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的福建土樓游記—長汀、培田

作者: gzmarty

導讀話說初三早餐後,框架一行七人浩浩蕩蕩,搭乘kalton的海獅往長汀進發。車上交椅論次如下:kalton主駕,小莉副駕,框架與地圖在二排,helen和jessy坐三排,ardis和may謙居末排。眾人初識,一陣客套。框架手持地圖和指南針,被封導游,惜無上崗證,暫稱“野導”。Kalton因任“踏歌行”論壇攝影版版主,故尊稱“大師”。其余美女均有洋文名字,不須江湖稱號。七人中唯有大師 ...

話說初三早餐後,框架一行七人浩浩蕩蕩,搭乘kalton的海獅往長汀進發。車上交椅論次如下:kalton主駕,小莉副駕,框架與地圖在二排,helen和jessy坐三排,ardis和may謙居末排。眾人初識,一陣客套。框架手持地圖和指南針,被封導游,惜無上崗證,暫稱“野導”。Kalton因任“踏歌行”論壇攝影版版主,故尊稱“大師”。其余美女均有洋文名字,不須江湖稱號。七人中唯有大師擅駕,無人可代,地位遠勝野導,野導雖心存妒意,仍是小心敷衍,討其歡心。

眾所周知,攜程網雲:“新西蘭女作家路易·艾黎曾說過,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山城就是湖南的鳳凰和福建的長汀。”又雲長汀有“八大干”,皆為美味小吃。雖然helen曾到長汀一游,並稱長汀印像一般,眾人把期望值打折之後,依然神往。

山路蜿蜒,歧路不多,大師駕車中規中舉,野導導航無功無過,一路無事。正午車入長汀,只見城中人多路窄,路旁盡是年貨攤檔,又有人車爭道,喇叭震天,好個繁華所在!眾人困惑:這就是傳說中寧靜的長汀小城嗎?helen識路,不停指點:此處是古城牆,彼處乃臥龍山,惜乎大家肚餓,竟要先覓酒家。來到市中心有名的“大三元酒樓”,七人見大廳有位,正想就座,服務員卻婉言相拒:“沒位了。”再問,小姐方實言相告:廚房只有兩個師傅,忙不過來。悻悻然尋至附近的“金匙酒樓”,被迎進雅座,才覺心安。女生們點菜,不想菜上三巡,尚不見大魚大肉,於是大師按捺不住:“怎麼沒有肉?我不吃肉開車會腳趾抽筋的!”眾人無奈賠笑。直至筍干扣肉上桌,大師方復歡顏。飯後大師念念不忘筍干,特意去市場買了幾斤,不提。

飯後停車臥龍山腳,登山觀金沙寺。臥龍山其實不過一大土坡,與廣州越秀山大小相若。山上多松樹,多涼亭,多蔗渣。亭子多為新建,亭邊均有碩大石碑,上以金漆彰寫捐資者名號。到山頂望長汀全貌,滿目盡是新樓,無甚特色。金沙寺建於山頂,面積不過數百平方,寺門位於正殿側邊,與一般寺廟有別。寺中建築半新不舊,做工粗陋,寺門邊照例築有功德碑,顏色粗俗。各人均覺上當,尋路下山。再到汀江邊觀古城牆,牆身也是不新不古,上有廣告、橫幅、彩旗,雜亂不堪。大師見此情景,收了相機和小莉在車上休息。野導等人閑逛一陣,只覺嘈雜難忍,便上車逃離長汀,前往培田。

路上各人探討長汀劇變,見解諸多,結論有二:一、當地政府未能保護好古城資源,有過;二、helen未能盡力阻止大隊游長汀,有大過。

培田古民居群位於長汀至連城的路上,乃一收門票的小村。村子依山面水,約摸住有數百戶人家,一道卵石小徑穿村而過,旁邊伴有一道活渠,簡潔干淨。村口有二聖廟一座,同時供奉孔子和關帝,倒是少見。村中多為古時大戶人家的宅院,多為單層雙坡斜屋頂,格局皆為正門直入天井,再至中廳、中天井、後廳,兩側對稱布有偏井偏房,與嶺南祠堂類似。從村頭行至村尾,只覺此處宅子樣式簡單,亦不夠古色古香。村中居民對游人不甚熱情,框架一行在別人家中探頭探腦,也自覺尷尬。出村尾後繼續前行,可至半山的南山書院,書院雖已破敗,仍是清幽雅致。離村時天色已沉,家家門口均亮起一二盞紅燈,屋內卻是黯淡無光,竟有幾分詭秘。

出培田後半小時即至連城,縣城普普通通,不過橫豎幾條街道。眾人原想入住攻略推薦的連城大酒店,誰知此處已升三星,價錢翻了數番。改投旁邊的八一賓館,標間140元,也算寬敞潔淨。安頓行李後外出覓食,大師自恃駕車勞苦功高,揚言非吃肉不可,野導幾時受過這等鳥氣,乃正色斥之:“明天再忍你一天,到永定後氣體來開車,再不用給面子你了!”眾人聞言心中大快,但覺此話說得太早,於是對大師出言相慰。大師越發驕橫,吃飯時多點了一個扣肉。

飯後回賓館歇息,按下不提。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