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那些帶著易感的心游走鳳凰的日子——掰著手指頭過日子,今年的農歷春節也已經是幾個禮拜以前的事了。再回首望望,今年元旦的鳳凰之行更是老早老早以前的了。
初回上海的那會兒,心情當然是非常興奮的,好似剛剛經歷的一場旅行仍清晰的可以觸摸那般。可是現在,時間隔的久了,這種感覺就變的虛幻起來,已經有些記不清那是曾經的生命中哪一時刻經歷的事了。
其實,回來以後,幾度想寫些什麼,關於這次旅行、關於鳳凰以及那兒的一切,可終究落在紙上的只是只紙片語,不成文章。絕不像我向別人描述那兒時的紛紛揚揚、滔滔不絕,也不像我在網上跟別人留那兒的見聞時的文字那樣真實、真切、不帶修飾。或許吧,我總是想讓筆下的鳳凰美些、再美些,總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文字來形容這種美,故終未成文。
初到鳳凰,有過一瞬間的驚艷感受;有過對那幾個零星的保留完整的吊角樓的失望;也有去之前的無限憧憬和回來後的無比感懷。現在回想起來,我仍然會非常贊許她被稱之為中國最美的小鎮。以至於我在離開的那一瞬間就已經產生了那種仿佛從未去過,仍然一心向往的感受。
關於鳳凰,其實我真的認識不久,也就是兩年左右的工夫。先認識黃磊,聽到他那首唱翠翠的歌,認識《邊城》,認識沈老,繞了個大圈才知道鳳凰、湘西。可終究是認識了。也就是在這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在徽州寫生,耳中猛然聽得有人說:要去湘西寫生才有味道哩!心中便固執的想:我要去湘西!其實那會兒,我連湘西在中國地圖的哪個角落都不清楚,可是我很固執的想去。後來,偶然在書店見到沈先生新版的《邊城》,便毅然買了下來。或許是因為那清新的文字,或許是因為那動人的故事,那個滿目蒼翠、遙遠悠長的邊城世界已全然吸引了我。趕忙買下《湘行散記》與《長河》,品讀那如詩的湘西牧歌。
在終於成行的那日,帶上了沈老那最為出彩的《邊城》,伴著火車有節律的晃動,穿過無數田野、山麓,一路踏上悠遠的邊城。
鳳凰是美麗的,那種美不是張揚、不是妖嬈,也許你的步伐太急還不太容易看到。可是,慢些、再慢些,仔細想想翠翠那雙清澈的眸子,想想、你就會看到了。
午後時分,當細碎的金光灑滿清淺的沱江,那一江燦燦的金水映著兩岸林立的吊角樓,仿佛就看到了翠翠那顆年輕的、因為愛情而無比幸福、歡愉的心,那麼純真。一個抬頭,那支在江邊的吊角樓的小窗“咯吱”一聲打開了,探頭張望的可是那純真的女孩?那清亮的眼睛可否看到了心愛的那人?
入夜,華燈初上,吊角樓裡小小的飯館飄出了飯菜噴香的味道,紅紅的燈籠一盞盞的都被點亮,散發出柔柔的暖光。矮矮的木桌下那暖人的炭火“劈劈啪啪”地輕輕暴響,還不時飛濺出點點紅亮的火星,好似此刻也顯得格外的活躍。喝上幾酌甜蜜蜜的米酒,夾上幾筷噴香的煙熏腊肉,嗑幾顆瓜子,伴一杯熱茶,淺淺的醉意已爬上緋紅的臉頰。走到窗下,支起那有些年頭的木格窗戶,臨窗而立,外面清冷的氣息一下子撲了進來,糅一糅有些迷離的眼,見對岸的人家也已亮起了溫暖的燈火,再望望腳下那流動的、清清的沱江,驟然想到了沈老筆下那眉毛細細、臉兒尖尖、多情美麗的苗家女子來了。心醉了,真的醉了,不知身在何處,不知今夕何夕。
晚上八、九點的光景,慢慢的游走在那些青石板鋪就的老街上,窄窄的、蜿蜒的。許多店鋪都已打烊,街上沒有什麼人,只有我伴著青天、伴著層疊的屋檐翹角在小鎮上游蕩。沿著新修的城牆,穿過了那一條條細長的巷子,尋著輕如雨絲的流水聲來到了江邊。天色早已經黑的看不清江裡那油油的水草了,江邊還有幾個婦人趁著月色漂洗衣裳,那有節奏的棰衣聲“哆哆”地打著,木頭與石板的碰撞此刻顯得格外的悠長、清晰。抬頭,深如幕布的天色中矮矮的垂著幾顆星子,眨巴著眼睛,清亮清涼。慢慢的度步,靜靜的冥想,我竟早已忘記了遠在千裡之外的那個我生活的城市。
枕著沱江的水流,聽著更夫的打更聲音和洗衣婦人遠遠的棰衣聲,我在臨江的吊角樓裡靜靜睡去。
清晨,沒有如期等到那縷明媚的晨光,天是陰霾的,到是更像我期待的鳳凰。迎曦門上那字正腔圓的京腔透過冷冽的氣息飄散在沱江兩岸。早起的攝影師也已選好了最佳角度、架好了三角架等待那一縷冬日晨光。可是鳳凰並沒有讓我們如願,直到我離開的那日,也沒能等到半日晴朗。
在一家小小的、沒有名字的小店吃了四天的早飯,總覺得那兒的米粉特別香、那兒的辣子特別夠味、豆漿特淳、油條特脆,於是怎麼也不忍心換地方。黑黑的小店十多個平方的樣子,一邊是主人家擺放鍋碗瓢盆、面粉、調料的一張桌子,另一邊是兩張小桌、幾把凳子。隨意坐下,吆喝一聲,店主便熱情的端上一碗米粉、兩根油條,三五塊錢,兩個人的早飯也吃的愜意舒服。
早早的,街上的人還不多,閑閑的走著,與每一位相識的、不相識的路人微笑、招呼。城市裡的虛偽、無情在這兒沒什麼用,那背著竹簍、穿著土布衣裳的人都太熱情,讓你怎也不忍心吝嗇自己的微笑。穿著苗家衣服的婦人手提籃子,兜售苗家衣裳和各式銀飾。她們笑笑的向你招手,喚一聲:“妹子,穿個衣服拍照吧,可漂亮哩!”雖說是做生意,但也不緊不慢,篤悠悠的,即使你笑笑拒絕,也決不會引來任何不快。
上虹橋走走,再隨意找個書攤,信手拾兩本沈老的書,叫店主給蓋上個“溪橋夜月”、“古鎮鳳凰”什麼的章子,再與他隨口聊聊沈老、聊聊鳳凰的好處,一磨可能就是個個把時辰、半天光景。心滿意足的離開,到夜裡在再慢嚼書中文字構成的美麗世界。
若是心儀苗家姑娘的巧手,也可找個苗家人開的小店進去坐坐,不用你掏錢買什麼東西,光烤著火,跟人家好好聊聊吧,說不准她就能和你說上好久的苗家故事,興許還能教你兩手織花帶的技藝呢!
有空,你還可以找住店的老板一起侃侃,他那兒可是有來自天南海北的各地朋友。大家講講自己的城市,聊聊游歷的體會。烤著炭火,一起誇誇店家年輕時的英俊、勇敢,如果熟了,那不妨大膽的讓他說說是否當年一如沈老寫的那樣用對歌、抓鴨子來追求自己心愛的人兒。也好換個嚴肅的話題,讓他說說當年剿匪的崎嶇經歷,嘮著家常,嗑著瓜子,大家圍著小桌仔細的聽、開懷的笑。
還有還有,到了那裡一定要走一走沱江上的跳岩。興許,你膽小、走的慢;興許你留戀兩岸如畫的風景,不願速速離去。不急,沒人會來催你,盡可以慢慢地看、慢慢地行,一跳一跳的就穿過了時光,看!遠處有爺爺在那兒撐船。看!對岸翠翠正等二老的歸來。遠遠地傳來了千百年前戰爭的號角;近處依稀還有去年端午留下的賽龍舟、抓鴨子的喧嘩、熱鬧。
悠悠的走、慢慢的看。可千萬別忘了沿著沱江邊的小路去那聽濤山看看睡在那兒的沈先生,點一支煙,寄一份情。別忘了,趁著清晨、趁著黃昏在沱江上泛一次舟,感受一下江上的清雅、寧靜,讓江水柔柔的纏在指間,聽著船夫那一段苗家小曲,找一種心的安逸。
這就是鳳凰了。雖然現代化的東西已然大步邁入,可是,只要你帶著一顆易感的心去,在那而閑閑的住上兩天,沈老筆下的湘西風情、那種淳樸、那種善良仍會處處閃現。慢慢留意,你會獲得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