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島徒步記(3):從海洋站到鬥龍村早上醒來,推窗望去,一輪朝陽正冉冉升起,海面金光鱗鱗。昨晚和蔔蔔在走廊裡來回踱步,閑聊些旅途中的人和事。後來說到自己去過N海島,竟從沒看過太陽跳出海面一霎那時的情景,蔔蔔說她看過N次了。我們就打睹這次有沒運氣。運氣應該還是有的,誰知卻起晚了,推開窗時太陽已升上海面一米多高,終又未能看到那最壯觀的一霎那。
漱洗後去海灘上閑逛。岸邊有一些棄置的建築,像吐魯番曬葡萄的晾架,我們都猜是用來曬魚干的,後來阿姨告訴我們是前幾年修的度假村,早已廢棄。現在的度假村下一百多米長的潔淨沙灘帶,其兩側如翼伸向海中,亂石嶙峋。我們走過沙灘,走向海灘上的礁石,石頭很滑,有的上面布滿碧綠的苔痕,海浪層層推湧過來,猛烈地拍打岩石,激起千堆雪。不一會,太陽隱進了雲裡。遠遠地聽到阿姨叫我們回去吃早飯了。
早飯很豐盛,有魚有肉還有青菜。早飯後,告訴兩位老人,繼續我們的海島風光徒步游。
行不多遠,遠遠地看到一個人,手握著一根鐵棍,彎腰立在礁石上,像海邊的一樽雕像。 走近,原來是漁夫漁婦在采海。他們旁邊有個小桶,桶內盛著他們的戰利品——一種叫雞冠螺的海洋生物。
雞冠螺常常生長在石間的岩縫裡,要采下它們並不容易。需男人先用鋼钎撬起礁石,女人趕緊墊上石塊,重復幾次後,等到岩石松開,才能取出其間的雞冠螺。雞冠螺色彩鮮艷,聽說褒湯極為鮮美甘甜。大概因為剛吃飽吧,我和蔔蔔都沒想到要買些拿來褒湯。
硇洲島是一個火山島,島上到處都有火山噴發後留下的痕跡。有一處火山灰的沉積層,層次分明,線條優美。還有一排高大的石柱,立在岸邊,翹著張望。
這一帶的海灘亂石林立,我們在岩石上跳躍,像一雙輕舞飛揚的燕子。 有時奇怪,在城市逛街,一會兒就累的不行。在野外,卻連走幾天都不會累。
不一會,來到那桐灣。有人正在捕魚苗……
捕到了,小小的白白的魚苗,卻叫做黑魚。又是一片沙灘,沙灘上有積水,水在沙上留下印跡,小螃蟹也沙上留上腳印。我們也把影子留在沙灘上……
依舊是連綿礁石,轉過了一彎道又一彎道。中午時分,我們在一處大型鮑魚種苗養殖場處離開海灘,走上公路。
滿眼是翠綠的香蕉林。近處一塊地裡的香蕉已成熟,累累地掛在枝上,像要掉下來一樣,早聽說硇洲島的香蕉極為清甜可口,眼下卻只有流口水的份。這時候我的數碼也死機了,連拍下來都不得。
行至一路口,向人打聽海洋站。而後走過窄窄的小路,穿過一處破舊的營房,找到插了旗幟的院門,正要邁入,不遠處幾只狗齊齊站了起來。蔔蔔眼疾手快,及時阻住了我。
於是我們走下海灘。吃了幾塊餅干,繼續前行。隨後的美色讓我們贊嘆不已……(我的相機竟意外地好了,蔔蔔說我做了一回暴發戶) 到處都是火山噴發後留下的痕跡,蓮花狀的噴口,比比皆是。想像著,億萬年前,當他們齊齊爆發時是怎樣的暢快淋漓和決絕壯觀呀…… 而現在,他們安靜地在這裡,像一朵蓮花。
突然想起了如水,已有三四年沒見如水,想起她的《火山岩》,因為極為喜歡,摘錄在這裡:
……
岩漿
是固體的火
化著火雨
化成火海
化成吞噬一切生命一切希望的魔獸
在燃燒自己的同時
燃燒一切
在流放自己的同時
流放生命
不必愧疚
因為
岩漿
便是不可拒絕生命的
烈火
如果
在燃燒之後
終要冷卻自己
就化成一塊火山岩吧
用粗糙的面容
記錄下你曾經狂熱的吼
用冰冷的沉默
記錄下曾經擁有的灼
用黑厚的皺紋
記錄下你曾經刻過的路
走進永恆的寂寞
可能肚餓吧,蔔蔔看他們時總說像像菠蘿包,蛋糕或饅頭,我說:蔔蔔呀,你可以去做導游啦!她郁悶了一小會~
轉過密集的火口噴口群不久,又是一處海灣,岸邊有一些房舍,沙灘上礁石上散落著隨意丟棄的垃圾,泛著白色泡沫的污水正沽沽而下。快步通過,眼前出現的礁石與之前大不相同,黑而圓滑。遠遠地伸向前方的海中,浪花飛舞,有船在浪尖上蕩漾。
時已過十六點,碰上了一個漁民。我們問他鬥龍村還有多遠。
他揮動著手裡的漁網,左右晃動,嘴裡同時發出嗚嗚的聲音,又指指前面的方向。
我們聽的雲裡霧裡。直至後來回到市區,在赤坎碰了文化站的陳生,才知道答案。原來鬥龍村口有一霧笛。濃霧天氣時,會有十幾台鼓風機向管道輸氣發聲,給過往船只指引航向。
後來,風吹頭發的方向發生了改變,告訴我們已走完東海岸,轉向北邊。
北方的海,就像北方的漢子一樣,大氣、遼闊,連這個小小島上的也不例外。我們頓時豪氣大發,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吟了一回《觀滄海》。
平生去了許多島嶼,只誦了兩回觀滄海。另一次是在遼寧錦州的筆架山,2000年,一個人去了北方,顫顫抖抖爬到伸向渤海中的礁石最前頭,立定,面對了浩瀚太平洋,也是這麼豪放了一回。
日暮,抵鬥龍村附近。村裡沒有地方住。要離開了。我回頭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再看了一眼,我們決定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