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行攝滇西北

作者: 東芝月色

導讀行攝滇西北和往年不一樣,出行的計劃早在放假前便已經初現端倪,考試結束的當天下午我就迫不及待的登上了飛往雲南的航班。雲南的冬天雨水很少,可就在飛機快降落的時候我看見外面已經被打濕了,水珠沿著窗戶往後流。更誇張的是聽說當天下午昆明市下了冰雹。不過我並沒有為此感到擔心,我知道雲南的雨來得快,去得更快,我到賓館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後來才知道 ...

行攝滇西北和往年不一樣,出行的計劃早在放假前便已經初現端倪,考試結束的當天下午我就迫不及待的登上了飛往雲南的航班。雲南的冬天雨水很少,可就在飛機快降落的時候我看見外面已經被打濕了,水珠沿著窗戶往後流。更誇張的是聽說當天下午昆明市下了冰雹。不過我並沒有為此感到擔心,我知道雲南的雨來得快,去得更快,我到賓館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後來才知道我還得感謝這場雨,第二天一大早在火車站等到了這次一起向西北進發的同伴Zardon,sam和老王,我們四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甚至不能完全寫出對方的名字,不過共同的興趣愛好和目的讓我們走到一起,並還要一直走下去。

仔細算來,踏上雲南這塊土地已經是第五次了,來的時候年齡不一樣,目的也不一樣,以攝影為主這還是第一次,但是決不會是最後一次,每去一次,這種願望會變得更強烈。昆明開往麗江的高快在晚點半小時後終於駛出了昆明,車上是年齡不同,來自不同省市甚至不同國家的人。從太陽當空高照到太陽逐漸落山星空出現,從昆明到楚雄到大理最後到麗江,這十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並沒有感到很漫長。有趣的是中國移動在每到一個地方發來的天氣預報都和當地的天氣情況恰恰相反。

夜晚的古城恢復了它本應有的靜謐,尤其是在節假日還沒來臨的這段時期。到麗江當然不能不住古城內,否則一定會有所遺憾,這點我深有體會。入夜後的古城顯得有些冷清,但是常年轉動的水車,燈光照耀下的小橋流水和屋檐下的紅燈籠,喧鬧的酒吧街,讓它不會讓人感覺冷漠。這是我第二次來麗的當天深夜江對古城的第一次體會,雖然方式和上次不一樣,但是感覺這裡依然沒有變,或者沒有怎麼變。早上古城內的人起來得比較晚,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太陽出來得比較晚。早上我們吃到了第一個麗江特色的小吃麗江粑粑,我更喜歡吃甜的一種。雖然這裡還不是藏區,但也有酥油茶,只是不如中甸的正宗,也許太正宗的很多人都喝不慣。

吃完早點太陽也出來了,這邊氣溫比較低,但太陽出來後不會感覺到寒冷。找好車之後我們便向雲南和四川交界處的盧沽湖進發了。上次來麗江就時對盧沽湖有了一些的了解,只是由於某些原因沒有成行,當時只是聽人說起那裡非常的漂亮,六七個小時的車程完全值得。後來看過不少影友在盧沽湖拍攝的照片,有很好的佳作,也有到此一游的照片,於是對她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可以在腦海中想像她的樣貌,去的願望也更加強烈。

車剛出麗江後的一段路程路面平坦,兩邊比較開闊,初升的太陽光線打在一片片草地和山坡上,雲在天上來得快去得也快,遠處茂密的叢林不時還能見到幾股青煙緩慢向上浮動。前段時間下過的幾場雨把田地裡澆慢了水,一塊一塊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水面泛著金光,後悔沒有把它拍下來。沒過多久路面就變得顛簸起來,車圍繞山路不停地盤旋,不過這一路的景色可以說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出佳作,加上動聽的音樂讓我沒有感覺路途的艱辛,更沒有睡著。車過寧蒗不久,山路上出現了積雪,司機特別小心,我們曾經為幫別人把拖拉機推出雪地而感到自豪,雖然自己沒少摔交;也因為汽車在半山腰的冰雪路面打滑而感到有驚無險。不過盧沽湖觀景台附近出現的自稱是賣東西的小孩打散了一些這一路過來的景色給我帶來的特別好的心情,也打擊了不少的創作積極性,不過這個地方也不是太需要創意。

汽車繼續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慢慢繞著山路,不過在過了觀景台之後我知道離目的地不遠了,就像一種黎明前黑暗的味道。在來之前我在網上查閱了不少盧沽湖的圖片,對幾個地方有所了解。在車下到離湖已經不遠的地方,夕陽的光線打在延伸出來的落水村上顯得一片金黃,旁邊由於山的阻擋,光線照射不到,水面在反光的作用下更是藍得發亮,襯托出一條金黃的落水村,於是趕緊叫師傅停車,在公路旁的土山堆上用長焦鏡頭拍下了這副畫面。車到達落水村已經快天黑了,司機在落水村停了車,意思是我們就住這兒,但是我們來之前已經決定住裡格半島,司機沒辦法也只好往裡格開,沒想到他竟然也不認識路,往四川方向開了十幾分鐘才發現不對勁,後來在另一個司機的指引下在掉頭前往裡格,我估計當時我們掉頭時已經在四川了。在往裡格的“正道”突中的路對於汽車來說好像就不是為他們而修的,路面上下起伏讓汽車不知道掛了多少次底盤後才停在了一個有幾輛車的院子裡。

相比落水村,去裡格的人也許都是事先有所了解的,落水村這邊客棧比較多,地勢比較平,都是沿湖邊而建,不過由於過度開發,顯得比較商業化。而裡格半島的人家比較少,家門口的湖邊停在那而的豬槽船顯得陳舊和破爛,有的甚至沒入了水中,我想應該是很久都沒有人乘坐過了,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好奇心。盧沽湖原始的風貌在這裡算是得到了一些體現,晚上顯得很黑,路上沒有路燈,我們拿出手機當電筒,當地的人在一片漆黑中仍能在不寬的湖邊小路上走得比我們更快,好像閉著眼睛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天上的星星好像比僅有的幾個掛在屋檐下的燈籠還明亮。深夜,我們四個人在裡扎西家的院子裡一邊打牌一邊等待對著星空暴光的相機,拍下了我自己這副不算很成功的《星空》。這裡的住宿條件比較簡陋,房間內除了幾張床和一個桌子就所剩無幾了,樹木做成的地板上不時還會發現小洞,能看到下面房間的一部分,就談不上什麼隔音了,兩個房間內的人要聊天也不用出來,外面也涼。

我們起床時這裡的人都還在睡夢中,我們甚至為找洗淑的水而困惑,後來才看見他們打水都是從湖裡直接拿,要多少拿多少。趕在太陽升上來之前我們背著器材爬上了一座小山頭,架好腳架尋找一幅幅畫面,不停的按快門。站小山上,迎面來的風吹得我一半臉麻木了,後悔沒有帶一頂帽子。太陽初升上天空,還沒有完全照亮大地,不過地勢較低的村子被光線覆蓋,我在小山的這一頭察覺到了這一切,用長焦鏡頭拍下了這個畫面。早餐吃了油炸餅和一碗粥,雖然不是很營養,但都是我比較喜歡吃的。這時候這裡的人們才完全進入了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坐上豬槽船在湖裡蕩漾,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不難體會其中滋味。由於今天計劃回麗江,所以中午就得出發了,雖然在這裡呆的時間不算長,我們還算沒有太多遺憾,但這並不影響下次來的時候多停留兩天。在回程的徒中大家似乎都有些疲倦了,在車上小舔了一會兒。回到麗江天還沒有黑,但是太陽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在我們進古城的時候,在東大街看見遠處的玉龍雪山山頂的雲彩被落日照得火紅,雪山也被映得通紅,像“火”山。我們趕緊回客棧放下行李帶上器材直奔獅子山,沒想到望古樓已經關門了,只得在旁邊一座地勢比較高的店的樓頂叫了晚飯,可惜這時候雪山山頂剛剛還是通紅的雲現在已經一片烏了。。。古城內逐漸亮起了燈火。

這次出行我們計劃走到位置最靠北離西藏最近的的德欽拍攝梅裡雪山,不過由於天氣的原因我們聽說德欽那邊很有可能是大雪封山了,一切只有到了中甸在看情況如何了。我們在麗江包了和衛東師傅的車去中甸,一路上看見窗外的景色好像就是上次隨團去中甸的翻版,停車加過油的油站,喧鬧的橋頭鎮,由於塌方而經常堵車的地方,好像昨天才來過。這次運氣比較好,路上經常堵車的地方我們都順利通過後進入滇藏路的爬山路段,這段路積雪不是很厲害,行進難度不是很大,在經歷了一段手機無信號路段後,眼前豁然開朗,兩邊的草甸和遠處的小山頭都被白雪覆蓋,被走過的地方露出一道道泥土的痕跡,陽光照在的雪地上反光還有點刺眼,不時會有人趕著犛牛從馬路中間橫穿而過,和師傅告訴我們有司機曾經就撞到過犛牛,犛牛生氣了,後果是車被踢壞了。後來得知這裡名叫小中甸,這一路下去路面十分平坦,路上車也比較少了,沒過多久車到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中甸。不幸的消息傳來,德欽由於下雪封山,我們的車進去恐怕比較危險,無奈只好取消到德欽的計劃。吃過東西我們來到松贊林寺,上次跟導游進去聽了講解,對它有了一定的了解。老王沒有和我們進去,在停車場裡挑選藏刀。中甸海拔比麗江高,一天中光照條件好的時候天空藍得發黑,松贊林寺的寺頂全部經過重新裝修,顯得金碧輝煌,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原處山丘上用漢語和藏語做了“松贊林寺”的字樣,這次我們沒有進寺內仔細參觀,在大殿外面,金頂,黃牆,喇嘛,遠處的雪地都是我們按下快門的理由。

在日落之前我們趕了那帕海,上次來的時候恰逢雨季,這裡顯得像沼澤,這次完全變了樣,要不是那青稞架,我差點認不出它了,草甸完全被雪覆蓋,曬青稞的高架子依然立在那裡,上面有積雪。我和ZARDON進如草原對面,試圖登上一座被雪覆蓋的小山丘拍日落,不過我們的裝備甚至不足以登上這座小山頭,為了保護器材,我也沒少摔交,最後只好放棄,被一條小水溝擋住去路的我們繞了整個草原才回到車上,這時候太陽差不多已經完全下山了,我的褲子上不少地方發現了積雪,原本陳舊的白色運動鞋此時顯得格外的新。零下十四度的氣溫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聽上去仿佛有些嚇人,不過事實卻遠不像我想的那樣,中甸的晚上並沒有讓我感到十分寒冷,我甚至沒有穿毛衣。

德欽的大雪封山讓我們不得不改變行程,啟程回橋頭鎮徒步虎跳峽。在離開中甸的路上我們還和以往一樣不時的停車下來拍照,回到車上時我發現攝影包上有不少的雪花。和師傅把我們送到上虎跳便回麗江了,囑咐我們如果明天六點以前找不到車回麗江的話就給他打電話。我們從上虎跳一路下去,來到上虎跳口的觀景台,冬天的虎跳峽不如雨季的時候來得壯麗,不過當時除了我們以外,游人不超過十個,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觀景台照相留念的人排隊排到了下山的階梯上。穿過上虎跳的隧道,我們的徒步算正式開始了,我們四人站在路邊的台階上用老王的數碼相機拍了第一張合影。從上虎跳到中虎跳的一路上都是在一邊是高山一邊是崖壁,下面是金沙江,遠處一左一右是哈巴和玉龍雪山,我們就在這中間的公路上一直向中虎跳走,一路上有天晴,有下雨,路邊和山上出現過羊群,江邊有馬在竊竊私語,懸崖邊的小草,峽谷中彩虹突現,都被我們的鏡頭一一記錄。幾次為以為走到中虎跳張老師家後又發現不是而喪氣,也有看見彩虹我激動的差點沒叫出來,還有獨子餓得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仰望哈巴雪山吃壓縮餅干,這正是我要的旅行方式。到張老師家已經是太陽下山了,張老師的家坐落在懸崖上的公路旁,抬頭可以看見雪山,低頭就能看見金沙江。到了晚上,麻將也可以成為我們消遣的工具。

第二天起了個早准備下中虎跳了,向導帶著我們從人工開鑿的山路一直往下,下峽谷這一路雖然不是怎麼累,但是走快了腿也會吃不消,在一堆亂石中爬上跳下之後,終於登上了中虎跳虎跳石,冬季的虎跳峽水流不如夏天的猛,但是站在虎跳石上往下面望還是會有幾分心驚膽戰,水花也不時的濺到我身上。據說中虎跳的虎跳石才是傳說中老虎踩著跳過金沙江的地方。從虎跳石去一線天的一段上山路把我們累得夠嗆,歇息了幾次之後才來到一線天,路面崎嶇,下面既懸崖,沒有欄杆,和上虎跳的山中棧道有一拼。我們也沒做過多停留,出來後繼續進入另一條路走天梯,所謂天梯其實就是人工搭的像消防隊員救火爬的那種梯子,一共有三段,最上面的一段最高,一共20多米,角度垂直,每次只能一個人上,不過這些對於我們年青人來說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最後一段快爬完時我特意回頭向下看了看。爬完天梯已經離公路不遠了,我們也累得不行,回到上面後老王帶我們去著名的Tinas吃號稱天下一絕的tinas宮暴雞丁,我覺得味道還沒有我們這裡的好吃,後來才知道主廚的田阿姨沒在。吃過飯我們和TINAS的兩個外國驢友包老板的車去橋頭鎮坐車回麗江,ZARDON一個人去了白水台,明天在麗江和我們彙合。在我們的車准備走的時候師傅又帶來一韓國人,死活也要跟我們坐這車去橋頭。車從中虎跳開到上虎跳的時候我們看了看時間,十五分鐘多一點,我們昨天一路拍照走了三小時。車橋頭我們和兩老外驢友包了輛面包車回麗江,韓國人不見了蹤影,我們在車上自嘲說我們把韓國人仍在了橋頭。

回麗江的第二天我和SAM便騎車去拉市海,沿著香格裡拉大道騎行出麗江新城後便進入去中甸的公路,一路的上坡把我這個沒什麼騎車經歷的人難倒了,沒辦法,我只好遇上坡就推車。即使是這樣,當我們到達拉市海的時候我已經不行了,喝了水才緩過氣來。這是我們這次第二次來拉市海,前幾天去中甸的時候曾經路過這裡,我們也下來拍了照,但是覺得還不過癮,便自己騎到這裡來了。拉市海本是一片濕草地,是觀賞鳥類的好地方。由於前段時間下過雨這裡積水就變成真正意義的“海”了。正是這樣的一片“海”,水中的樹,金黃的草地加上藍天白雲,遠出的馬,讓我不停的按動快門,這裡是這次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由於這次沒有去德欽,老王的計劃提前完成,他在我們走的前兩天便提前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由於沒能一睹藏區八大神山之首的梅裡雪山十三峰的尊容,我們決定去玉龍雪山,算是做個補償吧。早上一大早我們便品嘗了這次來吃的另一種特色小吃“雞豆涼粉”,不過這雞豆涼粉是在涼粉沒有成型之前給它加熱讓它熔化,再加上佐料,吃起來別有一番味道,我這個從來不吃涼粉的人也愛不釋口。麗江古城外的黑龍潭,是大研古鎮內的流水的發源,而且這裡可以遠眺雪山,可惜當天天比較陰,雪山不是很清楚,水中的倒影也看不清。不過這裡的水的卻很清澈,在橋邊上有一個台子,上面有題名納西古樂,只見裡面幾個老人端坐其中,手拿樂器在那彈奏,不過聽上去怎麼像是東方紅的曲子,另人百思不得其解。上次來玉龍雪山是上的大索道,但是山上霧大,可看的東西不是太多,這次以拍片為主我沒打算上山去,可能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去雪山的路上,公路兩旁的草地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發紅,樹木都只剩下樹枝,不遠就能看到雪山。草地,樹和雪山組成的一幅畫面也讓我拍了不少。玉龍雪山腳下的白水河這個時候已經沒什麼水了,供游客騎上拍照的犛牛也不見了蹤影。雲杉坪上的積雪還算比較厚,傳說這裡是古時納西一對情侶跳懸崖殉情的地方。原來聽人說雲杉坪就一快草坪沒有意思,還是要上大索道,不過我覺得這裡可拍的東西還是比較多,唯一感到遺憾的是當天玉龍山頂始終被雲霧籠罩著,空氣不是很通透。

要離開之前總想帶點東西回去作紀念,我們也不例外,麗江金鑰匙和一些東巴文化的裝飾品成了我的最愛。最後一天在古城內閑逛,雖然這是為數不多的幾次,但是我們的卻不難體會這裡的悠閑。那天清早我們上了萬古樓,俯瞰古城全景,一片一片的房頂有密集也有疏松,有熱鬧非凡的也有尚未開發的,和遠處的玉龍雪山交相呼應,古鎮和雪山本來就不可分割,是麗江的像征。麗江古城沒有圍牆,這也正是它與眾不同的一個地方,據說是由於古時候木氏土司居住於城內,“木”字加上一個圈遍是“困”,豈不是把自己困住了,因此麗江古城便沒有了城牆。鎮內的很多老人每天早上都會提著籠子上獅子山去遛鳥。在四方街稍做停留的馬夫 常年奔走於西藏和雲南之間,把雲南的茶葉帶進藏,把西藏的藥材等運往東部。。。茶馬古道,真想跟他們走一次。。。在從中甸回麗江的途中我們跟和衛東師傅約定幾年後的一天,我們在昆明和買一輛2020吉普,沿滇藏公路開到拉薩去。。。這次留下了許多回憶,在中虎跳張老師家進門右邊的屋門上方釘著我留下的兩張字條和一個手指印。到此,這次滇西北之行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我和我追逐的夢還將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不知何時是盡頭,也許根本沒有盡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