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風海韻南國行

作者: yaogz

導讀很久沒和先生一起遠游了,今年春節過後狠狠心將寶寶托給外婆,海南之旅終於得以成行。我們的第一站是我國最南端的城市——素有“東方夏威夷”美譽的三亞市。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航程,我們乘坐的空中客車安抵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剛下飛機,就已經能夠感受到一股溫暖而潮濕的海風迎面撲來。 辦妥入住三亞度假村的手續後,我們開始逛酒店內設的平價商場,我倆各買了 ...

很久沒和先生一起遠游了,今年春節過後狠狠心將寶寶托給外婆,海南之旅終於得以成行。我們的第一站是我國最南端的城市——素有“東方夏威夷”美譽的三亞市。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航程,我們乘坐的空中客車安抵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剛下飛機,就已經能夠感受到一股溫暖而潮濕的海風迎面撲來。

辦妥入住三亞度假村的手續後,我們開始逛酒店內設的平價商場,我倆各買了一套海島風情的三亞市服(又稱“島服”)。我一向不喜花哨的穿著,所以雖然先生極力慫恿,還是沒有立即穿上大花的島服。先生性急,第二天一早就換上了短打島服,當他出現在同行者面前時,有人戲稱他是本土化最快的人。後來,我才發現到處都有賣島服的商店,到處都是穿島服的游人,島服構成了三亞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市花三角梅則構成了三亞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初見三角梅,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這是一種非常嬌艷的花,薄薄的花瓣,很巧妙地折疊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圖案,它有12種色彩,莊重典雅的朱紅,輕俏靚麗的桃紅,沉靜素雅的玫瑰紅,活潑跳動的西洋紅……我最喜歡的是帶有幾分紫氣的紅,那是一種驚艷的美!

三亞是一座濱海旅游城市,我們天天都浸潤在風光旖旎的椰風海韻中,海、灣、島都是那麼地令人百看不厭。最負盛名的亞龍灣是世界上最長的海灘,全長22公裡,沙灘長8公裡。這裡的沙 “細如面,白如雪,軟如綿”,堪稱“天下第一灣”,人們常贊嘆“三亞歸來不看海,亞龍歸來不看灣”。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與博鰲亞洲論壇遙遙相對的玉帶灘。玉帶灘是世界上最窄的沙灘,細細的一條蜿蜒伸展,猶如一條玉帶綿亙在海邊,玉帶灘的出名倒並不全因為沙灘最窄,而是萬泉河、龍滾河、九曲江三江彙流入海的奇觀令人稱奇,在沙灘上放眼望去,前方的大海波濤滾滾,洶湧澎湃,而身後的三河彙流卻水平似鏡,漣漪不驚。據說,當初亞洲論壇選址於此,也就是因為這裡寓意著“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除了最長的亞龍灣、最窄的玉帶灘,我們還去了日月灣,因為那裡號稱“大海之門”,正在興建海門公園,既來海島,當然要去叩響大海之門。南國的島嶼我們主要去了猴島和西島。陵水縣的猴島上有世界上唯一的熱帶海島型獼猴自然保護區,聽猿狳呼喚,枕濤聲入眠,真願這樣的好夢長些再長些。夜宿猴島的那晚適逢農歷正月十五小年,海灘上燃放的繽紛焰火與蒼穹、大海、沙灘、游人構成了一幅奇異的圖景。而西島則主要是觀海嬉浪游樂之所在了。

常言道“壽比南山不老松,福如東海長流水”,登南山訪不老松,臨東海嬉長流水是我一直心向往之的事,這次海島之行終於成就了我的夢想。

位於孤懸百裡、碧波萬頃的崖州灣畔的南山又稱鰲山,因是中國最南端的山,故名南山。在當地人們有登南山的習俗,它寄托了人們“獨占鰲頭”的美好願望。南山“大小洞天”自古號稱“瓊崖第一山水名勝”,大自然造就的海景、山景、石景、樹景和古人的摩崖石刻在這裡達到了完美的天人合一,1993年4月江澤民總書記游覽後對其勝景稱贊不已,留下了“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的題詞。

在南山我第一次見到了樹齡6300多年的壽比南山不老松。南山不老松名之為松,其實並不是松,而是一種蕨類植物,學名龍血樹,屬國家三級保護瀕危種,高在三、四米左右,葉聚生於莖部和枝頂。不老松之所以長壽,其中一個說法是其材質既不能生火,也不能做家具,從而避免了刀砍斧伐。看來,優劣有時也是可以互轉的,正是這種不堪為用的缺點蔭就了不先生的千古長青。

當我心還沉浸在對不老松閱盡人間滄桑的感慨中時,身已來到大小東海嬉水。三亞海上娛樂項目很多。對於久居北國的我來說對水有一種本能的畏懼,但是大海的波瀾壯闊激起了內心潛在的激情。大小東海潛水很有特色,半小時價格為280元,海底照相230元,衝洗60元。在教練一對一的輔導和保護下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如果實在膽小,還可以選擇半潛艇活動,價格為180元,就是在潛艇上觀察海底世界,看石斑魚、陰陽魚、青衣等淺海魚在眼前來回穿梭,看紅珊瑚、白珊瑚在海底千姿競放。下了海,還可再上天,玩一下海上拖拽傘,不亦樂乎。

除了山水佳境,海南還是個頗具民族風情的省份。海南有37個民族聚居,黎族是土著居民,也是全國唯一分布在海南的一個少數民族。走進黎村苗寨的寨門,高高的椰子樹下,見到的盡是古老的竹檐茅頂的船形屋,像征著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遷居而來的。在黎族聚居的村頭、寨尾,有一些零星分散的獨立的小屋子,乍看家不像家,戶不成戶,這就是黎家民間的傳統民宅“布隆閨”(又稱“籠閨”),是成年男女居住、社交、擇偶的場所。在黎村苗寨,先生還稀裡糊塗地當了一回黎家姑爺。我們進一所屋裡參觀,迎面站出一位美麗的黎家姑娘,上前摸先生的耳朵,並為其戴上了檳榔掛飾,然後讓其坐下,並為其穿上黎服,一場蓄謀的黎族婚禮就這樣拉開了帷幕,禮畢,七七四十九塊彩禮錢是少不了的。搞笑的是,碰巧先生沒帶錢包,這彩禮錢還是我掏的。徜徉在黎錦工藝品的斑斕、竹筒飯的米香、竹竿舞的節拍中,我這才解開小小山頂公園“鹿回頭”蜚聲海內外的疑團。

中學地理課本裡提及的“鹿回頭”是一個不大的山頂公園,關於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位黎族青年獵手阿黑,從五指山追趕一只坡鹿,阿黑追追,坡鹿停停,追追停停間已到南海之濱,眼看著前面就是茫茫大海,坡鹿已無路可走,這時阿黑正要彎腰搭箭,忽見火光一閃,坡鹿回過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然後就像許多童話故事裡講的一樣,從此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三亞市也因此得名為“鹿城”。它是黎族人的緣起,130萬黎族人對之理所當然地充滿了崇敬,黎裔林獻豪先生於1982年8月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巨石雕塑就座落在“鹿回頭”的山頂,塑像是一只神鹿轉頭回眸,一對黎族青年男女分別依偎在鹿前鹿後。登臨山頂,仰望石雕,不禁讓人一邊回味著古老傳說的神秘,一邊品味著現實生活的美好。

海南最具代表意義的景點當是天涯海角。“天涯海角”位於三亞市天涯鎮,公園門口書有對聯“海南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當是活用了唐張九齡的五言律詩《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聯想到這裡一年四季游人如織,感覺倒也不覺生硬。進入公園,迎路的盡頭就是有名的“日月雙星”,兩座交叉的石礁傲指蒼穹。再往前就是無邊的大海,在綿延的沙灘海水間,散落著大大小小千姿百態的礁石,其中有兩塊拔地而起的青灰色巨大礁石,分別刻寫著“天涯”、“海角”字樣。“天涯海角”不分離,得名卻相差千年之久。“天涯”兩字是清朝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所刻,而“海角”則是民國時期所刻。在天涯海角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南天一柱”,曾經印在1980年版2元的人民幣上,圓錐型奇石直指九霄,清朝宣統年間崖州知州範雲梯的題字遒勁傳神。

在“天涯海角”的海灘上,有一塊不起眼的橫臥礁石,上書“海誓碑”,忽然記起在“鹿回頭”山頂公園曾經見到過“山盟碑”。這才恍然明白,山盟為始,海誓為終,山上山下,海天海地,鐘情當如斯,遂和先生登石合影,心裡還在可惜“山盟碑”前未留影呢。

游海南,人們往往要去一個比較獨特的地方,那就是興隆。興隆是市、縣、鎮?來之前我一直沒弄明白,到了之後才了解到興隆是一個華僑農場,在地理位置上處於萬寧市境內,但不屬於萬寧市管轄,當地政府在興隆沒有派出機構。據說治安有些亂,所以晚間出來逛店我總是牽著先生的手不敢放,先生泡溫泉回來敲門我也是問了又問才敢開門,其實也許是言過其實了,至少是我們沒遇到恐怖事情。

興隆華僑農場自建立以來先後安置了來自世界20來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人數達到十幾萬人。歸僑們帶來了他們苦心經營橡膠、可可、咖啡等國外的珍稀苗木和生產技術,也帶來了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和異域風情。興隆建有占地300畝的東南亞風情村,再現了異國他鄉的生活情趣,但畢竟是人造景觀,一些表演也並不高明,所謂“上刀山”就是攀爬刀狀的梯子,“下火海”要游人摸的火樣物什估計是什麼發光體。在興隆可以觀看到紅藝人(俗稱“人妖”,但當地人不喜歡這樣叫)表演。

興隆值得一游的是興隆熱帶作物園。興隆熱帶植物園彙集了1200多種熱帶經濟作物,令人大開眼界,我們日常家養的熱帶觀賞植物發財樹等在這裡竟都是參天大樹。在這裡,可以觀賞到植物界壽命最長的龍血樹、雌雄同株的美洲鐵樹、恐龍滅絕之前就存在的桫欏和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樹漿極毒的見血封喉等獨特樹種。

興隆因為交織了20余個國家的異域文化而多少披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在海南另一個神秘的所在可能就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瓊海市的“海南第一嶺”白石嶺神秘谷了。神秘谷有剛發現的56個民族之外的土人,他們以土為食,樹皮為菜,令人匪夷所思,我好奇地嘗了一下,那土確實很是細膩,沒有牙磣的感覺,但是那樹葉卻是十分地酸澀,我立刻吐了出來。整個土人部落只有200余人,基本是內部通婚,由於男子較少,所以一般是一男娶三女,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我們無法解讀,只知道他們男的叫“阿力”,女的稱“阿布”。阿力阿布們為我們表演了他們獨特的火舞,我至今一直在奇怪猛火燒身真的不會傷人嗎?也許有些現像是我們已經認知的科學無法解釋的吧。

南國之行一飽眼福的同時我們也一飽了口福。剛踏上海島的當天我們就循著香味覓到了海鮮燒烤,烤金槍魚、海鰻、魷魚等都很新鮮美味,先生立刻愛上了海鮮燒烤,於是在隨後的數天游程中幾乎每晚必烤。我則更喜歡南國的水果,此行我倆大概喝了不下10只椰子,還有小米香蕉、人心果、菠蘿蜜、火龍果、珍珠蜜棗、楊桃等我們都一一品評了。最難忘的就是在中國科學院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的海邊露天憑海享用海鮮大餐了,觀純淨的天空雲卷雲舒,聞洶湧的大海潮起潮落,沐桌邊的椰風時疾時徐,吃的什麼已不重要,我已醉心在這樣的天地中。

留連於濃郁的椰風海韻間,深刻地體會到蘇東坡“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心境,但是還得乘機歸去,只好攝下一些照片,寫下一點文字,再買上一大包特產回去細細回味了。說到購物,海南人是熱情但並不強迫。他們把景點出口處設計成回字的特產長廊,天涯海角即是成功的一例,面對百米誘惑誰能夠抵擋又何必抵擋呢?為了推銷食品,無論大店小鋪一律免費品嘗。為了售茶,德茗居茶藝館給我們表演了南國茶藝,聽阿妹把特產佳茗五指山野生苦丁茶、高山雪茶、蘭貴人誇得獨特神奇,我們也就樂得掏腰包了,不知是野生茶的緣故,還是感覺問題,一直以為很苦的苦丁茶竟真的品出了甘甜。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