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騎行記之二:映秀——杜鵑山莊

作者: 簡約主義

導讀臥龍途中 杜鵑山莊今日行程:映秀—杜鵑山莊(32公裡) 經過一夜的休息,張發勝的傷勢有所好轉,情緒穩定了,自行車也修好了,楊志君、翟么妹又竭力挽留他、安慰鼓勵他。經再三權衡,他決定帶傷繼續前行。騎游隊內部團結又溫暖,把受傷的張發勝當成大熊貓一樣地呵護:陪他們買來紗布包好膝蓋,楊川蓉拿出滋潤油給他塗上,劉代芬幫他護理好帶手套的小指頭。一切 ...

臥龍途中 杜鵑山莊今日行程:映秀—杜鵑山莊(32公裡)

經過一夜的休息,張發勝的傷勢有所好轉,情緒穩定了,自行車也修好了,楊志君、翟么妹又竭力挽留他、安慰鼓勵他。經再三權衡,他決定帶傷繼續前行。騎游隊內部團結又溫暖,把受傷的張發勝當成大熊貓一樣地呵護:陪他們買來紗布包好膝蓋,楊川蓉拿出滋潤油給他塗上,劉代芬幫他護理好帶手套的小指頭。一切弄停當後已是上午九點過了。張發勝精神抖擻,一馬當先地向臥龍方向奔去。

離開車水馬龍的九環線轉入去臥龍的小公路,一下子就感到別有洞天,“風景這邊獨好”。公路雖不寬但淨潔,路面不太平坦但汽車少多了。駛過的車輛大多是漂亮的轎車或小型貨車,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加長大卡車已不見蹤影,騎車安全多了,可是卻更累人了。眼前看似平平的道路,好像換大檔都可快跑似的,結果任你怎樣使勁蹬,車子就是不願前進,只好換成小檔慢慢蹭,前面只要看出是上坡,任你怎麼用力都難爬上去,好多路段只能推著車子走,大家都被這種漫長的緩坡弄得筋疲力盡。我回想起那年我們駕摩托車來臥龍時,並未感到有上坡,只覺得山路沿山谷延伸,平平坦坦的,那知今天用雙腿經過這裡,才知道行路的辛苦。

騎車辛苦,想快都快不起來。可沿途風光無限,正好細細欣賞。車子從映秀一下轉入山谷的公路,高聳的大山張開臂膀,一下就把我們攬入它的懷抱。舉目四望,壁立的、蔥郁的山峰將我們環繞著,我們車隊就在群山腳下的山谷中行進。盡管陽光灼灼地曬著,只要山風吹過,涼意陣陣,清清爽爽的。山的肌膚散發著清香,直入肺腑,真是一個“爽”字了得。山谷中的溪水轟轟地翻起潔白的水花,擁擠著、推攘著,向山外奔騰而去。道旁開著一叢叢粉白色的野花,像揚著笑臉歡迎我們似的。山上的樹木還未經霜,濃綠茂密,莽莽蒼蒼。公路順著山勢轉過一彎又一彎,我們沿著公路欣賞著徐徐展開的一幅幅大自然雄渾的美景。有山水相伴,有風景可觀,縱然是上車下車,騎騎走走,有些辛苦卻也興趣盎然,能與大山這樣近距離地親近,辛苦一點也值。

中午在耿達的“小丹餐館”就餐,一大盆燉膀湯鮮美爽口,連添三次高湯才滿足了眾人的胃口。

飯後,山谷中起風了,山頂上起霧了,太陽也不那麼曬人了,休息到二點就啟程了。上路就是一溜下坡,暢快得很,不久就到了去臥龍途中的“杜鵑山莊”。一到這裡隊員們就舍不得走了。深山裡有這麼一家集餐飲娛樂一體,還可以替我們包車,簡直是專門為我們設的投宿點一樣。蹬過三十二裡的緩坡路,也不想再蹬了。經討價還價,以每人8元的廉價住上了舒適的雙人間和三人間。

麻客們放好行李,隨即就擺開方陣“血戰到底”。我們兩人洗了澡後,相攜緩步向臥龍方向散步,一邊走一邊仰著頭、轉著圈地欣賞這遍體郁郁蔥蔥的山峰,看不夠,贊不盡。這裡除了一條公路是人為的。其余都是原始生態,如果沒有這條公路,這麼美的地方真是“養在閨中人不識”啊!

飯後,隊員們相約乘著暮色又去散步,雖然看不清四周的風景,仍能感受到原始生態帶給人的清新。我們忽然發現路旁叢林中閃爍的瑩光,啊!是螢火蟲!好多年都沒見過了,今天一見,兒時的情景依稀可辨。我、楊川蓉、劉代芬各捉了一只,捧在手心,拿到住處一看,小蟲子昏厥了,腹下只*下一點光亮,貽華可憐它,把它放了。

今天、今夜的際遇,將成為我們騎游經歷中難以忘懷的記憶。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