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溫宅-達爾文故居

作者: calvinke

導讀達溫宅 - 達爾文故居 第一次回國的時候,在海澱買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是達爾文56歲時寫給子 女的人生總結,簡略的介紹了他的成長經歷,世界觀的變化,和對周圍親人 ,師長,朋友的回憶。這本小冊子被帶到加拿大以後一直是我客廳的裝飾品 之一。去年年初粗讀一遍,以後又細讀了一次,再後來又陸續略讀了他的 航海日記和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形像從模糊到清晰,一 ...

達溫宅 - 達爾文故居 第一次回國的時候,在海澱買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是達爾文56歲時寫給子

女的人生總結,簡略的介紹了他的成長經歷,世界觀的變化,和對周圍親人

,師長,朋友的回憶。這本小冊子被帶到加拿大以後一直是我客廳的裝飾品

之一。去年年初粗讀一遍,以後又細讀了一次,再後來又陸續略讀了他的

航海日記和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形像從模糊到清晰,一位偉人在眼前浮

現出來。自傳最後一個附錄講述了達爾文故居在他去世之後經歷的風風

雨雨,第一次讀過便非常向往,想去看看,去坐坐,去感受一下這位偉人的

生活.

到達倫敦的第一天上午參觀了白金漢宮,皇家藝術館和皇家馬廄。安頓好旅

館以後,同行的旅伴兒們去參觀國家藝術館,我獨自一人前往達爾文故居-

達溫宅。達溫宅座落在倫敦東南郊的布羅姆裡市奧平頓鎮的達溫村(Downe,

Orpington,Bromley).1842年,遠航歸來的第6年,達爾文從倫敦市區搬到這

裡,躲開城市的喧嘩和沒完沒了的社交活動,在安靜的鄉下營造自己的家園。

直到1882年離開人世,他在這裡生活了40余年,生育了8個兒女,完成了多部

專著,包括改變歷史的物種起源。達溫宅是他偉大思想的成長的搖籃。

到達Orpington車站以後,站台管理員遺憾的告訴我,今天是周日,去達溫宅

的R2路汽車今天停開。於是立即轉車去到Bromley South車站,准備搭乘146

路。坐在146路車站等了將近一個多小時才發現146路周日也同樣停運。看了

看牆上的地圖,只有4站,還不算遠,算了,步行去吧。延著小路一路南進,路

邊的風物和加拿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過歷史更久遠,一切更小巧,精致。

走了一個小時方才發現其實很遠很遠,一直堅持,直到路邊的人行道被樹叢

取代,才不得不放棄.

等整個旅程就要結束,返回多倫多之前剛好有半天的空閑,由於對路途已經

熟悉,再次造訪達溫宅時心裡也就更踏實。穿過幽靜林間小路,遠遠的看見

白色的達溫宅矗立在樹叢當中。這是一個普通游客無暇顧及的地方,一切還

保持著150年前的樣子,只是門前的石子路變成了公路,鄰著公路的一角變

成了停車場。1842年,年輕的達爾文用2000英鎊買下了這座房子,隨後按照

自己的想法進行了改建。以後的日子裡,隨著孩子僕人的增多,達溫宅一再

擴建,最近擴建的娛樂室現在被改為售票廳和紀念品店。我無疑是當天第一

個參觀者,而且是一個不遠萬裡從加拿大來的中國人,自然受到了管理員們

很多禮遇。

達溫宅是一個兩層建築,一樓是門廳,繪畫室,工作室,台球廳,飯廳和廚

房。二樓是臥室和僕人休息的地方。現在被改為達爾文生平陳列室。繪畫室

是全家活動的地方,對著門的牆上掛著查爾斯達爾文和艾瑪結婚時的畫像,

門口的牆上掛的是老年艾瑪的畫像。屋子當中是艾瑪心愛的鋼琴。艾瑪是查

爾斯的表姐,陪伴他一生的親密伴侶。1865年,56歲的達爾文在給孩子們的

書中寫到:你們的母親艾瑪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任何一個成功男人的

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在達爾文這個偉大男人的背後,是艾瑪這個偉

大的妻子,母親。尤其是達爾文深受病魔折磨的幾十年中,艾瑪永遠在他身

邊悉心呵呼。她的耐心熱心給了達爾文堅持的力量。他說:在我的一生中,

從來沒有聽她說過一句我不願聽到的話,她總是對我表現出最親切的同情,

並用最大的耐心來聽取我由於疾病而發出的苦訴。她是我生命中最聰明的顧

問和愉快的安慰者。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是達爾文事業的基礎. 就在這

間屋子裡,艾瑪一定經常彈起鋼琴給家人聽,而查爾斯一定會倚偎在這個沙發

上,幸福的看著艾瑪和孩子們. 靠門的牆邊是一個大書架,擺放著各類的文學

書藉.書架的右手邊是一副達爾文6歲時和姐姐卡瑟琳的畫像. 畫中的小查爾

斯懷抱著一盆植物, 難道6歲的達爾文已經開始喜歡植物了嗎? 令人感到吃

驚. 其實達爾文的祖父拉姆士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醫生和植物學家. 查爾斯年

輕時代最喜歡的書生物規律學就是祖父的作品.拉姆士提出了類似進化的

生物發展理論,對查爾斯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831年,22歲的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以後,受到地質學家亨斯羅推薦參加了

貝格爾號的長途旅行,歷時5年. 在亨斯羅的熱情鼓舞下,年輕的達爾文廣泛

的考察了南美和南太平洋各地的地質結構和生物分布. 一個驚人的想法同時

在他腦海中開始醞釀.航行歸來,達爾文陸續出版了南美洲地質考察,珊瑚

礁的構造和分布,火山島嶼地質考察,蔓足亞剛動物等幾本專著,逐漸成

為英國盡人皆知的地質和生物學家.然而,在達爾文心中還有一份更重要的工

作,他仔細的為進化論搜集總結資料.剛搬到達溫宅的第一年,他寫了一份35

頁的總結,兩年以後,又完成了一份230頁的總結.1856年,達爾文把所有的資

料編撰成1000頁左右的書稿. 這已經是旅行結束以後的第20年了.達爾文還

是沒有准備發表他的發現. 知道他的工作的只有少數的幾個朋友. 達爾文陷

入深深的思想鬥爭之中,他曾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自己搜集的事實潛移默化

的改變了他的信仰,但他害怕把自己推倒社會的對立面,艾瑪的對立面.在科

學和社會的十字路口,他無法做出決擇.

畫室的旁邊是門廳,對著大門的是一個深色的方桌,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

就擺放在這裡.達爾文一生發出了近1萬4千封信件,書信是他主要的交流方式.

這其中有他的親人朋友,熱情的支持者,激烈的反對者,各國的科學家,懷著各種

新奇想法的年輕學者和新聞界人士. 達爾文總是盡力回信,和他們探討,辯論.

1858年夏天的一天達爾文收到了來自馬來西亞的一封信,年輕的華萊士寄來

一封簡短的論文請達爾文審閱. 達爾文讀過以後,驚叫起來.他後來對好友地

質學家賴爾說:太驚人的巧合了,我自己為我書稿撰寫的摘要都沒有這個出

色,他的很多用詞都能在我目錄中找到. 華萊士的信促使達爾文做出了最後

的決定, 1858年達爾文和華萊士聯名發表了一篇簡短的論文. 出乎意料的是,

論文根本沒有引起大家任何注意. 達爾文把1000多頁的書稿沉澱到1/4,

1859年,物種起源出版了, 世界隨之震動了. 如果當年達爾文忽略了華萊

士的信件,現在的世界會不會不同哪? 這個問題也許不重要了.不過,多年以

後達爾文的確忽略了兩封非常重要的來信,它們來自一個奧地利神父-格雷格

孟德爾. 孟德爾通過交配高杆低杆飽滿和寬扁豌豆為自然選擇提供了答案.

陰差陽錯,老年的達爾文並沒有讀過這封德語來信,失去了這天賜良機.

從門廳向前走是達爾文的工作室,幾張桌子上零散的擺放著各種藥品,顯微鏡

和筆記本.他的工作室從來都是對孩子們開放的,達爾文喜歡和自己的孩子們

一起玩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們,他的兩個兒子後來都成為了英國卓越的

自然科學家,院士,爵士.這裡多少會有科學界對達爾文深深的感激,但還是和

他對孩子們的教育分不開的. 工作室角落裡是一個小型的淋浴系統用來緩解

一下病痛.遠航回來以後,達爾文就被健康問題深深困擾.在南美叢林中染上

了莫名的疾病,經常復發嚴重胃痛和皮膚病.

樓上的展廳中擺放著達爾文各個時期的畫像,照片.重點介紹了影響他的人,

他的祖父,父親,亨斯羅,賴爾,華萊士,他的戰友赫胥黎. 還有他珍愛的小女

兒安妮. 安妮10歲去世,她的離開帶給了達爾文莫大的痛苦,多年以後他還依

然深深懷念著她,並出版了安妮的品格來悼念他的女兒. 達爾文和艾瑪10

個子女,3個早亡,一個先天不足,這並不排除是近親婚姻的結果. 這發生在達

爾文身上,不能說不是一個悲劇.

參觀完畢,在門廳買了一些紀念品,管理員很熱情,說來過加拿大,到過我住的

城市,並開心的說當時從美國進入加拿大的時候興奮想唱天佑女皇,呵呵,還

在做日不落的夢.房子前方是7萬平方米的草坪,右面是達爾文建的一個溫室,

他在這裡種植了各類的植物.他還在草坪的盡頭鋪設了一條石子路,每天在這

裡散步3次,達爾文稱這條小路為思考之路(thinking path).

達爾文和艾瑪都去世以後,達溫宅幾經變遷,最後被布朗醫生買下捐獻出來做

為博物館,讓後人能親身感受這位巨人,感受科學艱難的發展之路. 現在博物

館在English Heritage管理之下,維護得非常好.不知不覺中已經超過的預定

的一個小時,我誤了每小時一班的汽車,想到回家的飛機只有3個小時就要起

飛,草草的在門口留了個影,匆匆離開了.

在去機場的地鐵上,整個13天的歐洲行程在眼前匆匆回放, 我仿佛看到了整

個天主教的興起,統治的過程.這是人類多麼大的一個悲哀啊(不同意的朋友

請不要和我辯論).上帝既然用他的樣子創造了我們,還賦予我們能思考的大

腦.請用大腦思考吧. 達爾文在給他子女的書中說:必須要有最明顯的證據,

才能使任何一個頭腦健全的人去相信那些作為基督教支柱的奇跡,我們對自

然界的固有法則了解越多,那些奇跡就越是無法讓人相信. 我認為>

中的事實都是不真是的. 達爾文向孩子們詳細的講解了自己宗教觀的變化,

最後說這該死的教義...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使用大腦來思考,這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個世界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