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習慣吃西餐,那麼你一定適應越南的飲食;如果你習慣吃中餐,並且還特別的挑剔,那麼你還是別去越南的好。早就聽說在越南能吃到各種美食。當初在家捧著LP看介紹越南飲食的時候,已經饞得哈拉滋亂流,恨不能立刻就到越南。正真到了越南才發現自己所想像的總是比實際的要美的多。
到達胡志明的當晚沒有吃晚飯,第二天上午在Mui Ne Resort的早飯是我在越南的第一餐。打開菜單,看到裡面中餐西餐品種繁多,實在不知道挑哪個好。就來了個最保守的選擇:三明治加咖啡。後來覺得不飽,又加了個煮雞蛋。絕對是當場煮出來的,放在一邊至少涼了一刻鐘還是很燙。越南人很喜歡吃喜蛋,就是那種孵了一半的雞蛋,雖然極有營養,但是我實在是下不了口,沒這膽量吃。
老外吃個飯就是麻煩,三明治上來的時候,waiter順便把調料瓶給我拿了過來。一看嚇一跳,瓶瓶罐罐還真不少,不過我用到的只有番茄醬,幾乎吃了半瓶。很多時候我不用任何調料就能吃得很香。在胡志明的旅館裡面,當我把炒雞蛋吃了大半的時候,服務員忽然想起來沒有給我鹽和胡椒,趕忙道歉。在順化吃午飯的時候,同桌的老外沒有鹽和胡椒就干坐著不吃。後來見他們把這些調料一股腦兒地往米飯裡面倒。難怪鬼佬身上怪味多,看他們吃飯就知道了。
這是我第一次吃個三明治還能享受那麼多調料,所以無論無何也要拍張照片留做紀念,好在餐廳人也不多,沒人用異樣的眼光看我。以後的幾天也想過要把每一頓飯菜拍下來,但是最終都沒有拍。有時候,吃的很馬虎,怕拍下來影響大家的胃口,比如在會安的幾頓。有時候,飯菜太和我胃口,一端上來就狼吞虎咽,把拍照的事早忘了,比如在順化的幾頓。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懶。寧願坐在餐廳裡面,喝著鮮榨的果汁,聽著有淡淡法國味的越南歌曲,看著烈日下街上來來往往的游客和三輪車夫,一個人胡思亂想著。
在Mui Ne Resort的午飯是越南春卷和rice noodle soup。到現在沒有搞懂noodle soup和rice noodle soup有什麼不同。越南春卷赫赫有名,在悉尼的時候,後悔沒有嘗,那時候光覺得noodle soup鮮美了。我點的是special spring roll。外面包的那一層網狀物不知是什麼東西,很薄很脆還有海鮮的味道。春卷的芯子內容豐富,隱約記得有香菇、胡蘿蔔,估計還有四五種餡。非常的鮮。Rice noodle soup就像是寬面條(但是在其他城市吃的rice noodle soup又像細面條),只是比面條更薄一點。每次點noodle soup都會送上一盆生的豆芽或者卷心菜。在悉尼的越南餐館我驚詫於越南人能吃光一盆生的卷心菜。到了越南,算是見多不怪了。
在芽莊的第一餐吃得很悲慘。沿著芽莊海灘旁的大道來來回回走了幾遍,也沒有發現什麼好地方。LP上介紹的地方似乎又都是西餐而且離我住的地方實在很遠。剛到芽莊就對她失望之極,所以想快快的找個地方把飯解決掉,然後回賓館休息。想吃米飯,所以看到門口有寫著com的牌子就進去,後來也是隨便找了一家,因為它看起來還算干淨,地方也大。叫了牛肉飯,那時候腦子裡想的就是媽媽燒得很香的蠔油牛肉。事實證明,出門在外不能把菜單上的飯菜和媽媽做的相比,不能太有想像力。在家習慣了吃飯要喝湯的,便讓老板推薦一個由越南特色的湯。他向我推薦了越南魚湯,還翹起大拇指說非常好喝。看她一臉驕傲的樣子,我以為這是個好湯。在等菜上桌的過程中,小腿不幸被蚊子咬了幾口,這是我在越南唯一一次被蚊子咬。牛肉飯上桌的時候已經有點失望了,牛肉上面撒了椒鹽,和我想像的做法完全不一樣。也怪我自己不好,沒事就喜歡瞎想像。米飯裡面放了生的芹菜。米是越南米,合約男人一樣長的小小的,燒的也很硬,水放少了。隨便巴拉了幾口,就開始眼巴巴的等著老板口中很先沒的魚湯了。滿懷期待等來的魚湯放在校沙鍋裡,一揭開鍋蓋,刺鼻的味道撲面而來,可能放了越南特有的某種蔬菜,味道刺激得我不敢再多嘗一口。但是湯裡面的貨色倒是滿多的,具體有些什麼一經記不清了,唯一能吃進肚的就是菠蘿了。那魚我也不認識,從來沒有吃過,肉老而粗。整鍋湯又辣又鹹。基本都浪費了。可惜啊,這鍋湯花了我三萬五。
住的地方旁邊竟然有個印度餐館,但是裡面裝修的卻向泰國餐廳,牆上面掛了好多有大圖案的手工制品。老板長的黑黑胖胖,有點像印度人。印度菜譜更離譜,我幾乎一道菜都看不明白。只能再讓老板推薦,心裡想著上帝保佑這次他推薦的沒有錯。
他向我推薦的是烤雞,具體名字不清楚,反正端上來是一大盆的雞肉,三四個人吃都足夠了。接著又向我推薦了一種我以為是面包而實際就是印度拋餅的東西。那盆雞非常的一般,以來我本就不是很喜歡吃雞肉,二來這量實在是太嚇人,多吃幾口就覺得膩了。倒是那看著不起眼的印度拋餅非常的想。我有消滅了半瓶番茄醬,解決了所有的餅和三分之二的雞肉。吃完這頓,我發現我食糧驚人,並意識到肉食每頓都吃這麼多的話,我的身材就要像澳洲MM靠攏了。
在芽莊的最後一天,我找到了Nghi所在的餐廳。很習慣的點了三明治和煎雞蛋,沒想到,這裡但凡你點了煎雞蛋就會送法式面包。這裡的面包和三明治都很好吃,加之天氣晴朗心情舒暢,所以胃口也大增。咖啡喝完喝越南綠茶,一頓早飯幾乎吃到中午。然後在餐廳裡面東看西看拍了不少照片。越南的餐廳裡面客人一直很少,Nghi就一直站著和我聊天。這裡吃的也是一般,但是餐廳裡面的每一個服務員都很可愛。前幾天她們收到我寄給他們的照片。從上海寄一封信道越南才一元六角!
到會安是早上六點半。會安很小,根本找不到稍微大一點的餐廳,這時候我才覺得自己在芽莊吃的真是太奢侈了。這裡更多的是街上流動的路邊攤,賣的依舊是米粉,咖啡,發式面包和煎雞蛋。由於怕吃壞了肚子耽誤行程,我放棄了吃路邊攤的念頭。
在會安我認識了Phuong,越南人的名字都很長,一般我會直接問他們我可以叫你什麼,他們會告訴我一個最短的名字。看這裡餐廳的規模就知道,這裡不可能吃到像芽莊這麼豐富的中西餐,等了大約四十分鐘,Phuong端上來的面包和煎雞蛋明顯比平時見到的要黑要焦。她滿臉歉意的說,老板娘不再,這是她自己做得,做得不好。桌上時不時的有蒼蠅停留,只有菠蘿汁還夠新鮮。吃得非常簡陋,但是也夠飽,還能保證營養。雖然蔬菜吃得不多,但是水果卻是每天不缺。Phuong是個非常好學的女孩,喜歡和她聊天,因此也懶得再找其他的地方吃飯。我說我想去古城逛逛,不知道遠不遠,她立刻說我可以借你自行車。鑒於本人車技生疏,最後還是步行去了古城。
晚飯還是在那裡解決,Phuong每天上午八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除了老板夫妻外就她一個人了,實在很無聊。她總是希望有客人可以和聊天這樣也能鍛煉她的口語。那天晚上,我一邊喝著美味的rice soup一邊聽她念英語課文。Rice soup就像一晚很稀的粥,加了味精,加了蔥,還有牛肉和胡椒粉,但是味道又不像在上海吃的牛肉粥。看上去黑乎乎的一碗很不起眼,但是實在好喝。
在會安的兩天,幾乎就是煎雞蛋,面包和菠蘿汁,雖然簡單了些,但覺得在這個寧靜古樸的小城就是因該吃的簡單些才好。
順化,有的地方也翻譯成胡耶,就是Hue的發音。但是我還是習慣叫她順化,感覺順化這個名字就是一個古城。順化就是個古城,很多皇帝墓都在順化。到了順化一定要去看看越南的黃陵的。
一直以為古城就應該風塵僕僕的,就應該沒有那麼多的商店,沒有那麼多的霓虹燈。但是順化卻恰恰相反,非常熱鬧,尤其是晚上,尤其是在Sihn Café附近。
從會安到順化只有四小時的車程,一路上的景色非常優美。美的讓我舍不得在車上睡覺。車子直接把我們拉到了Sihn Café的賓館,看這價錢也合理,就不再找其他的住處了。我的房間正對著一所小學,正是放學時間,非常的熱鬧。稍微整理一下就決定找吃飯的地方。因為Sihn Café在這裡,附近的洋人特別多。洋人多的地方,自然有好吃的地方。每次都是被那些熱情的說著英語的越南女孩吸引到餐廳裡面。這次也不例外。越南會說英語的人不多,基本上稍微大一點的餐廳裡面總是需要有幾個會說流利英語的服務員,否則沒有辦法吸引那些游客。這家餐廳提供晚飯的套餐,正好適合像我這樣的懶人。第一頓晚飯我點的是:米飯,越南春卷——雖然經常點春卷,但是每次都不一樣,魚——就實在芽莊吃的越南魚湯的那種魚,越南的某種蔬菜——雖然吃下肚子,但是實在不知道是什麼菜,一個湯——裡面有蛋花,雞肉和蘑菇。這是我在越南吃的最好的最舒服的一頓,有米飯有蔬菜還有湯,味道也不鹹。端上來的幾個盆子,被我吃的干干淨淨,什麼都不剩。這麼一頓大概才人民幣十元,絕對物超所值。所以我當即決定在順化的每一頓飯都在這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