真是不得了,干脆改制變成龍井村有限責任公司算了。我和哥哥談著今天發生的事,頗有感慨。當然知道受騙了,但怎莫也想不清楚這個龍井村的分紅、提成制度。是什莫讓最開始路邊的搭訕女人那末賣力地向我們推銷這個旅行線路?他怎莫知道我們最終買了誰家的茶?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解開。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