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之季下江南

作者: wander_lust

導讀春節長假後的一個禮拜,手執前輩行者的背包路線,我一個人下了趟江南。這是今年冬天最冷的一個星期,我逃過了北方的大風,又趕上了南方的寒流,星期一開始星期五結束的旅程,貨真價實的淡季,所到之處,真是冷、冷、清清!經濟上相當合算,可惜的是天氣太冷,在戶外坐不住,當此小橋流水,曲巷人家,卻無法盡情受用“鎮日無心鎮日閑”的滋味。行程:北京—— ...

春節長假後的一個禮拜,手執前輩行者的背包路線,我一個人下了趟江南。這是今年冬天最冷的一個星期,我逃過了北方的大風,又趕上了南方的寒流,星期一開始星期五結束的旅程,貨真價實的淡季,所到之處,真是冷、冷、清清!經濟上相當合算,可惜的是天氣太冷,在戶外坐不住,當此小橋流水,曲巷人家,卻無法盡情受用“鎮日無心鎮日閑”的滋味。行程:北京——上海——西塘——周莊——同裡——上海——南潯

如果不參團又想自己做個水鄉古鎮主題游,彼此之間的交通並不都那麼便捷,要根據自己選的點好好設計一下才行,仍難免舟車勞頓。我因為上海有朋友可以借宿,所以這麼走,把浙江的點和江蘇的點連起來並不便當。

路線TIPS:上海——西塘,上海南站一天四班到嘉善的火車,注意!地鐵要坐到“錦江樂園站”而不是“上海南站站”。嘉善火車站下來後走十分鐘到汽車站,坐中巴到西塘。冬季不要晚過六點,這些地方的人都收工太早,這是這次淡季行的最大感受之一。

西塘——周莊:我實踐了網友寫過的水路,事實證明省錢且有野趣,能讓你真正找到背包闖世界的那種隨機感。從西塘車站坐中巴到下甸廟,車多時間短,然後到下甸廟找私人的水泥船,我中午到,岸邊泊著三五只船,但只有一個人在,當即講妥他一艘船送我一個人,20元到蘆墟,我因為事先知道要走40分鐘,價都沒有還,這個老板很善良,幫我拿包一直送上周莊的車。但從蘆墟碼頭下船時好像是私船隨便停的感覺,也沒有碼頭,也沒有等客的船,所以我認為這條路線恐怕不可逆,從周莊回來到此渡口就不一定能找到船。蘆墟到周莊車很多,大概一個小時車程。至今還記得介紹這條線的前輩文章寫的好,稱蘆墟到周莊水路“風月無邊、頗可留駐”,勾起我無限神往,不過我親身經過卻毫無佳勝之處,只能叫趕路,毫無“風月”可言,不知是什麼回事。

周莊——同裡:聚寶橋有車直達,11元

同裡——上海:早6點半有直達上海的一班車,另一天數班到青浦的,從青浦下來直接換到上海人民廣場。

上海——南潯:虯江路汽車站一天多班

落腳:最有調調兒的古鎮旅店

有些旅行是用來狂走飽看的,而有些旅行就必須強調全面的享受,比如江南古鎮。我覺得如果住得沒有調調兒,窗景沒有美感,整個旅行的樂趣就喪失了一半。而且,至少在冬天,這裡根本沒有夜生活,我每天8點上床,還算晚的。在西塘,晚7點一個人走在煙雨長廊裡,已經像個鬼一樣。因此,挑個有感覺的落腳處太重要了。我一路也在著意留觀。不能全掃描,下面講幾個印像深的。

西塘:我住在“桐村雅居”,前面已有網友介紹過,本身就是供參觀的古民居。晚間進小院、穿中堂、上木樓梯,有可能全是摸黑的,不是沒有燈,而是你初來乍到找不到開關,借著月色咯吱咯吱上樓,很有感覺。可惜的是窗景完全被堵在窗口的空調機破壞。我還打聽到“一線天”樓上有開窗即水的紅木家具房,淡季也不過150而已,就在煙雨長廊,想來感覺不錯。80元/夜

周莊:我住的“江南人家”,離中心點著名的雙橋很近的一條窄弄裡,有臨水的窗,不過這個窗下的水景不夠漂亮。房間比較現代化,舒適度遠超過西塘,周莊因為外國客人多,條件更國際化,可以選做游走中的整修點。雙橋一線固然熱鬧,我覺得從富安橋往西到迷樓的那段水、那些橋,更加迷人,這一段略安靜,沿路也有幾家旅店,想起來應別有風味。

90/夜。

同裡:強烈推薦著名的三橋往裡的烏金橋、魚行橋一帶選住處,傍晚徜徉在那裡,真正是令人沉醉!我看到一家新開的“萬順?客棧”,窗戶臨水,看起來設施不錯的樣子、環境是真得雅趣,值得一試。我自己因為太累,進同裡就跟著一個女老板到了“古月客棧”,也不錯,在三橋附近的窄弄裡,完全的家庭式旅館,二樓的房間雕花床,最妙的是有一個朝南的曬台,埋在層層疊疊的青瓦白牆、老式木窗中間,陽光的影子慢慢移,安靜的要命,“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樣子,我到同裡哪都沒去先在這個曬台上享受了兩小時下午茶,感覺很對。70/夜。

吃:這就不用多說了,走在周莊,看到一路那麼多密密排開的臨水軒窗、茶樓酒肆,恨不得有三個胃才好消受,隨便挑隨便選。但是,若論三五良朋,選個地方來一次下午茶的雅聚,或者情侶要獨享月夜花朝,則惟有同裡!在這幾個地方轉下來,惟有同裡有真正令人心儀的“下午茶”文化。周莊因為水道窄,茶館都在臨水的房間裡,這固然也不錯,但是在飯桌上喝茶感覺不太對,這是肯定的吧?雙橋往北,水邊有路了,你都不能想像,周莊人一字排開許多把鋪著各種花色棉墊子的藤躺椅,供人在水邊四仰八叉地伸直了曬太陽。這,舒服固然舒服,實在有點像老北京車夫的享受,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同裡就不同,它的河岸都有青石板路,一截截搭著廊棚,臨水放著一組組的藤圈椅、小茶幾,雅潔可觀,坐在這樣的茶座裡,眼前是橋影水色,看當地居民的閑庭信步,無論春夏秋冬,都足可消磨一個美妙的下午吧?另外,只有在這樣的地方,喝咖啡才是可以想像的事。

關於土儀要提醒的是,除非你想往家帶肘子,否則盡可在西塘一次買好送人的和自己用的,同裡還有青團子不太一樣,其他的一路都大同小異,但的確在西塘買最有感覺!因為那種真正的小作坊,還有網上廣泛傳布的芡實糕之爭。我是備好了課去的,所以像找景點一樣專門找到“森林” 家和“一線天”家,各買一斤。嘿嘿!首先是察言觀色,這兩個年齡相當、精明相當的老板,看起來都不是“省油的燈”,傳說中“被欺侮的小伙計”講話更轉一些。然後兩家的芡實糕我都吃了,覺得一樣好吃,都很好吃!一線天的薰青豆確實一流!

時間:最合理的安排是,從前一站中午12點退房,往下一站走, 4點之前都能到,慢慢逛一圈找住處——都不大,一定能扛著行包轉一圈,找到你最合意的住處的。然後出來做黃昏游,拍照,找感覺,吃飯。然後早早回去休息。已經多次說過了,真的沒有夜生活。到這種地方你的時間感都會變,晚8點比北京半夜兩點還安靜,時間變得好禁用,發了好久的呆,一看表,才過了十分鐘。第二天在參觀幾個民居、園林什麼的,時間非常從容。中午再往下一站走。作為自助游的fans,我從來反對趕時間,但是地方真的只有那麼大,一天就夠你慢慢玩加慢慢發呆。

MONEY:扣除北京上海的雙臥來回,不超過600元。淡季住宿不過百元,如果像我這樣一次走好幾個古鎮,絕對沒必要每處都買票參觀,無非是民居、園林、博物館,選兩處看一遍足矣。百間樓值得推薦!

怪事:這是我最想拿出來chat一下與同好們分享的。

在西塘,晚上6點半,我摸黑下了木板樓,7點,踏進了著名的煙雨長廊。是夜無月,所有的照明就是長廊邊的一排紅燈籠,沿路關門閉戶、街上闃寂無人,我覺得自己像個女鬼一樣。偶然有個把本地人對面而過,彼此偷看一眼。奇怪的是絲毫不令人擔心治安問題,只覺得自己是個那麼個別的陌路人。這樣我走到黑糊糊的河邊,下石階,臨水立了三分鐘。那麼安靜、水聲水色那麼幽暗,作為一個女性,當此情景,我這被張藝謀陳凱歌們敗壞了的想像力,只能聯想到出軌的姨太太、苦命的丫鬟、殉情的閨秀等等,三分鐘,再長就絕對盯不住了!後來,從吃飯的“響堂飯莊”(味道不錯)看到河上竟有游船,跑出來看。但見:黑暗、冷清的河上,無聲地劃過一條小船,船上一人搖櫓,一人坐船,彼此不交一言,船頭掛一盞紅燈籠,天上是昏昏的一牙毛邊月亮,就這樣漂過去、漂過去……

周莊是旅行團最多的地方。不可理喻的是,著名的進出交通要道聚寶橋,居然是這麼龐大、混亂的一個垃圾場!你要在垃圾堆裡繞十分鐘,想像完全敗壞之後,才能看到周莊!另一件怪事是,按說周莊是最早“走向世界”的水鄉小鎮,而且是江南,可這裡的歐巴桑至今保持了人人包一塊五顏六色的花頭巾的打扮,項下系個疙瘩,後面三角翹著,那種《鐵道游擊隊》的電影裡北方農村婦女的包法。

還有特別糟糕的做法是,同裡的景點,在賣了50元通票的前提下,還不肯好好做一個詳細的展物介紹,在旁邊立一個看似和諧的木桶,美其名曰“投幣聽解說,一次一元。”一座退思園,每一進房子一個一塊錢的解說詞。因為有它,旁邊不要錢的解說詞做得就像謎面一樣。你要是想詳細了解,至少要投十次幣才能走完這退思園,這真的太過分了!我們的有些旅游,賺錢的姿態就是這麼又霸道、又寒磣。

總體感受:即使是那麼“冷淡”的季節,即使是最庸俗、商業化的周莊,風物的確是美的。我無數次坐在一座橋上,望著另一座橋,長久陶醉。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圈懷舊式旅行走完,我斷定自己還是願意生活在北京,寧願為此付出堵死累死在馬路上的代價。當然,人各不同,要看你喜歡的是什麼。在這樣的地方,個人的空間真的太小了,試想一下住在懷舊的木板樓裡,你開個門上個樓梯整屋子的人都知道……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