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6日(帕拉馬裡博時間)酒店前台已經換成了兩個非常漂亮的當地姑娘,眼睛明亮,身材嬌好,皮膚黝黑,原來酒店只有到晚上的時候才由男招待值班。我向其中一個姑娘詢問大一些的商店怎麼走,姑娘讓我出門右轉,但說還是有些遠,最好乘車。這是我連蒙帶猜才搞懂的。
酒店門口一輛出租車也沒有,只好步行。後來我才知道這幾天帕拉馬裡博的出租車司機因為待遇問題正在罷工,全市都不會有出租車。也幸好沒有乘出租車,因為這裡的出租車非常貴,很短的路,上車就要10個美金。
蘇裡南的出租車貴是因為出租車少,生意也少。蘇裡南自然資源豐富,農業水平非常發達,但沒有工業,汽車因為零關稅非常便宜,歐洲、日本的新車、二手車大量流入蘇裡南。在車市上,一輛二手奔馳跑車大概2萬美金,一輛三凌四驅四萬美金,豐田3。0也就1萬美金,幾千美金就可以買到還算不錯的二手名牌車。因此蘇裡南的車非常普及,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兩輛以上的汽車。這裡的出租車貴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蘇裡南帕拉馬裡博的街道都不寬(也就剛好兩輛車並行),但很干淨,街道兩旁是蔥蘢的樹木和整齊的庭院。蘇裡南沒有高樓,房屋的風格大多是荷蘭式的二層小樓,不光是住宅,連商店、公司也是如此。荷式小樓大都是殖民地時期荷蘭人留下的,政府只允許房屋的主人按原樣修葺,決不允許在結構上有任何改動。
中午的時候,我找到一家台灣人開的中式餐館,要了一份咖喱菜花,鐵板牛肉和米飯。飯菜給配的餐具居然是刀叉,我向服務生要了一雙筷子。飯菜確實很難吃,還貴的出奇,大約花費30個美金。我跟餐廳的老板又換了些蘇裡南盾,1美金可以換3000個蘇裡南盾,而在90年代1個美金只能換5個蘇盾,可見南美經濟的蕭條。
2003年4月17日——搬到江邊旅店
只在蘇裡南呆了兩天就已經感覺到來自經濟上的壓力,在這裡的花費實在是太高了。先不算昂貴的飯錢,僅僅是每天85美金的住宿費就難以承受,盡管我對“resident inn”的環境非常滿意,但如果天天都住在這裡,沒多久我就得去喝西北風。於是趕快找一家便宜的旅店成了當務之急,和當地人交流語言實在是困難,最好是能找到一家華人開的旅店。
終於打聽到市區有家江邊旅館,是當地華語學校的李校長開的。想到華人旅店的種種方便,迫不及待的去采盤子。從“resident inn”步行到江邊旅館大約20分鐘,沿路上還看見幾家豪華賓館,蘇裡南最高檔的酒店朵拉麗伽酒店機就在其中(吳懿訪問蘇裡南時就在朵拉麗伽酒店下榻)。
見到江邊旅館李校長覺得非常親切,詢問了房間價格,一天只要10個美金,和“resident inn”比起來簡直太便宜了。當即回“resident inn”退了房,搬進了江邊旅館。這樣就不用當心錢的問題,可以好好的到處轉一轉了。
江邊旅館就在市區,出門右轉是朵拉麗伽酒店,左轉是一個大型超級市場,超市門口有許多蔬菜水果攤位,很像一個集貿市場。李校長告訴我如果需要買什麼下午就要到超市去買,因為第二天就是復活節長假,一放就是一個星期,超市就不開門了。蘇裡南是一個悠閑的國家,節假日非常多,生活節奏也非常慢,在平時,商店、超市9點鐘開門,下午四點鐘就關門。
為了慶祝自己搬進江邊旅館,我花8000蘇盾(將近3個美金)買了一個小西瓜,賣瓜的黑人大叔講著一口流利的中文。我曾經以為我雖然不會英語,但到非英語國家就不會丟人,現在一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