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書(INSIGHT GUIDES)上寫“當上帝創立民族的時候,它就有了阿拉伯智慧,上帝賜予每個人兩種相抗衡的品質:在敘利亞人的智慧裡也加上了愚昧;對伊拉克,他給予驕傲,但又用虛偽來調和;對於沙漠的阿拉伯人,他為了他們艱苦而獎給他們良好的健康;而對埃及,他賜予他們豐富的物產,而謙卑則成了埃及人為之付出的代價。”當然對埃及而言,上帝現在已經撤回了他契約的前半部分,以前是豐腴的土地而現在面臨著戰爭和人口激增的困難,變成了依靠進口食品和接受國際援助的國家。
對於像我們這樣的旅游者而言,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我指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方面,很可能會吃不消的。
先說小費,不論何時何地,都有可能會有人向你要小費,你可以給一磅半磅錢(如果更多當然更好),一盒清涼油,一支圓珠筆,一把水果糖,一塊巧克力,一包小劉瓜子,一根煙,等等等等,只要你想得出來,拿得出去,那都將是被歡迎和接受的,如果你忘記了給,或者由於手頭實在沒有合適的東西而想逃脫一次,那你有可能會像我們一樣被追出幾百米遠。別認為我誇張,上述的所有東西都曾被我們用作小費。
其實很多國家都有付小費的習俗,去埃及之前我也知道像吃飯、拎行李什麼的都應該付小費,可沒想到的是在埃及,幾乎一切都要付小費,而且那方式可真有點接受不來,這其中包括在沙漠裡的騎警,出海游船上拿著盒子統一收小費的服務員,甚至賣東西的小老板,你買了他的東西,他還向你要圓珠筆。剛開始被人直截了當的要小費還真有點不適應,總以為自己聽錯了,長期以來所受的教育都是把自尊自愛放在首位,別人主動給還要客氣一下呢,怎麼能這麼直白地要呢!
給我印像最深的是廁所看門的,一般埃及景點的廁所都是免費的,但總有看門的,小費也就不可避免了。上廁所之前往看門的手裡放幾塊水果糖,看門的笑容滿面的遞給你一張衛生紙是很常見的場面,如果沒有,他們一般也不會太計較。可是在老開羅,我的同伴從廁所出來後,摸遍全身,也沒有合適的東西給他,於是充滿歉意,希望他能諒解,可那個看門人完全不同意,一直跟著他,於是我們幾個人又全身搜索一遍,還是沒有,沒有清涼油、圓珠筆、水果糖、巧克力,鈔票最小面值是20磅,可那人下了狠心,絕不放過我們,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我們,讓我們無地自容,讓上廁所的那個人後悔不已。最後,還是另一個同伴急中生智,從包裡摸出一塊人民幣硬幣給他,他居然愉快的接受了,真不知道他要人民幣干什麼用。但從那以後,我們每次要上廁所之前,都要先察看一下是否有合適的小費才敢去。好幾盒清涼油都上廁所用了。
在開羅納塞爾大街上,有前埃及總統薩達特遇刺的地方,對面是紀念碑和墓地,那紀念碑修得很有氣勢,莊嚴肅穆,有身著紅色制服,手拿刺刀的士兵護衛,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然而,當我們和那士兵合影過後,他居然聲音十分洪亮的向我們叫喊:“Money, Tips!”令我大吃一驚,我並沒有忘記給他小費,但在這麼莊嚴的地方,總要悄悄的進行吧,想像一下,天安門廣場上的衛兵大聲向游客要小費的情景,你能想像嗎?小聲也不行啊!
再說叫車,在埃及,游客最常用的應該是出租車和馬車。出租車很破舊,最常見的是20年前的標致車,你永遠不會看到車玻璃的搖把,馬車永遠有一股馬尿味,這兩種交通工具永遠和干淨舒適挨不上邊。
由於旅游者的身份基本上一目了然,所以不論是出租車司機還是馬車夫在你問他多少錢的時候都會報出實際價格的5-10倍不等。最常見的對話如下:
游客:我去某地,多少錢?
車夫:80鎊。
游客轉身就走。
車夫追:你說多少錢?
游客:10鎊。
車夫:一個人10鎊。(游客共3人)
游客不理他。
車夫:看,這裡到那裡很遠,有15公裡。(地圖上顯示為不到5公裡,本地人最多5鎊)
游客仍不理他。
車夫追上來:20鎊。
游客繼續向前走。
車夫:好吧,好吧,15鎊。
游客不理他。
車夫:好吧,上來吧。
游客:10鎊?三個人?埃及鎊?(問埃及鎊是怕上車後變成10美元或歐元)
車夫:好,上來吧。
游客上車。車夫開車。
車夫:這麼遠,每人5鎊。
游客怒:停車,讓我們下車!
車夫:好吧,好吧!
不要以為上了車就萬事大吉了,下車時有可能還會有麻煩。我們曾被一個十幾歲的小馬車夫把一張10鎊的鈔票掉包成5毛錢,還有一次下車時那出租車司機比原來說好的價錢多要30鎊,而且那個司機和一般的埃及人不太一樣,脾氣特大,上來就要動手,我的女朋友氣壞了,她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火爆脾氣,一蹦三尺高,一把沒拽住,她就操著不太流利的英語衝上去了,旁邊的埃及群眾喝住了他們的同胞司機,向我們解釋說他英語不好,讓我們原諒,最後我們多給5鎊完事。
在埃及的每一天,我們都要經歷類似的討價還價的過程,有時候每天還不只一次,相信我,這絕對需要頑強的毅力和耐力才能夠做到,精神上的任何一次軟弱都會導致你的金錢受損。
在埃及,我們總是要處處小心才能避免上當受騙,在阿斯旺和盧克索,幸好我們依據手裡的導游手冊掌握了基本的價格,否則,險些被導游蒙騙,被騙走錢固然讓人懊惱,但被欺騙的感覺更讓人難受。
即便是我們小心謹慎,我還是有一次難忘的被騙經歷。
在開羅,有一片非常著名的伊斯蘭地區,那裡遍布著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是開羅難得的景致,於是我們決定從薩拉丁城堡出發,步行探訪這個知名的地區。
那天天氣陰沉,風很大,狂風卷起塵土和垃圾在空中飛舞,對步行者來說很難受,一個同伴決定放棄,只剩下我們兩個人。
在旅途的開始就很不順利,縱橫交錯的道路讓我們不能順利地找到我們的目標,雖然手裡有地圖,但那極其類似的街道和清真寺讓我們不能確定我們的准確位置,我們除了想看看一般的清真寺,還想看看在很多地方都有照片或繪畫的一個名叫Sultan Barquq的清真寺和噴泉學校。
其實當時我們已經走到了正確的位置了,只要一直向前走,就會找到那個地方。這時候,一個騙子出現了,可當時我並不知道。那個埃及青年個子不高,穿得非常整潔,戴一副眼睛,相當熱情地問我們是否需要幫助。他的英語說得很清晰,和大多數埃及人的發音不同,讓人聽了很舒服,於是我就向他問了一下路,結果他非常熱情的要帶我去。當時我到埃及已經十幾天了,幾次差點被騙的經歷讓我警惕性很高,所以我的第一直覺反應就是拒絕他。但他實在太熱情,抬腿就走,於是我們只得跟著。我心裡想,帶個路,能怎麼樣,頂多給點小費。
這時他開始和我聊天,他先問我是從哪裡來的,聽說是中國以後,馬上說,他去過香港,又說,你們的總統剛剛來過埃及,當時胡錦濤剛剛結束對埃及的訪問,知道的還不少;然後問我坐哪個航空公司的航班,是新航還是土航,我說是俄羅斯,他馬上說:“Aeroflot.”准確的說出俄航的名稱讓我覺得這個人看樣子還有點見識,於是就有點放松警惕了。
這時,我們到了一個清真寺的門口,這個人對我們說,你要找的清真寺有兩個部分,遠處那個正在維修,不能參觀,這個現在可以參觀,每個人6鎊,如果你想登上宣禮塔俯視開羅,每個人再加6鎊。我當時已經放松警惕,但我總覺得他話裡有點不對勁,於是就不想進去,畢竟已經看過一些清真寺了,可我的同伴很想登宣禮塔,於是這騙子還假惺惺的和看門人商量,20鎊讓我們上去了。
等我們進去以後沒多久,我就反應過來了,其實這個根本不是我要找的清真寺,而這個清真寺根本就不收錢,那個看門的肯定和這個騙子是一伙的。雖然登上宣禮塔肯定要給看門的一些小費,但這種受騙的感覺太讓我難受了,直到現在,每當我一想起來,就覺得生氣。看樣子,我還不是埃及人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