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沛歌風

作者: aleck1979

導讀京杭大運河的沿岸,有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它們像是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大運河的絲帶上,在歷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輝! 大運河自北向南貫穿整個江蘇,流經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沛縣。早在2200多年前,中國的第一位農民皇帝-劉邦,就是從這兒揭竿而起,剪秦滅楚,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與當時西方的古羅馬帝國東西輝應,共同推進了人類文明史的前進。 而由此上溯,在中國的 ...

京杭大運河的沿岸,有許多歷史文化名城,它們像是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大運河的絲帶上,在歷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輝!

大運河自北向南貫穿整個江蘇,流經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沛縣。早在2200多年前,中國的第一位農民皇帝-劉邦,就是從這兒揭竿而起,剪秦滅楚,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與當時西方的古羅馬帝國東西輝應,共同推進了人類文明史的前進。

而由此上溯,在中國的商周時期,曾有一位先賢叫做微子,他的領地就在今天的沛縣一帶.他死後葬在沛縣城東,後來由於黃河的衝積,在沛縣城東形成了一串湖泊,他的墓被圍在了水中間.周圍的湖泊也就被命名為微山湖.

黃河水造就了微山湖,同時也淹沒了泗水河.那個時候,黃河水奪泗入淮,同是發源於一個省的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又一次在同一個省(江蘇省)相會,同時流入大海.但在她的身後,整個沛縣卻已是汪洋一片.

然而洪水衝不去這座城市的記憶,人們依然能夠找到賣狗肉的樊將軍所住的那條街,並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樊巷.那是北方城市裡很普通的一條小巷子,它座落在沛縣城東,沿著湯沐路向東走不遠就到了.平日裡小巷裡靜靜的,在一個靜靜的早晨,陽光透過樹叢照射下來,我走到這條南北的小巷裡,看到東面長長的高堤上長著一排高高的樹,也找到了那口樊將軍當年煮狗肉用的水井,於是仿佛又看到了當年這裡熱鬧的景像:人來人往的巷子裡,樊噲正袒胸漏乳在狗肉攤前忙碌,不遠處劉邦正急急忙忙跑過來要吃狗肉。

這是老沛縣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或者說是傳說。。。

湯沐路是古城沛縣新老城區的分界線,沿著這條仿漢建築一條街西去,很快就能看到城西那片充滿漢風漢韻的宮殿群和仿漢步行街。

湯沐路南側是“漢城公園”,我習慣從北門進去,迎面就能看到高大雄偉的漢魂宮和兩側的漢闕。這一片宮殿四周綠水環繞,垂柳依依,在楚風漢韻的雄渾中卻又透出一種輕靈的秀氣,顯得大度又沒有霸氣。

漢魂宮大殿裡面有劉邦和群臣的塑像,非常逼真。四周還擺放著漢代的一些遺物。大殿的南面有一尊雕塑很引人注目,叫做“仙人承露”,這是漢唐皇宮的特色。一個力士峨冠博帶、手托大盤,甘露從盤子的四周落下,非常有趣,也有人說中間的那個人就是表示皇帝本人。

走出漢城公園北門,向北有一座漢台名為歌風台。同樣的建築在全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於是有人稱它為“中華第一台”,當然它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裡面保存了漢代的歌風碑。沛縣的孩童也能夠背出那首流傳兩千載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詩只有三句,但是很遺憾,這三句也沒有完整的保留在石碑上,如今後人能夠看到的只是石碑的上面部分,下面的1/3已經難以找到。傳說碑文為東漢大書法家蔡 所題。

歌風台往西就到了仿漢步行街,簡稱漢街。

漢街是一條十字型的街道,街道兩旁的建築只有兩層,一式紅欄黛瓦,街道是大塊的青磚。和許多仿古街道一樣,漢街裡有很多古董店和紀念品商店,也有一些五花八門的其他商鋪。在遠道而來的游客眼中看來,那些小商品的價格可能會低的讓人覺得有些意外,不過還是有許多東西值得一買的。如果走的累了,路邊隨時也可以找得到咖啡吧或者小酒吧。

從漢街的北門出來,就到了沛縣老城區的中心大街東風路,向東去就是繁華的商業區。東風路向西,會顯得相對冷清,但卻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那裡有三國時的呂布射戟台遺址,還有一個古韻幽雅的泗水亭公園。

呂布射戟台位於沛縣文化館內。台是一個圓形的古石板,上蓋一座六角飛檐的小亭子。小的時候我常常會跑到台子上,像呂布一樣彎弓射箭,現在台子的四周已經圍了起來。在亭子的上面有幾幅彩繪,描述了呂布射戟休戰的故事。亭子上還有一幅對聯:“一弦飛矢鳴畫戟,十萬精兵卸征衣”,歌頌了永恆的和平主題。文化館內有很多竹子,竹林中還藏著一口古井,八角的石井欄,井口早已布滿了數不清的繩索的痕跡,述說著歲月的滄桑,這口井也是古沛八景之一的“八寶硫璃井”。

泗水亭公園在縣文化館的西面隔路相望。進門回首,大門內側飛檐下題“千古龍飛地”。正是古沛的別稱。除了漢代劉邦,沛縣人也會提到,另一位開國皇帝,明朝的朱元璋祖籍正是沛縣。朱元璋起事時也曾以劉邦老鄉為榮。同是在徐沛一帶,南朝宋的開國皇帝是徐州人,還有南唐後主李煜等。這使得古沛之地贏得了龍飛地這一美稱。除此以外,沛縣以西的安國附近,流傳著“五裡三諸候”的歷史傳說。在四百多年的漢朝時期,成為王候將相的沛籍人近百人,更使得這一方熱土成為龍吟虎嘯之地。

在泗水亭,很多人會想到,劉邦曾擔任沛縣泗水亭長,公園裡也有一座小亭子名為泗水亭,上刻泗水亭故址。在這裡已不用考究那時的亭長住在什麼地方。因為這裡就是古泗水亭之地,那長長的游廊中刻著的漢代班固《泗水亭賦》,能讓人陌然間回到那久遠的年代,再去聆聽歷史的腳步聲。。。

2004/1北京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