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尋夢-凝固的楠溪江

作者: 非魚

導讀1。芙蓉峰下芙蓉村,芙蓉亭前燕雙飛芙蓉村是楠溪江之行的第一站。因為我想找個錦繡繁華,富貴如花的地方熱熱鬧鬧地過我的除夕之夜。 所以一眼看到蠻石矮牆,蕭瑟黑瓦的時候,我是如此失望,以至我惡劣地,像祥林嫂一樣開始念叨:兄弟我在婺源的時候。。。婺源的白牆青瓦,婺源的濃濃書香,婺源的精美木雕。。。 一直到,走在那條鵝卵石鋪成的長長巷子裡,冬日 ...

1。芙蓉峰下芙蓉村,芙蓉亭前燕雙飛芙蓉村是楠溪江之行的第一站。因為我想找個錦繡繁華,富貴如花的地方熱熱鬧鬧地過我的除夕之夜。

所以一眼看到蠻石矮牆,蕭瑟黑瓦的時候,我是如此失望,以至我惡劣地,像祥林嫂一樣開始念叨:兄弟我在婺源的時候。。。婺源的白牆青瓦,婺源的濃濃書香,婺源的精美木雕。。。

一直到,走在那條鵝卵石鋪成的長長巷子裡,冬日的陽光在石牆上拖曳出暖暖的影子-我突然閉上了我那個聒噪的嘴。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在心裡彌漫開來,讓我困惑又著迷。默默穿過無人的小巷,繞到村子的南門。抬頭是如三朵芙蓉花盛開的芙蓉峰,四野阡陌縱橫,青綠的麥田從山腳連綿到村莊。一條清渠繞村活潑潑地流過,大蠻石砌就的門牆外,一棵老樹,一口古井,一座小亭,三兩個婦人和孩童在渠邊浣衣玩耍。

奇怪的感覺如此強烈,我忍不住問同行的SAM:怎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像回了家?為什麼?

我努力地回想小時候回近郊外婆家的情景。外婆家並沒有這樣的景色。可為什麼,這一塊塊大石,原色的,泛黑了,長了些青苔,看起來是這樣熟悉而親切? 讓我想用我的手指,輕輕地觸摸它們?

我在村子裡迷宮般的巷道裡穿行,想找到答案。村中的老房子都是一字排開,敞開的,從半人高的院牆望去,正看到一家人,大大小小聚在寬敞的院子裡曬太陽,兩只小狗在一座石碾前高舉了前腳打架。太陽照著院子暖融融的,耳邊有低低的笑語 - 轉身我似乎看到童年時代關於院子的記憶:院子門口出現外公的身影,小朋友們歡呼著衝過鋪滿卵石的院落圍住他 - 每次外出回來,外公的口袋裡總是揣著幾顆甜甜的糖果。

如今外公早已是不在了,小朋友終日抓貓鬥狗的院子也蕩然無存。時光不能倒流,往事不可追,我卻有何福,在這異鄉,撞見了早已失落的家園。

就是這一瞬間,我想我喜歡了這個村子。

最愛的,是巷口的芙蓉亭。 亭身凝重,粗大的柱子圍連著美人靠;重檐的四角沉下復翹起,莊重裡不失輕靈飛逸。

我只道美人如花,現在卻眼見這亭子如那靜夜裡悄悄綻放的芙蓉花,宛在水中央。

芙蓉村的一切都似乎和這個亭子有關聯。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在亭子裡,看水池邊的老婆婆慢悠悠地洗衣衫,老爺爺們靠著池岸上的欄椅曬太陽聊天,小孩子們在亭子連接岸上的“獨木橋“往來穿梭。有一個清麗的小女孩,蹲在獨木橋上玩水,一群小男孩要過橋。占道的沒有要讓路的樣子,過橋的也沒有要趕人的意思 -打頭的小男孩突然抬腳,跨了一大步,懸空從小女孩身後繞過去了!天哪,小男孩要是一拿捏不好距離,兩人都會落水的。我大驚,正要衝過去拉小女孩進亭子,卻看見小女孩仰臉甜甜地笑了,而那一隊小男孩,也一個一個如表演高難度雜技,繞過她進了亭子 - 想來這個游戲這班小家伙是玩慣了。亭裡亭外的人,看了都笑。

村裡下午4點就吃年夜飯了。和房東一家享用了除夕大餐,又到芙蓉亭。天已經黑了,小巷影影綽綽都是穿著新衣往來的村人,孩子們占據了亭子四周放爆竹煙花。SAM立刻就在小店裡買了鞭炮加入了”童子軍“。我在人家屋檐下台階上站著,抬頭看煙花照亮了清冷的夜空和芙蓉亭美麗的檐角;低頭卻見SAM夾在一群小孩中,點了鞭炮,一只一只遠遠地扔水裡,水池就一閃一閃地放出亮光和或高或低的悶響。亭裡亭外的人,看了都笑。

初一清晨,背了包要離開芙蓉村。心念一動,對SAM說:再去看一眼芙蓉亭吧。 晨曦裡的芙蓉亭,正是芙蓉出水。沉澱了一夜的池水,清澈碧柔,亭子的曼妙身姿和芙蓉峰的雄奇山影倒映在池中,和諧完美地讓我無語。

但芙蓉村的生靈們可沒有這許多心思。突然”嘎嘎嘎“的聲音打破沉靜,回頭只見一群鴨子,無比端莊地從鵝卵石小巷列隊而出,施施然行到池邊,領頭的那只,探了探水,首肯,於是一只接一只”噗通“”噗通“跳下水,繞著亭子昂首悠游。

2.麗水街長長的思念

還沒有離開楠溪江,我就想念麗水街了。

因此一趟一趟地跑去看她。

麗水街比我想像的簡陋。這長廊如果在江南,必定飾以木雕,雀替等等修得精美細致。而麗水街只是簡單的木結構,上覆青瓦,下鋪卵石,以美人靠為欄,長長地延伸到橋頭。我喜歡她的,正是她的簡單和古樸。

長廊所對,是寬闊平敞的麗水河岸,河岸有垂柳,有石橋,有亭子,有戲台,有粉牆木框的老房子,每家一個寬敞的院子,每個院門連著一條長石跨過清淺的水渠。大年三十的午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門前臨水的台階上,婦人提著鵝兜洗衣,男子忙著宰雞殺鴨,小孩子們玩水喧鬧 - 還能去哪裡找一個更理想的家園呢?

除夕夜,又到麗水街。比想像的冷清。沒有大戲,沒有人群。只長廊的燈籠倒映在河裡,上下兩條暈紅的曲線靜靜地在波光裡閃動。

思念便如夜鳥鼓翼掠過光影明滅的長廊隱入幽暗的遠處

冬季的楠溪江景物蕭瑟,游人稀少。我卻不再有初抵時懊惱 - 若非如此,我又怎能收獲這些凝固在建築上的美麗呢。


精選遊記: 楠溪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