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陽光(一)

作者: 墨鴉

導讀高原的陽光 (一)說到高原,人們不自覺的就會想到青藏高原,但是,本文寫的是麗江,麗江在雲貴高原的的北邊,與青藏高原相連。 (一) 使人腐敗的麗江 一下飛機,就讓人感覺到這裡的陽光特別燦爛,燦爛到讓人不敢正視。在機場到市區的途中,就有一座雪山大大咧咧的擺在眼前,我問司機,司機說:這就是玉龍雪山。我有點意外,有點驚訝,夢中的聖景就這樣毫無 ...

高原的陽光 (一)說到高原,人們不自覺的就會想到青藏高原,但是,本文寫的是麗江,麗江在雲貴高原的的北邊,與青藏高原相連。

(一) 使人腐敗的麗江

一下飛機,就讓人感覺到這裡的陽光特別燦爛,燦爛到讓人不敢正視。在機場到市區的途中,就有一座雪山大大咧咧的擺在眼前,我問司機,司機說:這就是玉龍雪山。我有點意外,有點驚訝,夢中的聖景就這樣毫無准備的、赤裸裸的呈現在眼前,真讓人受不了。

到了車站,我和小丹就買張地圖,沿路由新城走向古城。

古城的入口處,有一對大水車在不斷的運轉,像歲月的年輪。小河的流水清澈得讓人無法相信,水草、小魚、卵石……一覽無遺,如果不是看到偶爾蕩漾的水波,你會忽略了水的存在。

沿著水道往下走,那建築的風格和兩旁的植物,會讓你誤以為到了江南水鄉,但是也不完全一樣,因為江南的水道可以行船,水質很差;而麗江的水道窄,水質比一般的礦泉水還好。

玉龍雪山清澈的雪水在入口處(大水車)分三路流入古城,再分為若干支流流經每一戶人家,居民的生活用水就解決了。

聽說在文革以前,古城有一套自動衝洗系統,每當夜晚閉戶之時,城裡的流水便會漫過所有的街道和每戶人家的門前,天明時,所有的公共地方都會衝刷得干干淨淨。但是在文革的時候,這一偉大的創造已經不復存在,除了一聲嘆息,萬般無奈,我無言。

春節的麗江,人滿為患,找個客棧放下行李,在客棧的門口看見燦爛的陽光灑滿了古城,水道的兩旁就擺滿了小方桌,有許多游客在喝茶、咖啡,或在看書、曬太陽。那愜意的感覺,一下就讓我這個腐敗分子受不了,於是馬上投入其行列中,一碗米線、一杯綠茶,還有那一片高原的陽光……,旅途的疲勞一下全無。有兩字可以表達這種感:舒服。

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吃飽了睡,睡足了吃,過著豬一般的生活,美哉!!!向往的肯定不止我一個人。(大家不要看不起豬,都看《西游記》吧,在《西游記》裡,一心取經的是唐僧,降魔伏妖、打打殺殺的是猴子,牽馬挑行李的是老沙,裡面的豬什麼也沒干,閑著沒事還經常想想高家莊的媳婦,最後不也成佛了嗎?這是豬的最高境界。跑題了,趕快言歸正傳。)

等到太陽沒有那麼強烈的時候,和小丹順水道信步,至四方街,見一門樓,順勢而上,原來最高處是“萬古樓”,樓上可鳥瞰整個古城。我們買過門票便登上樓頂,看見已經有不少的長槍短炮正對古城和雪山虎視眈眈。

麗江古城的規模不小,但是,當然不可能像北京、西安等皇城那樣整齊,在那片凌亂的建築中,在夕陽的斜照下,我們在上頂等待著古城的日落。

晚上,找一家酒吧,叫上一杯清茶或啤酒,挑一本喜歡的書或唱片,來消磨那溫軟的時光……

人就這樣爛掉了。

這種做法肯定有好些野驢不屑一顧,但是,只要覺得是享受,何必管別人怎樣看呢,因為我為我自己、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活著。

(二)納 西 古 樂

每天晚上8點,麗江納西古樂會都有納西古樂的演奏會,對於藝術一知半解的我當然不會錯過了。

在麗江演奏納西古樂的的有“納西古樂會”和“東巴宮”兩處。本人極力推薦“納西古樂會”的演奏會,不過一定要有宣科做主持的才有意思(宣科,鬼才也,東巴傳統文化與納西古樂的弘揚者),憑他的“滿口胡言“已經值回票價。他的發言,屢屢被觀眾的掌聲打斷,精彩之處難以一一描述。

舞台很簡樸,演奏者的座位很古舊,舞台的左右有兩根柱子,有一副對聯,上聯:曲奏陽春弘揚國粹玉龍驕子宣科嘔心瀝血,下聯:詞吟白雪大啟文人唐宋遺音雅樂漂洋過海。

由此聯可見宣科對納西古樂和東巴文化弘揚的不遺余力,也可見納西古樂已經走出國門,可喜可賀。

台上的演奏者大都須發皆白。宣科說:“解放前這些人都是貴族、地主,解放後都下放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納西古樂差點失傳了……。音樂都是有錢人的玩意,沒錢,玩什麼音樂?”這話有哲理,就現在來說,一台普通的鋼琴還要好幾萬,還沒算學費,那是俺等百姓所能承受的,為三餐一宿終日奔波,不是吃飽了撐的,那有閑心和銀子來玩音樂。宣科本人也有過21年的牢獄之苦,如今後繼無人,納西古樂正面臨人才斷層。

演奏開始,鼓樂喧天,頗有大唐盛世之遺風,讓人夢回唐朝,難怪當年唐玄宗: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飄飄處處聞,有此等音樂,又有貴妃侍在身旁,當然就是:從此君王不早朝。難怪!難怪!

接下來是一首流行曲,不過是宋朝的,就是南唐李後主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唱腔如泣似訴,那種憂傷、無奈深深的打動現場觀眾,曲至高潮,大多演奏者都黯然神傷,可見他們對音樂的執著。

看著台上的老叟,此刻我也有所感觸,如果逝者如斯,納西古樂恐怕留下的只有唱片了。

墨鴉

2004年1月21日於麗江翠文客棧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