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花都巴黎的陽光(完)

作者: 索非亞的冬天

導讀五、聖心教堂和雨果故居。坐上返回的火車,我們按照事先研究的路線,在地下換了兩次車,在隧道般的地鐵站裡鑽上鑽下。最後鑽出地面的時候,我們來到了蒙馬特高地。這裡的環境比別處混亂很多,黑人和阿拉伯人也多了起來。我們一邊跟著游人向上走,一邊琢磨聖心教堂到底在哪裡。就在我隨意地向右面的小巷張望的時候,忽然發現一個白色的龐然大物――聖心教堂就� ...

五、聖心教堂和雨果故居。坐上返回的火車,我們按照事先研究的路線,在地下換了兩次車,在隧道般的地鐵站裡鑽上鑽下。最後鑽出地面的時候,我們來到了蒙馬特高地。這裡的環境比別處混亂很多,黑人和阿拉伯人也多了起來。我們一邊跟著游人向上走,一邊琢磨聖心教堂到底在哪裡。就在我隨意地向右面的小巷張望的時候,忽然發現一個白色的龐然大物――聖心教堂就矗立在那裡!攀登了無數台階,我們終於來到了教堂白色的穹頂下。這裡是巴黎的至高點,向下望去,密密麻麻的房屋、尖頂的小教堂、交織的馬路,整個巴黎城盡收眼底。可惜是陰天,沒有晴空萬裡的背景,巴黎城顯得些許壓抑。

不敢太久逗留,我們趕赴巴黎之行的最後一站。因為已經遠眺過艾菲爾鐵塔,我們沒有選擇登塔,也沒有選擇其他“經典”的巴黎必游之地,而選擇了去探訪文學巨匠維克多·雨果的故居。雨果故居位於孚日廣場,羅丹紀念館和畢加索紀念館也在附近。自中世紀以來,巴黎逐漸成為歐洲文化和藝術中心,無數藝術家和文學家在曾經在這裡生活,所以巴黎的名人故居和博物館遍地皆是。走在街上,不妨抬頭看看路邊的門牌,說不定就會有意外的收獲。

我們在巴士底廣場站下了車。巴士底廣場即是昔日巴士底獄的舊址,但那座城堡早就在革命中被搗毀了,現在只留有一座漂亮的紀念碑,提示著那一段歷史。法文的“廣場”叫做PLACE,並不都像天安門廣場那樣廣闊,巴士底廣場就只是一個以紀念碑為中心的環島而已。而孚日廣場更加別致,它是由36座童話般的小樓圍起來的一個正方形的小花園,這些小樓完全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樓下有一圈帶拱形的廊子,在廊下擺著桌椅的,就是一個個小餐館和咖啡館。這裡的一切都很精美,很靜寂,雖與馬路只一牆之隔,但完全是兩個世界,果真是大隱隱於市。

雨果故居就在這36座小樓的中一座,如果不仔細觀察,恐怕就錯過了。我們在廊下轉了一圈,最後在一位餐廳侍者的指點下,才在最角落的一棟房子的門口看到了一個銘牌:MUSEE DE V. HUGO(雨果紀念館)。這裡是免費參觀的,好心的看門人還送了我兩張門票用來收藏。故居一共三層,樓梯兩邊用大大的鏡框鑲了各個版本《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的封面和電影海報,已經泛黃。屋內陳列著雨果曾經用過的東西和書稿,他的起居室和臥室還保留著原來的布局,其中一間屋裡的陳設都來自東方,瓷器、畫軸都是中國的,還有一面牆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盤子,十分古樸。雨果臥室的牆上掛的是他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其中一張是他和妻子女兒在床邊聊天的照片,如今紅色的床單和幔帳還和以前一樣低低地垂著,就連床邊擺著的矮墩的位置都沒有動過,只是已經人去樓空。

有位名人說過:“年輕的時候在巴黎住過是一種幸福。”憑這一句話,便能讓人對巴黎產生出無盡的向往。誠然,她的真諦,豈是兩天的走馬觀花可以體會,我們捕捉到的只是幾點歷史閃動的靈光。巴黎擁有著太多太多的人類文化與藝術的痕跡,而這些痕跡曾經那麼真實,那麼生動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是唯一的,完美的,而且永恆的。我尋訪著巴黎蘊涵的歷史,尋找到了人類文明的精華,也尋找到了自己心靈充實和平靜……

這,就是巴黎。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