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十一月嘗了朋友從西塘帶來的荷葉粉蒸肉後就念念不忘,本計劃聖誕節一個人去西塘過,後來因為那天要面試只得作罷。回家跟媽媽提起這件事,沒想到她也想去,於是說定等我拿到offer之後利用春節的時間去玩,而且由我來請客。前天天氣不錯,我們出發去了西塘,玩倒是其次的,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吃。到西塘已是黃昏,放下行李信步走向老街,剛到街口,我就聞到了臭豆腐的味道,馬上興奮起來,拉著爸爸媽媽過去。果然在巷子裡有一位阿婆在炸臭豆腐,生意還不錯,一塊錢七塊,是我見過的最便宜的。我們買了兩塊錢的,阿婆給了十五塊臭豆腐,沒有甜面醬,她說吃臭豆腐是不蘸甜面醬的,反正我也喜歡吃原味的。一邊沿著老街朝裡走,一邊吃著熱騰騰、香噴噴的臭豆腐,西塘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滿足的。
天色越來越暗,永寧橋邊的餛飩攤子正准備收攤,我想好明天早上來吃早飯。漫步煙雨長廊,一路搜索網上推薦的“響堂飯店”,就在環秀橋邊。站在門口的是老板,在網上見過網友與他的合影,很和氣的樣子。剛過了年,游客不是很多,而且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所以店堂裡只有我們一桌,老板麻利地給我們泡好了茶,老板娘還端來了薰青豆。老板拿來菜單,我還准備翻一翻,才發現就是一張紙,本來嘛,水鄉小店本就是家常便飯,要什麼厚厚的菜單。
特色菜心裡差不多也有個數,再讓老板推薦一下,最後我點了四菜一湯。清炒蜆子是我早就想吃的,上海似乎不太見,小時候在福州吃得很多,比蛤蜊、蟶子好吃多了。蟬衣包圓是西塘特色,雖說只不過是豆腐衣包野菜肉末,但那個豆腐衣就是特別好吃,顏色也嫩嫩的很好看。媽媽說以前外婆經常做這道菜的,可惜我從來沒見過我外婆。清蒸白水魚果然是鮮,只是魚刺又小又多,媽媽一不小心被哽了。老板娘趕忙拿來一杯醋和一碗米飯,教媽媽喝一口醋然後吞一口飯,果然立竿見影。椒鹽南瓜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南瓜,外面是鹹的椒鹽,裡面是甜的南瓜,又香又糯,平時不太愛吃南瓜的我也愛上了南瓜。湯是清清爽爽的小青菜豆腐湯,下飯吃正合適。臨走的時候,老板娘從籮筐裡抓了一把風干的孛薺塞給我,甜甜脆脆的,以前從沒吃過。一共是65塊,老板還多找了我10塊,我當然把錢還給了他。
雖然只有八點多,小鎮已是一片寧靜,我們回到旅館,好好休息之後明天再繼續我們的西塘美食之旅。
起床時已經八點多,沒能看到水鄉的晨曦,不過早飯還是有得吃的。永寧橋邊的餛飩攤果然在,那個挑子只在電視裡看見過,一格格小抽屜裡是包好的小餛飩和其他佐料,看起來很有趣的樣子。賣餛飩的可能是陸氏兩父子,老爺爺年歲已經不小,可見是幾十年的手藝了。小餛飩是兩塊錢一碗,雖然價錢不算很便宜,但真的真的很好吃。餛飩皮子薄如蟬翼,透明得像紙一樣,裡面的肉和餛飩湯一樣地鮮,湯裡邊還有許多蛋皮。清冷的早上吃一碗這樣的小餛飩身子馬上就暖了,而且回味無窮。
這邊剛吃完,那邊媽媽就已經在招呼我過去吃豆腐花了,就在一步之遙的永寧橋頭。也是一位老爺爺,用木桶裝著石磨磨的豆腐花,有甜的也有鹹的,一塊五一碗。我們要了鹹的,裡面放的是紫菜、蝦皮、蔥花、豬油、醬油等等,雖然和一般的豆腐花差不多,但豆腐的確有些不同,很滑很嫩,我三口兩口就急著吃完了。
邊走邊打探清楚哪裡的粉蒸肉最好、哪裡的芡實糕最好,准備臨走的時候大肆采購一番。看見有現做的麥芽塌餅,當然也要嘗嘗。和南瓜餅差不多的樣子,外面脆脆的,裡面全是麥芽糖,甜了點,有點粘牙,不敢多吃。本來說好離開的時候再買阿婆的臭豆腐吃,但是在桐村雅居附近我又聞到了噴香的臭豆腐味,忍不住提前吃了。這裡是個老爺爺,一口紹興話,賣的是正宗紹興臭豆腐。因為外婆是紹興人,所以媽媽知道紹興的臭豆腐的確是地道的。這兒是一塊錢四塊,看起來比阿婆的貴很多,爸爸猜測昨天是因為要收攤了所以賣得便宜,不管那麼多,只要好吃就行。我們仨人手一串臭豆腐站在河邊吃,一位阿婆過來洗衣服,她問我們臭豆腐好不好吃,原來她是老爺爺的老伴。老兩口是從紹興遷居過來的,住不慣子女的樓房,還是回到了古樸的小鎮。不過嘛,臭豆腐還是昨天阿婆的更好吃。
差不多該吃午飯了,這回去的也是網上推薦的“又一村”。坐在臨水的窗邊,推開背後的門,河水就在身後。老板娘拿來很大的瓷茶壺,是圓筒裝的那種,小時候在外公家見過。
蔥油螺螄也是我中意的,但在上海已經很久沒吃過了。我吃螺螄的技術不高,常常半天也吮不出螺螄肉,還要用手幫忙,眼睜睜看著媽媽一個接一個吃得好快。鹽水河蝦比油爆蝦更能體現蝦的原味,連殼一起吃下去。餛飩老鴨煲是我向媽媽推薦的,本來以為是鴨肉餛飩,上來才發現是老鴨湯裡面煮餛飩。爸爸和我都是不吃鴨子的,但既然來了,餛飩還是要嘗一下的。餛飩是薺菜肉餡的,非常鮮,忍不住多吃了幾只。鹹菜肉絲河蚌比較鹹,不過河蚌肉還是被我吃了大半。最好吃的是椒鹽鳑鮍魚,十釐米左右的扁扁的小魚,炸得很透,骨頭也能吃下去,酥脆鮮香。如果是在家裡,我一定直接用手抓著吃了,就像零食一樣。這頓飯稍微貴一些,96元,但我們都已經吃得很撐了。
最後就該采購了,我們買了最出名的阿牛蹄膀及阿牛粉蒸肉(其他店的是十元三個,阿牛的是四元一個),一線天的芡實糕、桂花糕、芝麻糕、核桃糕和八珍糕等,還有四種口味的一口粽(肉粽、冰糖紅豆粽、紅棗粽、豆沙粽,都是5角錢一個),又買了老娘舅的薰青豆、大頭菜,最後買了一個大的椒鹽芝麻餅和一斤黑芝麻粉。我們空手而去,滿載而歸,幾乎把西塘的美食都買了一通,心滿意足地回來了。至於味道,呵呵,等我吃過之後再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