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懷有濃厚的古城、古鎮情結,每看到關於古城、古鎮的介紹,第一個念頭就是趁它還沒有商業化前先去了,免得去遲了會有被人宰割、任人魚肉的感受。 我是春節去鳳凰的,那裡還不至於此,但受高額旅游利潤的洗刷,鳳凰古城正向著“現代化”方向走來,相信隨著古城的名聲越來越響,“現代化”的步伐還會不斷加快。
到達古城的當天晚上(年初二),鞭炮聲延綿不斷,煙花余光不時閃現,我們當然也想拾起孩提時代的回憶,買了幾十元的煙花、鞭炮到沱江邊燃點起來,嘭、嘭、嘭的幾聲,小作坊將我們的金錢徹底裝進口袋,留給我們的是片刻的歡樂,留給沱江人的是環境污染,絕大部分玩煙花的人都是正對著沱江的,那些火藥灰燼、煙花外殼悉數由沱江默默包容。。。虹橋腳下石板街的食肆越開越多,越多越旺,傾倒到沱江的廢水、廢料也隨之呈階梯式的增長。。。沱江的游船服務,大把的鈔票供給旅游公司,小把的鈔票供養沱江人,游客將垃圾回贈沱江。。。沱江曾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湘西人,現在成了湘西人賺錢的工具,這是因為沱江能者多勞,還是沱江已走到時代的盡頭呢???
我在功略篇已經講過我們去黃絲橋古城的經歷,聽鳳凰人介紹,地方政府為了眼前的利益,將黃絲橋古城、都羅寨、德夯、沈從文故居等旅游點幾十年的經營權賣斷給旅游公司。旅游公司處理得好,當然會加速當地的旅游開發,但哪有不吃腥的貓,旅游公司為了盡快收回成本、賺錢,不斷漲價,我看過2001年的一篇游記,介紹德夯的門票是20元(現在是48元),都羅寨是2003年開始收門票的,20元,沈從文故居以前是2元(現在是20元),而村民卻成了地方政府與旅游公司交易的犧牲品,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成了展廳,留給他們的只是一批又一批的過客,而他們又不甘心,想方設法在原屬他們的地盤分一杯羹,所以就有了黃絲橋古城一幕。
我和房東閑聊時,他也有相當感慨,來鳳凰旅行的人多了,他們的生活條件著實改善了不少,但一些負面的影響也隨之而來。
但願十年後的鳳凰還能保持今日的純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