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南之三-麗江,不再是尋夢者的家園罷

作者: meimeix

導讀1月30日在北京的時候,看了一本叫《麗江的柔軟時光》的書,便對麗江心生向往,想知道這個讓許多人“來了-離開-再來-從此留下”的小鎮、這個“專治城市人的傷”的小鎮,其魅惑之處何在。從大理到麗江的路上,快接近麗江時,看到玉龍雪山,山尖上守著一小片白雲,這是我第一次見雪山,覺得很是神奇。大自然何其厚愛雲南,給了它藍天彩雲,給了它陽光萬裡,又給了 ...

1月30日在北京的時候,看了一本叫《麗江的柔軟時光》的書,便對麗江心生向往,想知道這個讓許多人“來了-離開-再來-從此留下”的小鎮、這個“專治城市人的傷”的小鎮,其魅惑之處何在。從大理到麗江的路上,快接近麗江時,看到玉龍雪山,山尖上守著一小片白雲,這是我第一次見雪山,覺得很是神奇。大自然何其厚愛雲南,給了它藍天彩雲,給了它陽光萬裡,又給了它神聖的雪山!

一腳踏進麗江古城時,真的有驚艷的感覺,因它的小河清清中小魚兒成群,因它的五彩石子小路古意盎然,因在這裡抬頭可見守護這座小城的雪山,因那些處處可見的木制招牌與串串紅燈籠所隱藏的故事,因那些小店中出售的小東西都帶有麗江色彩……

小河裡的魚腦袋都朝向一個方向——河的上游,它們就不停地擺動尾巴,保持在原地,晚上再看時,它們還是這樣,難道它們不會累的麼?要是我是河裡的小魚,我一定頭衝著下游,這樣不用使勁,順著水漂就可以走了。

我們住進臨酒吧街的和順客棧,這是來麗江車上碰到的一個人給我們推薦的,她是山東人,因愛上麗江在這裡找了個工作,呆了下來。她曾住過和順客棧,說那兒的和大爺很好,她的話果然不錯。

到客棧放下行李,我們便出去覓食,因早聽說這裡有種種小吃。我們坐在河邊,吃著麗江粑粑和雞豆粉,看往來行人,無數批戴著小紅帽的旅行團從眼前路過。

吃過飯,我就前往獅子山萬古樓,站在萬古樓上,向一邊望是麗江新城,跟其它現代化的城市完全沒有兩樣,向另一邊望是麗江古城,青瓦屋頂密密相連,讓我想起小時候住平房時鄰居之間的親密關系,搬進樓房以後就再也沒有了。

從萬古樓下來,可以一路走到木王府,而且沒有人找我收木王府的門票,真好。一個攝制組正在木王府拍戲,寧靜主演,很多游人圍觀。

晚上回到客棧,跟和大爺商量了一下我們的行程,讓他幫我們聯系每天的車輛。

和大爺特別好,我說我們第二天要騎自行車去束河古鎮和白沙但不知道怎麼走,和大爺就給我畫了張地圖,這張地圖是用毛筆畫的,然後和大爺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出了去和回的路線,以讓我們少騎上坡路。

聽人說束河古鎮已經有開發商准備在開發了,現在還保持著古鎮的原貌,去的人還不多,所以我們決定去那裡。

2月5日

到版納的飛機是晚上的,白天,便在麗江古城裡閑逛。依然到處都是“小紅帽”(旅行團),導游不停的催促聲“大家看快一點,X點鐘我們集合”。

走過一家畫店,顧客不多,裡面貼著畫家亦是店主的簡介、獲獎證書以及其作品。而畫家本人就坐在門口,意興闌珊的,等著招呼有興趣的買家。不知,作為售畫者,他是否有足夠好的銷售技巧,去打動多是匆匆而過的游客;作為畫者,他是否仍有創作的激情。這個麗江,是否仍是當初作為畫者的他所愛上的那個麗江。

這樣寂寞的店主,在麗江不是一個兩個。

有一家瓢藝店(好像叫瓢吧),裡面掛著各式作上畫的瓢,還有若干店主與各個明星的合影。聽到一小段對話——

女顧客:“喲,張豐毅還上你們這兒來過呢。”

店主(不無得意的):“嗨,北京那幫明星哪個沒到過我這兒來呀,什麼XXX,什麼XXX……幾乎個個都來過。”

女顧客購買了一只瓢,由此獲得了與明星們有著同樣高品味的滿足感。我想,這位店主可能是藝術性和商業性結合得比較好的一位吧,只是,不知他創作的動機是滿足大眾們對藝術的“追求”還是為了自己的心靈。不知,在用失去的創作激情換回人民幣時,心裡,可會感到悲哀。

在麗江的許多小店裡,一不留神就能看到店主與X明星的合影。這麼多明星都來過麗江了,可想而知每天又會有多少普通百姓殺到這個小鎮來。麗江,是否承受得了?

麗江,原本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而今太大的名氣招惹得各路游客紛至沓來,她,不可救藥地庸脂俗粉化了。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