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是中國發明的千真萬確,但何時發明從無考證,不過,在東漢時期蔡倫把這項技術作了改進,誕生了用於書寫的紙,因此,中國造紙棕發明史至少超過2000年。現代造紙技術高度發達,但誰也不會想到,在一些小鎮裡還有著古法造紙,一直流傳至今,比如浙江溫州的澤雅。
澤雅位於溫州市區西北部18公裡處,風景優美,人稱“西雁蕩”,素有“紙山”美譽。其造紙術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元末年間,戰亂紛紛,一些從福建南屏人逃避戰火來到澤雅,見多水多竹,正是造紙之好地方,留下,重操舊業,收入頗豐。南屏本是造紙業發達之地,先民們將造紙技術從閩南帶到了溫州。當地居民見造紙可以生財,便仿效,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到20世紀30年代時,當地紙農近10萬,占總人口數的80%。胡昌記、黃子昌、陳茂來等紙行每天都有成批的紙張銷往各地,遠至東南亞。
澤雅小村古樸寧靜,完全沒有溫州的繁華跡像。造紙是當地人主要的收入來源,一專職紙農一年可淨收入2000-6000元不等。
澤雅除了造紙外,還有許多美麗的風景,七瀑澗、高山解、金坑峽、澤雅湖、龍溪、五鳳等景區都是感受山村魅力風情的好地方,寂照寺建於元,永寧橋建於明,還有正月十三挑燈節、澤雅山溪垂釣節等。
提示:
乘車路線:
1、自溫州新汽車南站坐506路公共汽車可以直達西岸鄉,雖然車次不多,但票價便宜,不超過10元。沿途可見許多村莊的紙坊錯東有致地分布著,還可以聽到水碓裡咚咚的搗刷聲;
2、也可在溫州新南站等發到瞿溪的02路汽車,再從瞿溪坐506次到澤雅的原口下車,換乘中巴車到林嶴,那兒有車到西岸鄉或澤雅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