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徽山皖水間(37)、吃在老街

作者: yilumuge

導讀人在徽山皖水間(37)、吃在老街 作者:驛路牧歌 與同事相伴轉完屯溪的維多利亞廣場,又回老街,老街已是燈火通明。老街的夜色不像屯溪的現代商業區那樣到處都有眩目的霓虹燈閃爍,老街的燈光柔和,是那種溫潤的橘黃色,特別是店鋪前的古色古香的大紅燈籠,把老街的古韻推向了極至。是不是屯溪人刻意這樣做,在老街裡沒有現代音響的嘈雜,也很少見有現代廣告 ...

人在徽山皖水間(37)、吃在老街 作者:驛路牧歌

與同事相伴轉完屯溪的維多利亞廣場,又回老街,老街已是燈火通明。老街的夜色不像屯溪的現代商業區那樣到處都有眩目的霓虹燈閃爍,老街的燈光柔和,是那種溫潤的橘黃色,特別是店鋪前的古色古香的大紅燈籠,把老街的古韻推向了極至。是不是屯溪人刻意這樣做,在老街裡沒有現代音響的嘈雜,也很少見有現代廣告燈光的亮亮滅滅。茶樓、酒肆、墨莊、書場,還有那在夜風裡飄著的酒幡茶招,一切顯得是那麼的和諧。入夜時分,老街的茶樓酒肆才逐漸開張,走在老街上,你的食欲會時時被那一陣陣飄忽而來的清香所勾起,索性不回住所吃飯了,與同事相約,就在這老街品嘗一次屯溪的小吃,慢慢地來品味這老街。

就近去了一家燈火通明的酒樓,選臨街的位置而坐,拿起菜單順便點下幾盤酒樓的當家菜:油煎毛豆腐、臭鮭魚、青螺燉鴨、徽州臭豆腐,對就把盞,好不愜意。

油煎毛豆腐,兩面被煎的金黃金黃,外面塗一層辣醬,現煎現吃。剛端上來熱呼呼、辣兮兮,夾起一塊咬一口,“吱啦”一聲香氣四溢,情趣無窮。服務員小姐看著我們的吃像,似乎被感染,作為主人,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熱情地調侃說:“徽州毛豆腐,打個巴掌都不吐。”一句話,滿桌其樂融融。一份盛在潔白青瓷盤子裡的頭尾相接的兩條臭鮭魚,色澤金亮,湯汁豐腴,輕輕地用筷子撥開皮,露出白嫩白嫩的蒜瓣肉,沾上湯汁夾起來一嘗,味道鮮美至極。臭鮭魚其實不臭,據說,勤勞節儉的古徽州人以前偶然揀到一條臭了的鮭魚,舍不的扔掉,沒想到做出來卻和叫化雞一樣,恁地鮮美,這才有了今天這色鮮味美的臭鮭魚。青螺燉鴨是屯溪特產,只見服務員小姐端上來時,將沙鍋中的青螺肉、火腿、香菇撈出放在剔去大骨燉的松爛的鴨肉上,澆上飄著一層油花的鴨湯,湯醇鴨香,青螺鮮嫩,色綠如翡翠,嘗一口,醇香爽口,令人直咽口水。特別是那徽州臭豆腐,表面色澤灰黃,夾開內裡潔白如玉,加以辣椒醬、青蔥等佐料,吃起來皮脆肉嫩,初聞有臭味,入口則異香,獨具一番風味。

老街的小吃琳琅滿目,只可惜我不是美食家,對吃向來不講究,但是,今夜於老街,在這古色古香的酒肆內,在這融融的夜色裡,透過那臨街的玻璃窗而望,街道上有悠閑走動著的游人,街兩旁有風格古樸的店鋪,石板路鋪就的蜿蜒幽巷,卻讓自己吃得是這樣的津津有味。

吃在老街,實際上吃的是一種氛圍,更是一種心情。人在徽山皖水間,值得慶幸的是,今夜於這古韻猶存的老街,隨便即可尋到這樣一處品味心情的幽境。直讓人疑惑,自己竟是處在一個現代化的都會中。而今夜的老街,將是自己一生的回味。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