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徽山皖水間(35)、屯溪,屯溪

作者: yilumuge

導讀人在徽山皖水間(35)、屯溪,屯溪 作者:驛路牧歌 從花山謎窟回來,入住屯溪,住所就是這位於屯溪三江口的花溪飯店。離晚飯時間還早,辦理完入住手續,我便與同事相約走出住所,來到花溪飯店的後花園,在這三江口處流連。 我不知道今人為何要把這裡改為黃山市,竟不知這樣一改曾丟失了多少古韻古風,而我仍然喜歡把這裡叫屯溪。屯溪,屯溪,屯兵於溪水之上 ...

人在徽山皖水間(35)、屯溪,屯溪 作者:驛路牧歌

從花山謎窟回來,入住屯溪,住所就是這位於屯溪三江口的花溪飯店。離晚飯時間還早,辦理完入住手續,我便與同事相約走出住所,來到花溪飯店的後花園,在這三江口處流連。

我不知道今人為何要把這裡改為黃山市,竟不知這樣一改曾丟失了多少古韻古風,而我仍然喜歡把這裡叫屯溪。屯溪,屯溪,屯兵於溪水之上。

據《新安志》記載,東漢時期,孫權為清除黟、歙等地的山越族人,派了威武中郎將賀齊屯兵於溪水之上,從此新安江上游這段流域便被人稱為了“屯溪”。

屯溪歷史悠久,人文薈翠,物華天寶,景色秀麗,是一座古樸幽雅的千年古鎮,也是昔日的徽商重鎮,屬於古徽州區域。屯溪由於處於三江口這樣水運便利的位置,在元末明初,徽州商人開始在此興建商鋪,囤積貨物,招徠商賈。至明清其逐漸成為了徽州物資的集散中心,到了清康熙年間,這裡已是“鎮長四裡”的“皖南鉅鎮”了。歷史上由於南宋偏安杭州,大興土木廣造宮殿,大量的徽州木材石料和工匠沿新安江被征調宋都,致使宋城建築風格隨之傳入徽州,所以同屬於古徽州的屯溪古鎮其街道商鋪的建築,多沿襲宋時風格,因此,今天這古韻猶存的千年古鎮又被譽為“今日宋城”。

遠古時期,屯溪雖處皖南群山縱橫的偏遠之地,但傳說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相傳黃帝戰蚩尤時,當時生活在淮河流域的九黎氏部落就被迫離開淮河流域南遷到了新安江屯溪沿江一帶。據說在當今花山謎窟被發掘出的二十四柱石窟洞口的橫梁上,有類似於文字符號的鑿痕遺跡,被人疑為這就是九黎氏部落的文字。

在《國洛。楚下》史料中,有這樣的記載:“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這說明三苗即為九黎氏族的後裔,夏朝之後在江南興盛起來的“越”即為三苗族之一,後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立志復仇也讓人們把這一段史實與這屯溪聯系在了一起。這要源自於那首越人的《離別之辭》,它原為越人被征入伍時,父子兄弟間訣別送行的歌謠,當時在越王勾踐秘密備戰的整個過程中幾乎悄悄地傳遍皖、浙的相關越地。後來這首歌謠隨著越國復遭滅亡,在很多地方均已消失,但在屯溪一帶不但神奇地被頑強流傳了下來,而且還被史學者載入了史冊,這也讓人們把屯溪的花山謎窟有了越王秘密備戰基地的猜想。

在中國思想史上曾經起過重大影響的程朱理學,其奠基人程氏二兄弟和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都在今屯溪的篁墩,並且歷史上這三位古人都曾引屯溪篁墩為自己的故裡而驕傲。所以當時中國的程朱理學在屯溪一帶沿新安江流域傳播和影響尤深,故又被人稱為“新安理學”。而在這古徽州大地如今仍遺留著那麼多貞節牌坊就是新安理學在此影響深遠的佐證。

屯溪作為古徽州重鎮,在當地流傳有很多與安徽人朱元璋有關的傳說故事,當年那個給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升,就是這古徽州有名的大儒。當年朱元璋與陳有涼決戰於這古徽州大地,相傳也與這屯溪有關。

屯溪,在歷史上它雖興於元末,但它確實是一個千年的古鎮。旅途上走過這徽山皖水,今夜能與這古鎮謀面,也算是自己旅途的幸運。落日余輝把這三江口映照的絢麗多彩,江面上浮金搖銀。三江水在此聚合不逝東流而去,洗盡了古鎮千年的鉛華,泛著的是那幽幽的古韻在周遭。花溪飯店是屯溪有名的飯店,它的北側不遠處便是那古韻幽幽的屯溪老大橋和屯溪老街,從花溪飯店的後花園向東眺望,與屯溪老大橋對應,一坐現代化的新大橋橫空飛跨於新安江的江心洲之上,在夕照輝光的塗抹下,顯得是那樣的通透,直誘人不顧這旅途的勞頓,融入這千年的古鎮。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