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同裡,並不是實現打算好的行程,而是一個比較隨意的決定,在一個天氣不錯的周末,去外面晃晃也是一種不錯的消遣.很幸運,每次出去玩都能碰好好天氣,真是老天佑我啊.去之前,只是隨便在網上看了看別人的游記,並沒有做太多的功課,事先買好從上海到蘇州的往返火車票,定好呂家客棧的房間,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只等日子到了就出發.
出門的時候還是碰到點小麻煩,時間觀念上的薄弱,所以差點沒趕上火車,等在火車上做定了,才大口大口的喘氣,還沒等緩過神來,就到了蘇州了.
說到蘇州,我不得不插一段我對蘇州的個人看法,也許有點偏頗,但我還是要說:蘇州火車站非常的混亂,交通非常的差,站外那條路上的車子堵的非常厲害,喇叭按的震天;向一個賣地圖的中年婦女問個車站,還得讓我們先買張地圖,不肯買,還出口傷人.上了1路公交車去蘇州汽車南站,看到車子先是吃了一驚,居然在蘇州能看見上海以前的長龍車,兩節的那種;問售票員蘇州汽車南站要坐幾站下,第一次問,瞄了一眼,不發聲音,第二次再問,說話沒好氣的,仿佛誰欠她一百塊錢一樣,一句"早來",把你頂回去了,然後就把頭偏向一邊.一對老年夫妻下車,動作慢了點,那個中年婦女就不耐煩開罵了,雖說吳儂軟語好聽,只是罵人的時候,還是覺得很刺耳.以前在網上看到網友批評蘇州,還覺得可能是片面之見,現在覺得還是滿有道理的,一個大的旅游城市,居然在服務軟件上so差,實在是讓遠道而來的游客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我個人對蘇州的印像感到非常的差.回來的時候,蘇州火車站所有屏幕上都寫著相應的車次統統晚點,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這個應該怪不到蘇州頭上,但總讓人感覺不好,火車開始檢票的時候,沒有任何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無序的人流湧向檢票口,那個擁擠,混亂不堪啊,真是平時難以想像的.唯一看到一個警察還在跟檢票的中年婦女搭訕,簡直是沒話說了,下地道的時候,我跟GF說,蘇州這地方,以後我再也不想來了.實在是感到太混亂了~
蘇州不提,到了南站,看到售票窗口上寫著,同裡旅游套票優惠45一張,可惜被告之沒有了,本來想去吃一下網友好評的呂家花子餅,可惜時間已經11點多了,於是在南站旁的大娘米線解決了一下生計問題,匆匆吃好,便趕上了去同裡的BUS,經過45分鐘左右的車程,終於來到了同裡鎮上,通知呂家客棧的人來接,上了一輛三輪,從西面繞了過去,進去的時候,看到很多城管,有點驚,剛進去的時候,看到那排長廊有點異樣,感覺趕西塘的煙雨長廊有點雷同,但有不盡相同,這裡幾乎是靠河的人家都有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都在賣芡實粥和家常菜,一路走過都會有人上前問:要吃芡實粥嗎?對如此友好的邀請,我們都蜿蜒謝絕了.實在是好客的很啊,呵呵,民風果然淳樸.
呂家客棧,位置極好,就在三橋的旁邊,雖然我們要了面向三橋的房間,不過還是被飛檐擋住,只能看見一座橋,具體是哪座橋也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是朝南的房間,我們到的時候正是陽光充足的時候,房間裡很暖和.
呂家客棧果然是民居客棧,整幢房屋除了樓下的一個前廳,其他全部改成了客房,前廳之前是一個小天井,這麼叫可能不是很合適,不過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先用這個吧.在前廳對面是一家臨河的飯店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呂家的,我們也沒問.樓上一共是四間房間吧.朝南的三間,朝北的一間.三間朝南的房間的衛浴都在房間的封閉陽台上,呵呵,洗澡的時候要拉上窗簾哦,否則...呵呵.只有朝北的房間是在另外一間小房間裡的.緊湊是緊湊了點,不過房間給人的感覺還是滿干淨清爽的,床單都是滿干淨的,被子也沒什麼異味,我和mm來玩的時候也不是旺季,周六人也不多,即便人多了,也要到第二天了.基於這樣一個價位(注:房價90,登記的時候付房錢和10元鑰匙押金),我們都感覺比較滿意.
安頓好,我們便開始我們同裡之旅了.其實所謂的江南古鎮以前也曾經去過朱家角,西塘,所謂的江南水鄉風光,基本上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小橋,流水,人家。當然如果所有的水鄉都簡單的用這六個字概括一下的話,那你基本上也不需要到處跑了,呵呵,每個地方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回顧一下以前去過的水鄉:朱家角水系發達,是真正的水鄉;西塘民風淳樸,歷史悠遠,是活著的歷史;同裡的特點富足安逸,典型的魚米之鄉。水鄉古鎮各領風騷,各有各的韻味。
明確一點的說,來同裡是衝著三橋和退思園來的,來之前的憧憬和激動在見到三橋後頓時化為一聲嘆息,不是三橋不好,只是與自己的想像有著很大的差別,三橋,就是很普通的橋嗎,再普通不過的石板橋了,何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引無數游人竟折腰啊,看著川流不息的橋,三橋的名字一直在腦子裡默念“太平,吉利,長慶”,恍然,對三橋如此的推崇,說到底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長久的向往和追求,走了三橋未必能得到什麼樣的保證,但至少在心底深處對美好生活有了一種強烈的渴望。如此說來,三橋的魅力倒的確是無人可擋的。
別過三橋,我和MM沿著不知名的街道隨意的行走著,河道修理的很工整,都是用清石板砌成的,河道不是很寬,但很有味道,兩旁的民居,都有廊檐,能開店做生意的都擺上幾個小圓桌和幾把椅子,賣著當地的芡實粥和水鄉都有的家常菜。每當你經過一家小店,店主人都會用一種和善的眼光看著你,然後輕輕的問上一句:芡實粥吃嗎,茶喝嗎。我們總是含笑婉言拒絕,他們還是抱以很和善的眼光,沒有那種讓人感到不快的勢利和市儈。
隨意行走之間,無意路過一家小吃店,雖然不是很餓,但還是點了幾個小湯包,其實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它,可能是包子形狀的餃子,皮比較厚,味道還算不錯的的湯汁,一氣吃下四個,感覺有點撐。
除了小吃店,徑直來到了退思園,在蘇州沒能買到45塊的聯票,只好在此處買了50塊的票子,[想起在揚州買的聯票,只能游四個景點,從價值上來看前者比較劃算的說,不過揚州之行將是我一生中難以磨滅的回憶],可以游覽不少的景點,感覺比較實惠,進了退思園,風景果然如實現了解到的那樣精致,有不虛此行的感覺,一步一景,別樣洞天,果然是江南名園,具體的景致在此不多費筆墨了,切身的感受恐怕是很難從文字間傳達給各位朋友了, 只有親身體會,方有同感。此行一大憾事是未帶DC,沒能把精美景致留在畫中,非常的可惜。不過留在記憶中,時常琢磨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園中風景,最喜畫舫之所在,玲瓏秀水,別致建築,洞天福地啊。實在是佩服那些個設計,施工的能工巧匠,在多年以後,還能讓後人領略到如此風致,實在是後人之福啊。
出了退思園,我們便坐上電動車往同裡湖邊去,做渡船到羅星洲,期間等車的經過就不說了。電動車這東西生平還是第一回坐,感覺挺新鮮的,去的時候,我和MM坐在最後一排,背對著車行的方向,有點張果老倒騎驢的感覺,合乎,這時候天氣已經比較冷了,車子行使途中,我和MM不得不把衣服上帽子帶起來,冷的滿厲害的。
渡船沒什麼好說的,擺渡過去,腳踏上羅星洲的那一刻,只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孤旋海外的小島,腦袋裡頓時浮現出《射雕》裡桃花島的情景了,心想如果自己是這裡島主,在這樣一個小天地裡修身養性,真是天大的福氣啊,不過也只能想想而已;不過此行中最大收獲便是來到了羅星洲,想不到事先不被看好的羅星洲居然有這樣的風情。島上古色古香的儒道佛三教廟宇恐怕是也是國內不多見的,煙波浩淼的同裡湖緊緊的擁抱著這個安靜的小島,讓人生出一種想留下來的感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仿佛那一湖同裡湖的水不僅僅隔開的是羅星洲和同裡,仿佛把喧囂的塵世和這裡完全隔開,一種寧靜的心緒很快彌漫在心房中。好奇妙的感覺,從未有過的感覺。以至於我們踏上渡船的那一剎那,真的是非常的不舍。
上了岸,回到退思園,繼續游覽了其他的什麼堂等等,這其中不得不說一下耕樂堂,這是個很有味道的地方,進正門的時候你絕對不會認為這是個有大花頭的地方,但當你穿過幾個迂回的廊檐和門臉的時候,你的這種想法絕對會馬上被顛覆掉,裡面的世界居然是非常開闊和大氣的,方正氣派的庭院和大氣的堂屋,讓你仿佛有種桃花源記裡所說那種豁然開朗,如果其他的堂你可以不去的話,這裡你一定要來看一看。
一路走過不知名的街道,游過聯票上的景點,我們回到客棧,休整一下,然後出去吃晚飯,去的是一家下午我們吃過芡實粥的一戶人家,飯菜味道還算可口,只是螺絲比較難吸出來,呵呵,水豆腐魚湯不錯的,是現殺活魚,很鮮美,價格嗎,是水鄉的價格,呵呵。
夜深,冬寒,三橋被泛光燈打上了凄慘的綠色,一點都不好看.....
第二天混票進了歷史陳列館[聯票上寫著票都是當天有效的],看了一看同裡的過去,MM買了一套普票給我,甚喜,以前集郵的時候收集過一次,後來遺失了。
吃完一頓很一般的中飯,最後一次領略水鄉價格後,便離開了同裡。也許有機會下次回再來。
--------------------------------------
後記:
去的時候是12月底去的,回來斷斷續續寫完,沒有以前幾次那樣的積極性,但還是把他寫完了,只是對同裡,對自己有個交代,此行有憾,不過遺憾也是種美,不知道還能補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