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叢林

作者: winters

導讀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這是叢林俱樂部組織的叢林極限營活動的口號。在國慶長假,不願去熱門景點,有這樣的活動,正合我意。 活動從10月2日到4日。 2號早上大約8點40從叢林俱樂部出發,乘車前往市郊的帽峰山。一路想著即將到來的穿山越林,非常興奮。車從市區建築叢林中開出,路旁的景色漸漸變幻成綠意盎然的青山了。大約開了一個半小時,車停在沙田村,我們在一 ...

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這是叢林俱樂部組織的叢林極限營活動的口號。在國慶長假,不願去熱門景點,有這樣的活動,正合我意。

活動從10月2日到4日。

2號早上大約8點40從叢林俱樂部出發,乘車前往市郊的帽峰山。一路想著即將到來的穿山越林,非常興奮。車從市區建築叢林中開出,路旁的景色漸漸變幻成綠意盎然的青山了。大約開了一個半小時,車停在沙田村,我們在一個大院內下車後等待出發。

這次活動原定組10個參加,每隊6人,結果報名人多,組了13個隊。每個隊自己取名,有“小魚隊”,“蟲蟲隊”,“叢林虎隊”,“007隊”等,我們隊叫“大鵬隊”。活動是游戲比賽的形式。出發前5分鐘發一張地圖,每個隊憑著指南針與地圖,判斷方位,找到地圖上標出的幾個點,全組的人到達一個點後,等在那兒的工作人員會蓋個章。蓋齊所有的章後就算完成了任務,計時評出優勝。兩晚將在山間露宿,睡帳篷,所以我們的背囊裡裝了睡袋,地墊,食品,藥,衣物等東西,連驅蚊水也沒拉下。出發前幾天四處搜羅采購齊備了野外所需的一切物品。我45升的背囊裝得滿滿的,至少有15公斤的份量吧。

下車後13個隊抽簽決定出發順序,每隔幾分鐘出發一隊。我們隊抽到11號,出發時已是11時40分了。在大院的門口處,工作人員對地圖略作說明後,我們帶著地圖,背著背囊出發了。

出得門來先研究地圖。這張A3紙大小的地圖,實際是一張帽峰山一帶的地形圖,上面只有些簡單的地名,然後就全是密布的等高線了,沒有道路,除了用小方塊代表的幾處路標及用小紅旗代表的目標外,沒有其它特殊的標志,像水庫、山上的建築等。地圖後面有幾行說明文字。

第一天共有三個點的任務。第1點在地圖上看是個小山頂,叫做秋風坎。出了門走了一會找到了舊石場,就是作為上山的標志的B點,從那兒左轉離了大路上山。事後聽說有的隊伍因為找錯了B點而提前左轉上山,一路上繞了很遠的路不說,還要劈荊斬棘的開路,有的人還掛了彩,仍是怎麼也找不到1點。

那山雖然有被人踩出來的小路,但路不平,深一腳淺一腳的,常有陡峭的坡要撫身抓住樹枝向上攀爬,又有長長的鋒利的野草或帶刺的灌木枝擋在路上,起初6個人說說笑笑的,不一會兒就只有喘氣的份兒了。一路上大汗淋漓的,休息了好幾回,喝了好多水,我帶的水較多,除了水壺中裝了水外,還有四支礦泉水,所以我的背囊特別沉。後來貢獻了兩支給水少的隊友。上山的路上不時遇見先出發的隊伍中的落伍兵,歪倒在路上不想起來。大概爬了1個多小時吧,看到前方像是山頂了,上去一看,果然是一小片開闊的平地,穿過去又是樹叢,望見樹叢中有一個發射塔的樣子,應該就是目標1了吧。走過去一看,哈,有個人在那兒呢,坐在一個鋪開的地墊上,順利到達第1個點啦!這小小的勝利令我們非常開心。那時已是快到1點鐘了,我們稍事休息,吃點干糧後找路繼續尋找第2個目標。

第2點從地圖上看要先下了這座山再上另一座山。先判斷方向,尋找下山的路口。看到對著第2點的方向似乎有條小路,順那小路開始下山,沒想到這一下卻走錯了路。起初的一段像是有人走過,但往裡不多遠,卻沒有了路。山上長滿雜草及樹木,亂糟糟的擋住了去路,我們打算干脆開劈一條道路,有一個男隊員拿著一根樹杆在前面開路,大家艱難地行進著。走著走著因雜木太密,或者太陡峭的地方無處下腳,就不得不繞道,邊走邊用指南針看看是否過於偏離了方向,這樣走得很慢。走了一會,忽然聽見不遠處傳來說話聲,仔細分辨,是身後傳來的,原來是另一個隊也跟著我們而來。這樣兩隊人馬一同前進,走了大約有一個小時,忽聽走在前面的人發出驚喜的喊聲:“有路啦!”大家頓時都來了勁,加快了速度穿過去一看,果然,一條寬一米多寬的黃土路呈現在眼前。一個個興高采烈,下到路上,放到背囊,坐下休息,還在這條好不容易找到的路上留了影。

順著大路,很快找到了第2點,它是帽峰廟前的一眼水井,到那兒時正好大家的水都喝得差不多了,那口井的可以飲用,喝一口,真清涼,還有一股甜味呢。我們美美地喝了個夠,還裝了足夠的水才又上路了。那兩天我們食用的全是那口井的天然礦泉水。第3個點是一個魚塘,我們將在那兒扎營。從第2點出發前一問當地的人,很容易就找到了去第3點的路。上山下山,峰回路轉的,走了大約不到半個小時吧,我們遠遠地看到了前方有一面湖,湖邊旗幟飄飄,那不正是營地嗎?這就意味著我們勝利到達第一天的終點啦!此時心情興奮,顧不上翻山越嶺的疲乏,我們不由得歡呼著,一路小跑過去,到達第3點的時間是:15點40分。

我們領了帳篷、食物等,先去搭好帳篷,然後在湖中的小島上挖坑做個簡易的灶,生火做飯。中午熱,大家又急著趕路,只簡單吃了一點點東西,晚飯是香腸蒸米飯,再加鯪魚和燒肉罐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將煮的一鍋飯吃了個精光。

次日早上9:30,我們隊再次出發了。這天仍是三個目標,要求走完4、5、6三個點後再回到營地(即第3點),最後計時。這一天的路程相比與第一天要遠很多,難度也要大一些。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到,第6點距第3點相當的遠。但因為有第一天的經驗,找起目標也更為准確了。這一天翻山越嶺,不知爬了多少個山頭,在炎炎烈日下我們揮汗如雨。第4個點是一個編號為“羅增39”的輸電塔,從營地出發後不久我們在一座山上找到了“羅增38”號塔,然後在山頂判斷了39號應在的位置並大致選擇了方向,就向著目標出發了。雖然望起來並不怎麼遠,但要翻越好幾座山頭,快走到時我們才發現,有一條小路從山腰穿過,若走那條小路會非常省力,但我們是從山頂上一步步靠近目標的,所以到達第4點時已經很累了。

第5點是帽峰山頂,遠遠就可望到,找起來並不困難,但山較高,而且從第4點到第5點要走很多回頭路,我們因爬山體力消耗太大,選擇了稍平坦的大路,這樣走的路程也就更遠。大約中午1點來鐘到達。那兒有小賣部,大伙補充了水,並充分休息,就尋找最後一個目標進發。由第5點到第6點先是一路下坡,下到某處後要尋路左轉。開始走的是滿是石頭的護林防火帶,下了大約有七、八個山坡後吧,一路領先的我發現防火帶旁左邊的草叢間有一塊表面平平的大石頭,覺得站在那兒觀景倒不錯,就站在上面,拿出相機取景,邊等隊友們過來照相。望出去,像有無數的山嶺,以前真沒想到在離廣州這麼近的地方也會有這種崇山峻嶺的感覺,而且群山無不郁郁蔥蔥的,真的是峰巒疊翠,我不由的舉相機連拍了幾張靜景。隊友們過來後,也覺得這兒不錯,體院的那個小伙子身手特別敏捷,在大石上看到似乎有一條下行的小路,就說下去看看吧。我們留了影,聽到他在下面大聲喊:“有路,下來吧!”大家順著那條小路左轉,下山了。事後證明,這一偶然發現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因為有好幾個隊先我們過去,沒有發現這條小路,就一直向著,等找到左轉的路再轉下山去,已繞過了第6點了,回頭尋找第6點時花了他們很長的時間,有個隊在那邊繞了一兩個小時才找到目標6。而且我們從那條小路下山,還在山下發現一片很漂亮的花兒,下山不久就聽到了潺潺的溪流聲,很快找到了小溪,溪水非常清涼,手捧溪水洗臉,一時疲乏全無。大家在溪邊留連不想離去,覺得若是能在溪邊露營該有多愜意啊,好在後來好長段都有溪流聲相伴。走出那一片有溪的林,很快我們迎面看到了像征勝利的第6點。那時是15:40。

這意味著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所有的點,可以返回營地了。在如何返回營地的問題上,大家有不同意見,但一致的是,雖然來路是最近的路線,但都不想從來路返回,那樣要一直爬山,上到最高點,再下山。雖然近些,但此時再去爬那一座又一座的陡峭的盡是石頭的山,真的是想想也怕了。還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一條是走大路,那條路上通汽車。另外一個稍後到達的隊,就是從大路過來的,可以一同從大路返回,但我想大路繞得最遠,走大路的人又是抱了搭車的想法的,我想無論如何我要自己走回去,所以我不同意走大路。另一條路呢,不用爬那麼多山,但據說可能會有岔路,有人擔心走錯了回不去,我倒是覺得這樣更有挑戰性,相信憑我們這兩天判斷方向的經驗不難找到正確的路,所以主張走這條路。後來遇到一個當地農民,他說後一條路很少有什麼岔路,若有走左邊那條就對了,大約走一個多小時可以到。這樣大家就同意走這條路了,但沒想到這一選擇,同樣是選擇了艱險。這時還有另外一個隊和我們一同走了這條路,走了一會兒,他們就超了前。

起初的路,較為平坦,而且寬。走著走著,漸漸的在上山了,山越來越高,路也越來越差,其實我們早該想到走這條路回去不爬山是不可能的。這時兩條腿不停的工作了七、八個小時,真有些不聽使喚了。大家相互鼓勵著走,累了歇,走了都有一個小時了,還在上山。路順山邊繞來繞去,我走在前面,忽然發現那條還算寬的山邊的路不見了,變成一條小路伸向了林中,沒有選擇,我們走進去,其後就是在林中小路上穿行了。那小路,初時也就1尺來寬吧,而且越走越窄,還不時被路邊密密的長及半身的草伏過來遮住了,我一直走在最前,看得出來有剛剛走過的跡像,雖然有點心驚,還是壯膽走著。這條小路在一座座山間穿過,這時已是過了5點了,還看不出何處能穿出山林。

在一處岔路口,我停下了,小路向兩個方向延伸,左邊那條是向上的,右邊的則沿山腰繞。向上看,好像前方有什麼白色的建築,我視力不好,看不清,正待其他隊員過來一塊看,忽聽傳來人聲,我心頭一喜,心想可以問路了,這時其他隊員也過來了,說話的聲音也聽出來是從上邊的小路上傳來的,再一看,那不是超前我們的那支小隊嗎?他們正從那條路返回呢,我正猜想可能應該走另一條路了,可他們一見我們就急切地說,若是相信他們,就跟他們原路返回,走大路回去。我們一聽都愣住了,原來他們向上走了很遠,也看不出走出林子的希望,擔心天黑了還走不出林子會迷失在山林中。那時已近5點半,天有些暗了。可是若按原路返回走公路回去,得再回到第6點,想到這個真讓人害怕。但走過的路是有把握的,往回走一定能走回去。我們隊有的人動了心。

我非常不甘心就這樣返回,但在當時的情形下,也不好說什麼。因為一直強調團隊精神,每個隊的6個人怎麼也得走在一塊。其實那時我們都可以望見山頂上的輸電塔了,我想應該可以走出去的吧。就算走的真不出山林天就黑了,還可以求救,我們幾乎人人都帶有手機,就算遇到最糟糕的情況,林中沒有信號,我們還有哨子,我的還是進口的呢,來時大家開玩笑,說不信我進口的哨子有什麼特別,我就使勁吹了一下,結果引來無數的目光,身邊的人都捂上了耳朵,遇到特殊情況時我的哨子沒准能發揮其功能呢。我真願冒一回險,但當時我什麼也沒說,跟著他們往回走,這時我走在最後,頗感垂頭喪氣。

正所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往回走了不多會兒,忽聽有很多人的聲音,原來又有一隊從我們走過的小路過來了,大家正說話,又有更大的人聲喧嘩,這下可真熱鬧了,原來還有好幾支小隊都一塊走過來了,我心裡非常高興,知道這下不用往回轉到第6點了,更讓我們有信心的是,叢林俱樂部的人也在其中,他們當然是熟悉路況的。

在叢林俱樂部的人帶領下,大部隊浩浩蕩蕩向營地開發。此時精神上已完全放松,但身體的疲勞卻是無可阻擋的,只是咬緊牙關堅持著。又是上山,下山,不多時終於穿出了山林,讓人有重見天日的感覺,雖然天已是很暗。

在最後的行程中,上山是最艱難的,下山我要一路小跑,否則腿很疼,隨時會一軟跌倒,而走在平地上,則感覺非常舒服,是那種可以叫做幸福的感覺。在最後的一段平路上,已然看到了營地了,我心中竟突然冒出了一個意念:肉包子,我所想到的是那種許久沒有吃過的北方的肉包子,感覺要是能吃上一個肉包子該有多幸福啊。幸福原來是多麼簡單的事情。在這種時候,能走在平坦的路上,或者吃上一個肉包子,便是極為幸福的事情了。那會兒我心中充滿了感慨,而且老是想起那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那晚我們席地而坐,在湖中小島燒烤,吃上了香噴噴的烤雞翅。月亮很早就升起來了。島上有風,更顯涼意,天空格外的明淨。在小島上,透過樹枝我看著那一輪明月,心中非常純淨而愉悅,我對自己說:生活,原來是可以這樣的簡單而適意。

在微風送爽的清新空氣中,帶著連日的疲勞,我很快進入夢鄉。夜半醒來,感到外面很亮,我出了帳篷,聽到蟲子此起彼伏的叫聲,看那天空,竟是滿天繁星,其實,星星與月亮離我們是如此之近啊。而住在幾十公裡外的市區,一年上頭也很難看到如此令人感動的星與月,很難呼吸到清新的空氣、感受到真切的自然之美。

山中的夜啊,永遠是那樣的美好……

(4日一早,公布成績,共有4個隊完成了全部6個點。我們是其中之一,名列第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