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10月1日,國慶日,天晴
早上5點,平時正是酣睡的時候。但今天得起床了——約好了6點出發,去桂林。
6點04分,傑來敲門。這時我們只是洗漱完畢,還沒吃早餐。傑在農行工作,難怪農行的業務能發展得那麼好,從守時的員工,可以看出單位的精神面貌。
3輛車從順德出發,另2輛從廣州走,在四會路口會齊後,5輛不同牌子的自駕游“車隊”,算是拼湊起來了。
公路車隊的組隊行,其實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在路上見到一支寶來車隊,19輛清一色的白色1.8,亮著警示燈,估計車上還配有對講機,車尾窗全部貼著號牌,按順序跟著,蜒綿2公裡多,車速在頭車的控制下,保持在80邁左右,誰也不許超車。中間只要有1輛有些什麼事,整個車隊馬上會亂。但人家跟得很好,井然有序。
這跟我們的駕駛習慣是不同的——長途駕駛車速不超過80邁?不許超車?外車加塞要讓,外車一走馬上又要跟上?前後100米各有1輛車威脅著你,因此不能看風景只能盯著前車?這樣開的話我們怕是要瘋的。因此,我們這支雜牌“車隊”實際上是各走各的,有時你走前,有時我帶路,能超就超。後來到陽朔一點算,頭車和尾車居然差了40分鐘車程!
所以說,一支團隊的組成,什麼目標、素質、同理心,都是假的。最關鍵的,還是紀律!
進入平樂一收費站,剛好到我的時候,站上的打票機壞了(大概是卡紙吧),弄了2分多鐘才放行,後面已經排了長長的車龍,全是廣東車。期間有些不明就裡的,在後面死按喇叭,吵死人。我不禁暗罵:急什麼,趕報到啊?
繼續前行30公裡,這次真的堵車了。由於這段路比較平直,看不清前面到底堵了多長,也不知道是什麼事。開始大家還蠻有秩序,一輛一輛跟著,耐心地等;後來等的時間有些長,廣東人的“素質”就出來了,在一、兩只害群之馬的帶動下,大家一擁而上,楞是把個2車道的路面分割成5車道,堵個嚴嚴實實。反觀對面南下的廣西車,也排了有2公裡多,但始終保持1條車龍——這是後來疏通後看到的——真叫自認為是“高尚人”、“城裡人”的廣東人汗顏。
疏通後駛過才看清,原來是交通事故——1輛北行的大霸王與1輛南下的運石車狠狠地撞在了一起,散落的石塊和2輛事故車占了大半個路面。由於急於疏通,交警只是救走了傷者,還沒來得及拖走事故車,因此,我們的車幾乎是緊貼著大霸王駛過的,這使我有機會第一次這麼接近死人——司機是個年輕人,頭後仰著,身上看不見血跡,變形的駕駛艙前臉隨著他的曲線緊緊地貼著他的身體,看來一時半會還拉不出來;後座是個女人,腳伸在車外(車門應該是交警打開的),鮮紅的血流過雪白的小腿,造成了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其他的就看不到了,據說是一家四口,三死一傷。國慶節高高興興出來玩,還沒到目的地,就落得個如此下場,真慘!
通過事故現場後,廣東車變得老實多了,一輛一輛跟著,車速不快,也沒人超車。雖然這個隊型只保持了5分鐘,但對廣東人來說已經是一種進步。
下午4點到達陽朔,歷時10個小時,行程491公裡。
晚上想起白天的事故,突然聯想到平樂收費站耽擱的2分鐘!假如……那會不會輪到我們,或者是後面死按喇叭的那位呢?不敢再想,心裡低唱了一句佛號:但願剩下的旅程一路平安!
第二天,10月2日,天氣晴
傑的朋友趙,上次來陽朔找了個導游李,說是很好,我們這次也找了他——說是導游,其實不過是當地的農民罷了,專業知識匱乏,但勝在地面熟、價錢便宜。
李今天安排的節目是遇龍河漂排。遇龍河是漓江的一條支流,水清山秀,因劉永好10億元買斷的風波而聞名,是背包客、單車游的天堂(大家在網上可常見到這個地名)。遇龍河全長有12公裡,李今天安排我們漂的是棋丘樹1公裡多的河段——據說是風景最美的一段。後來我們才知道,李在騙人,這樣安排,純粹是因為那兒是他家所在的村子。
竹排順流而下,兩岸搖曳著叢叢密密的鳳尾竹,水牛在岸邊悠閑地吃著草。一座座長像相似的秀美奇峰就在眼前,望過去,滿眼都是綠色的屏障,就像進入了世外桃源。
由於落差不大,水流很平緩。看著清澈的河水,我忍不住有一種想浸浴其中的衝動。於是我問排工:
“河裡能游泳嗎?”
“可以。”
“沒人管嗎?”
“沒有。”
“不會罰款吧?”
“不會。”
排工話不多,但笑眯眯的很可愛。
碧波的誘惑終於戰勝了薄弱的環保意識,我將浴巾圍在腰間,飛快地換上了泳褲(我早有預謀,浴巾和泳褲已帶在背包裡)。
周圍舟來船往,但沒有一個人笑話我。
這就是陽朔——一個開放、輕松的城市。
跳入水中,一股清涼頓時浸透全身。此時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我的感覺:爽!
7年前游武夷山,九曲溪的水也是清可鑒人,但當地是連把腳泡入水中都是禁止的。今天,一切在遇龍河得到了補償。
“嗷~~~”我放蕩地高喊了一聲。家裡那口子在排上笑罵了一句:痴線!
傑和他大舅也忍不住了,脫下外褲就往水裡跳——原來我還不算最失禮的。
游到水淺的地方,有水草纏住了腳,我猛然想起FBI考試七道題裡的那則“水草的故事”,不禁毛骨悚然,連招呼也來不及打,連忙撐上了排……真晦氣!怎麼又是跟死人有關?
漂排結束,到李導家摘柚子——就在河岸邊。他教會我們如何辨別正宗的沙田柚:個小,沉,皮滑斑細,底座有圈。又學到了一些新東西。
晚上回到旅館,傑的朋友恆兩夫妻回來了——他們今天沒跟我們走,騎單車上了遇龍河上游,漂完全程,才花了190元,我們不禁為我們的120元惋惜起來。
(幾天後遇上另一對廣東的,人家是120元漂完全程,這次連恆兩夫妻都傻眼了。)
第三天,10月3日,天氣晴轉多雲
夜裡起了風,早上起床有了涼意。好在昨天去了遇龍河游泳,如果安排在今天,怕是不敢下水了。
在旅館旁邊的米粉店每人弄了一碗米粉,才1.5元,味道很好,算作早餐。之後便向今天的目的地——龍勝梯田進發。
李導的表姐就在龍勝,昨天他已經幫我們打電話問過,表姐說龍勝所有旅店爆滿,勸我們不要去。但我們還是義無返顧地踏上了旅程——昨天晚上號稱是陽朔最熱鬧的一夜,我們都找到了一家家庭旅館過夜,怕什麼?其實在到達的第一天晚上,我已經喜歡上了我們這群游伴——當時我們花了2個小時還沒找到合適的住處,問怎麼辦,游伴們說:大不了在車上過一夜。有這樣豁達的旅游心態,我們的行程必然會多姿多彩。
陽朔、桂林想必地勢很低,我們在去龍勝的路上,感覺是在一路進山:清涼的山風撲面而來,右邊是高山,左邊是峽谷,居然還開發出峽谷漂流的項目,十足是進了山區的感受。在停車場上景區的路上,還一路是180度的急轉彎,給人爬了很高的感覺,但上到梯田最頂端一看石刻資料,海拔不過880米——這是後話。
縣城到龍勝的路很好走,盡管只是單線單車道,但路面平整,車也不多,所以跑起來很舒服。後來看了地圖才知道,這原來還是一條國道,是連通桂東和湘西的重要通路。
三小時後到了一個三岔路口,路牌指示前行13公裡是龍勝縣城,後行17公裡則是龍脊梯田。當時是上午10點鐘,我們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先上梯田。後來的情況證明了我們當時的決定是多麼的英明——我們因此得以在壯鄉平安寨度過了難忘的一夜——這也是後話。
到了二龍橋,管理人員提示景區停車場已經沒有車位了,於是我們坐班車上去。網友提到當地人帶路的話可以從一條小路上山,省下30元門票。但聽說總共要走幾小時的山路,而且大家都還帶著小孩,畢竟不方便——合家歡有時有的費用是省不了的,有些野趣也是享受不到的。
在景區驗票處下車再走一段石板路,便到達壯鄉平安寨。此時已過正午,我們決定在此用餐、小憩。剛一坐下,我們便被這裡的寧謐與安詳所吸引:午後的陽光靜靜地照耀著這寧靜的山間小寨,窗外金黃的稻穗蒸騰起淡淡的谷香,隨山風潛入吊腳小樓。咀嚼著這一切,我們忘卻了桌上壯鄉的農家飯香。站在窗前,輕舉雙臂,有一種御風獨立、羽化登仙的幻覺。
我們當即決定在此住下。
導游小廖(平安寨全寨姓廖,在這不要問人家怎麼稱呼,否則你會暈的——答案都一樣:“叫我小廖好了。”)給我們安排好住處。飯後,帶著我們沿山路首先向二號觀景台——七星伴月進發。山路很陡,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勝利登頂。十月的龍脊梯田已是金燦燦的一片,十分壯觀;但小廖說最好看的還是5月下旬,灌滿水的梯田倒映著藍天白雲,明晃晃,亮晶晶。尤其是月夜,幾塊梯田分別倒映出一個月影,七個山頭,便有七個影子輝映著天上的明月,這便是七星伴月名稱的由來。
雖然不是最好的觀賞季節,但我們已經被龍脊梯田那雄偉壯觀的景色所折服——梯田始建於元,成型於清,歷時300余年,並延續至今。除山頂處面積較大外,每層梯田只能種2—3行水稻,在我們這只能算是邊角料、沒人肯花工夫去種的地,卻成為當地人的保命田,令人不得不嘆服數百年來當地少數民族同惡劣自然環境抗爭、人定勝天的偉大精神。
離開七星伴月直奔一號觀景台——九龍五虎。這是一段平路,比較好走。一路上流水潺潺,是農家用竹子將山泉引至家中和梯田裡以供飲用和灌溉的——梯田拾山而上,澆灌十分不便,山民的祖先便發明了這種自山頂引水層層下灌的方法,確是省時省力。
一號景點看上去沒有二號壯觀,除了能看見壯寨在半山壩子上與梯田遙相輝映,可以說乏善可陳。
今天因有冷空氣南下,總的來說還是多雲天氣,因此,太陽比平時早了一個多小時沉入雲霧中。下得山來,盡管時間還早,但寨子裡已是暮色一片,竹筒飯的香氣和著杉木柴的熏香在寨子中升起,游客帶來的喧鬧攪得寨子裡歡騰一片——我們的晚宴開始了。
殺了一只土雞,韭菜炒雞蛋,野塘蒿,玉米,芋頭,還有小白菜湯,加上山水豆腐,都是山貨,滋潤得很。小廖(不是導游小廖了,是另一位——老板的女兒,很漂亮的壯族阿妹)給我們端來了家釀的糯米酒,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各桌天南海北的來客侃著,紅撲撲的臉上掛著喜悅的汗水。(像她們這樣一座壯家小樓,一年能有8、9萬元的利潤呢。嗨,說到錢,俗了!)
洗完澡早早鑽入了被窩。窗外,夜嵐氤氳,似有天簌飄來。在這遠離塵囂的山野,伴著草蟲低唱,什麼事都不用做,什麼事都不用想,讓我們疲倦的靈魂好好地歇一歇吧。
不知不覺間,很快進入了夢鄉……
第四天,10月4日,天氣多雲
住的是木樓,雖然很新,但在木板上走著,免不了咯吱咯吱地響。因此,誰醒了都瞞不過別人。我是醒睡的。樓上的客人起得早,我也就跟著醒了。
抄了相機,趿了拖鞋,來到店外的石板道,挑了個絕佳的位置:晨霧中,波浪般的梯田和遠處蜿蜒的小路,在取景框裡構成了素雅的風景。黃牆黑瓦的吊腳小樓,屋檐一角在右上方飛出,豐富並平衡著畫面。
輕啟快門。滿意地吸了一口氣。
偶聞犬吠,更覺山空。
回到店裡,泡了一杯粗葉茶臨窗坐下。窗外檐下拉了2根鐵絲,那是店東晾曬衣服用的。可以看到小廖昨夜穿的衣服就在鐵絲上輕晃,洗干淨了恍有一股淡淡的肥皂香。
昨夜喝多了沒留意,裡面那件黑底玫紅的手繡,原來不是壯族服飾,竟是我們漢家姑娘的珍物——肚兜。但一針一線、密密綿綿地繡進了壯鄉女孩兒家的心思,漾滿壯家風情。
啜一口茶,清冽如柚子花香。
忽聞樓板響,轉頭一看,竟是小廖下來了。夜不度宿的疲倦還明顯地寫在臉上。昨晚客人多,估計也夠她們熬的。聽說因為床位不夠,她們連自己住的房間都讓了出來——剛起床時就看見店東老廖在大廳裡的沙發上躺著。
昨夜不知是誰,有幸在小廖的香閨中繾綣呢?
我們互致早安。“伺兒扶起嬌無力”,楊美人慵懶的體態,曾把唐明皇迷得暈暈忽忽。但小廖的這副神色,我卻怎麼看都覺得不夠昨晚那陽光般的笑容迷人——還是勞動中的婦女最美麗!
老廖已經在店外生火造飯,我過去與之攀談。自從開發了旅游業,他們的這個寨子成了附近三鄉九寨有名的富裕村,年輕人討老婆都到山外找了,不漂亮的還不要。“我們也懂得優生優育。” 老廖說。
“那寨子裡的閨女往哪兒嫁?”我問。老廖像是有什麼避忌,咳嗽了一聲沒有作答——父親還是舍不得女兒啊!
我忽然想起了電視上看過的一個廣告,“平安保險公司廣告片裡的廣西平安寨就是指這裡嗎?”
“對,就在山下的風雨橋拍的。”
(沒來過的朋友下回看電視時,可以留意一下“平安中國”的廣告,當然實景中的風雨橋沒有片中那麼金燦燦的,大概拍之前剛塗了一遍漆吧。)
用過早餐後,我們下山了。雖然覺得依依不舍,但,也已經夠了吧,在記憶中回味好了。
11點回到桂林,想游漓江。可是給咨詢公司打個電話,說是因船程要4個多小時,每天只能開行一班,早在10點鐘已經走了。並介紹我們游“兩江四湖”——實際上就是繞桂林城游一圈。其他三個家庭都說想去,我沒興趣,於是大伙在路口分道揚鑣,相約晚上回陽朔見。
拿出地圖,飛快地看了兩眼,我找准了下半天的游程——過江東南下,經冠岩和興坪繞回陽朔去,盡管比江西線要遠50公裡,但曲徑通幽,說不定會有什麼新發現。
車到冠岩吃中午飯。一路上來的廣告牌,都說冠岩獲得了2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是近年來新開發的景點,還說是老外發現的雲雲,於是我們很有一些期待。去到一看,原來吉尼斯紀錄是說它洞內有船(地下河)、火車(重力滑軌)、電梯,海陸空三種設施,屬於進洞方式最多的景點。
我們不甘心地問售票員:“有銀子岩漂亮嗎?”我們在遇龍河漂排的那天下午去過銀子岩,也是新開的景點,高達15、6米的石壁在燈光的作用下如一掛雪瀑,中間鑲嵌的方解石如鑽石般閃閃發亮,令人目眩神迷。
被告之:“銀子岩可沒有海陸空。”
我們不禁啞然失笑:跑那麼遠來,可不是為了坐電梯的。
小女在那邊和一個湖北小姑娘在攀老鄉,互相指著對方的珍珠帽格格在笑。我認出來了,那小姑娘早上在平安寨見過。隔著100多公裡,一天能有兩次相遇,小孩兒不懂,那是很大的緣分了。也許以後再也不能見面,也許機緣巧合會在某地重逢而成為好朋友,誰知道呢?祝福她們吧!
冠岩所在的鄉叫草坪,離興坪有37公裡,全是山路。路不好走,但一路上風景很好。說不上有什麼特色,但就是心裡舒服——其實陽朔、桂林的山水根本就不需再費勁去找什麼詞來形容,就是那最老套的五個字足矣:人在畫中游。在畫中游你還不舒服?
到興坪碼頭時已是五點半,趕上了看日落,不過多雲天氣,並不好看。再過半小時,夜幕便降臨了,竹排上的汽燈亮了起來。當時江邊一溜兒排開了十多副三腳架,我這才明白原來不是為了拍日落,而是衝著漁火來的。不過再看下去你就會覺得很失望:堤岸上一個漁民領袖樣的人,操著桂林口音的普通話對著江面上喊:快快快,圍一個半圓;誰誰誰,你到中間去;好了,大伙不要動了……此時岸上的快門聲響成一片……
原來沙龍照片上的浪漫漁火,是這樣“制作”出來的啊!
帶著一絲膩味,我們摸黑回到了陽朔。
第五天,10月5日,天氣晴
李導一早就出現在旅館的門口——我們的導游費已經結了,他完全可以不來,來了也是義務勞動,但他還是來了,這讓我們有些感動。
大舅他們因為工作安排,今天必須回去了。但昨晚聽了我們對興坪虛張聲勢的大肆吹噓,心裡又禁不住癢癢的,決定回程前先跑一趟興坪。那就讓小李跟著他們好了,反正我們今天的計劃是徒步漓江,沒必要帶導游。
我們於10點到達楊堤碼頭——一般徒步者的出發點,這有很多小販纏著你買東西,有些煩。沒有經驗的我們背起背包就沿著岸邊的鵝卵石灘出發,走不出200米就讓好心的工作人員截住了,告訴我們前面不遠石灘就到盡頭,想徒步的話,應該回到碼頭處搭16元的渡過對岸走,中間總共要過3次渡,依次沿兩岸走,約6個小時可到興坪。
要走6個小時(來時人家告訴我們是3個小時)?這麼窄的渡口要16元/人?我們覺得氣勢當即泄了一大半,蔫蔫地往回走。這時一個船工適時地上來兜搭:坐機船,到九馬畫山,省一大半路和2個渡口,230元。我們商量了一陣,最後以帶小孩不適合走太遠為借口,為自己找了個偷懶的理由。
有10位廣州的朋友見我們馬上能開船(他們訂的船家信譽不好,等了很久),提出要共渡,我們的船東以船小人多不安全為由拒絕了。後來我們兩隊人在九馬畫山的渡口再碰面,他們告訴我們說機船到八仙過江只需100元,再加6元錢竹排就過來了。結果他們人比我們多,費用倒便宜了一半不止。出來旅游可真是處處有陷阱啊。
在漓江上私船載客是違法的,港監、水警就在水面游弋,我們也就在船東的指揮下不時蹲身俯首,以躲避檢查,感覺就像10年前在廣州坐超載中巴一樣。
過了老人守蘋果和神筆峰,大概是出了港監、水警的活動區了吧,船東破例允許我們出艙活動。我們歡呼一聲擠上船頭。“百裡漓江似畫屏”,只要你想像力豐富,每一分鐘都能給你無限的驚喜。不時有別的游船經過,船上的游人笑著向我們招手,我們也微笑揮手致意,共同享受著那種知交滿天下的感覺。
到九馬畫山時船東建議我們泊東岸,但我們看到西岸依稀似有一塊大草坪,於是堅持要泊西岸。上了岸,穿過江邊及人高的灌木林,果見一塊大草坪:牛兒在悠閑地吃草,小狗叼著泡沫板在瘋跑,農人在草坪邊的樹下乘涼,談笑話桑麻,真是神仙般的生活,羨煞旁人了。
電視裡塑造的農民工形像,進城第一天見到高樓大廈,首先是個嘿嘿傻笑的鏡頭,每每見此,我們往往會笑罵一句:土包子。但當我們跋山涉水不遠千裡地來到人家生活、勞動的地方,看著別人見慣不怪的風景並驚為桃源的時候,農民兄弟們說不准也正在心裡暗哧:城包子!這生活,是怎麼說的呢?
時近中午,我們走到了吃飯的地方——一戶濃蔭掩映的農家飯莊,在一片果園裡面,好像是一條叫冷水村的村子。店門外的樹下有兩把“美人靠”,我抓緊開飯前的幾分鐘時間,在上面美美地舒展了一下四肢。微風吹過樹梢,葉子在陽光中舞動,葉脈打在眼簾上,感覺到秋陽的溫暖。
飯菜很可口,6菜1湯也才100元,超值了。
飯後接著走。因為小孩貪玩吧,也無法真走那麼遠路,我們的速度越來越慢了,這樣到興坪怕天黑了都不行。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由傑帶隊,將婦女兒童送上竹排。我和恆則在岸上繼續走。
竹排不敢到水深處與游船爭渡,水淺處流速又慢,基本上要靠排工手中的長篙做動力,因此,排速與我們的步速是差不多的,很是悠閑。排上的女人們看著我們,不知是否會有“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的悠然心境呢?
排行3公裡左右上岸,這裡已經是著名的景點黃布倒影了。再往前走一段,回望漓江,便能看到熟悉的景觀:人民幣二十圓背圖。我們早在楊堤碼頭就換好了10張二十元鈔票,此時拿出來人手一張,舉在胸前,也不管順光逆光,呲牙咧嘴便亂拍一通。不過說實在的,我覺得兩者並不太像:人民幣上的圖案比實景要有氣勢的多。沒來過的朋友下次要來的話,記住不要抱太大期望哦。
“果然佳色在興坪”,可惜時間已晚,無法再多停留——我們的車還在楊堤呢。我們匆忙上了最近的班車,回到陽朔。再80元包了一輛小面的趕去楊堤取車,回來時已經快9點,西街又一個華彩的夜晚,開始了……
第六天,10月6日,天氣晴
有網友對西街做這樣的評論:“這裡是屬於自由的年輕人聚集的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溫飽主義背包族、五湖四海的無產階級藝術家、崇尚知識就是力量的空想主義流浪漢、探詢新生活伊甸園的反傳統革命分子,都能在這裡心照不宣地群英會聚,或有計劃地神秘造訪。”
十月的陽朔正值桂花盛開,整個小鎮彌漫在溫濕的香潮裡,每一次不經意的呼吸都會有小小的驚喜,白天的陽光有一點慵懶,夜晚的清風有一點涼意。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如果不放下身邊的瑣事,把自己浸漫在無邊的閑散裡,把自己從無盡的欲望中拯救出來,在這個邊陲小鎮、山水人間將心情洗解,那真的是很可惜。
今天什麼節目也不安排,就是要好好休息一下,體驗一下西街魅力。
上午是購物行,女人們進了農貿市場,搜尋她們感興趣的當地土特產:柿餅、栗子、芋頭什麼的;我們則百無聊賴地在街口站著,居然巧遇昨晚送我們去楊堤的車老板。
他女兒跟車,賣賣票什麼的吧,初三了,16歲挺漂亮的一個小姑娘,我們便逗她說話。
她問我們是干什麼的,怎麼昨天那麼晚了還去楊堤。我開玩笑說我們是在漓江上徒步賣花生的,昨天生意好所以再走一趟。“不過很慘啊,那麼辛苦才掙80塊錢,還都讓你爸收去了。”
她巧笑一聲:“賣花生才好呢,有錢掙,又不用讀書那麼辛苦。”故作的世故掩不住青春的青澀。
下午就在旅館裡飽飽的睡了一個好覺,為晚上的活動積蓄精力。
夜色降臨,我們正式出動。國慶長假已近尾聲,西街上少了很多游客,人頭攢動的場面已經看不到了。西街的酒吧普遍都很小,也不知是政府允許還是自把自為,大家都在門口安放了露天座位,桌上鋪著素淨的格子桌布,很有情調。
網上推薦的酒吧我們一一走過,像什麼“紅星特快”、“原始人”、 “丁丁酒吧”等,據說味道都是不錯的,但也許是名氣大的緣故,人多了些。泡吧嘛,關鍵是情調,味道再好能比得上粵菜師傅?於是我們在一家名字很怪的“沒有酒吧”坐了下來。
在順德我不泡吧,也許是年紀大的緣故,酒吧裡那種歇斯底裡的瘋狂令我煩躁。但是西街不同,西街的夜晚是溫暖和閑適的,幾乎每個小酒吧都有各自的情懷和故事,只要你願意來感受,西街會給你一個安放靈魂的臨時天堂,你所有的情緒都會在她的溫情、迷幻、當然,還有酒精的麻醉下,變得放縱、舒緩、恣意起來。
坐下,喝啤酒,聊天。周圍都是人,各有各的作態。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把你認為最放肆的一面展現出來,沒有人會干涉你;遇上合意的,為你鼓掌也不一定——就像上次我們在麗江,全版的《昭君出塞》唱下來,也不管四下裡站的是什麼人,聽得懂聽不懂,就像瘋子一樣擊箸而唱,卻贏得了陣陣掌聲。
“沒有”泡完,還不過癮,就又換了一家“音樂之聲”。有廣東老鄉在擲色子,也有老外在清談。想想人家這樣的生活也真叫寫意——打工,掙錢,然後出發;錢花完了,再打工,掙錢,然後再出發。永遠生活在別處。像我們這樣,營營役役的,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不過,我們也沒有人家那種就業環境啊。
好了,不想了,明天就要回去了,現實點吧。
醉後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第七天,10月7日,天氣晴
踏上歸途。
車輪在三桂大地上奔馳,陽朔在身後越走越遠。
我們就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了,就要離開這個帶給我們太多美好感受的天堂了。山道彎彎的梯田、蕩舟放歌的漓江、激情洋溢的西街……回憶如小刀輕輕劃過心頭。車窗上映出我淡淡的影像,這是夢要結束前的瞬間嗎?
“可知此刻我方寸已亂,將必終生追憶這段情……”唱機裡傳出了憂傷的旋律。
進入懷集縣城,外面又出現了熟悉的街道。那個美麗的天堂,像黎明前的夢一樣在逐漸隱去,眼前的一切漸漸真實起來。盡管有些失落和難過,但我知道夢終是會醒的,那七天六夜的時光雖然浪漫溫暖,但注定將要淡去。在打拼中生活,才是我們一輩子要走的路。那就把這些美好放在心底吧,有一天它們會重新發芽的。生活就是期待夢想的過程,只要堅持和努力,總有奇妙的世界在前面等待你。
一輛車超了上來。
記憶深處某些令人激動的東西,在血液中慢慢沸騰起來。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輕轟油門,千裡馬歡快地向前方飆去……
窗外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