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陽朔五日游實錄(二)

作者: Vivy

導讀D2陽朔——靜靜的遇龍河第二天一早,我們在火車站(桂林有兩個火車站,一般講的是南站)旁乘坐前往陽朔的小巴,10元/人,大概70分鐘左右到達陽朔縣。 汽車尚未停穩,一群人就已經蜂擁而至,別誤會,不是要上車而是當地人爭先恐後要做導游。他們的導游費一般是10~20元/天,如果你對周邊的景點不太清楚,不妨找個導游。我們呢,因為在出行前已經作足了功課,還隨身 ...

D2陽朔——靜靜的遇龍河第二天一早,我們在火車站(桂林有兩個火車站,一般講的是南站)旁乘坐前往陽朔的小巴,10元/人,大概70分鐘左右到達陽朔縣。

汽車尚未停穩,一群人就已經蜂擁而至,別誤會,不是要上車而是當地人爭先恐後要做導游。他們的導游費一般是10~20元/天,如果你對周邊的景點不太清楚,不妨找個導游。我們呢,因為在出行前已經作足了功課,還隨身攜帶著幾位大俠發表的攻略,所以就自己去亂闖了。

到酒店check in後,重新回到汽車站,搭上開往金寶的車,坐到遇龍橋下,票價是4.5元/人。下車後,沿著河邊的小路走上大約15~20分鐘就會看到一座古老的石拱橋,這就是遇龍橋,很有韻味。當地人說它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這條路的風景很不錯,右手是盛開著油菜花的田地,左手是靜靜流淌的遇龍河。

我們在路邊遇到了一只小白狗,很漂亮、很干淨的。本想和它照張像,沒想到它卻膽怯得躲到主人身後去了。隨後的幾天,我們看到了很多這樣的狗,顯然,這就是當地農戶家裡養的看家狗。看來南方的狗和北方的差異非常大——北方的狗都是高高大大,很威猛的,而南方的狗卻很秀氣(怎麼感覺像是在說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差別,呵呵)。

遇龍河水很清,水流較緩,很適合坐竹排漂流。遇龍橋邊有一間小屋,旺季的時候,這裡是售票處,票價是240元/筏2人(全程),還有一種休閑筏,就是自己劃,100元/小時。我們去的時候是淡季,所以可以自己與船家侃價,我們要求漂全程,終點到工農橋(即大榕樹),最後以180元成交。一般,船家都願意漂半程(到陽朔),而不願意漂全程。因為枯水期水的流速慢,要花5至6個小時才能到達終點;而且一路上有26個壩子,水淺的時候不少壩子都會露出水面,需要兩個人一起將竹排抬上去,很辛苦的。

為我們劃竹排的是年輕的兄弟倆,很厚道、本分的兩個人。過壩子的很驚險:每到一個高壩,我們就會先上到壩子上,兄弟倆合力將竹排抬到壩上,待我們坐上去後,他們再全力將竹排推到水中。那種感覺就像在游樂場裡玩激流勇進:竹排的前端先沒入水中,眼看著水就要沒過我們的座位了,突然又一下子浮了起來(不過千萬記住要高抬雙腿哦),很有趣的。

先生小時候曾看到“芝麻街”的《大鳥在中國》節目,裡面提到中國的漓江邊有很多羽毛狀的“樹”。一坐上竹排,先生就開始尋找這種從小就神往的“樹”,沒過多久就頗為激動地發現這些“樹”遍布河畔。沒想到——船家很不屑地說:“哦,那是鳳尾竹。” :(

遇龍河的風光很美,因為是淡季,河裡的竹排不多,5個小時內,我們只遇到了十余只。四周很靜,只能聽到清脆的鳥叫;岸邊是一簇簇翠綠欲滴的鳳尾竹,水面上不時有美麗的翠鳥掠過,還有戲水的野鴨;河水清澈見底,可以看到魚兒在水下游走,還有兩岸青山的倒影。實在是令人心曠神怡。

先生看船家劃竹排,動了心,摩拳擦掌、幫著船家劃了起來。多一個人劃,自然前進的速度就快了起來,其結果是——怎麼這麼快又到了一個壩。

當地人的生活條件仍然不太好。船家告訴我們,他們洗衣服還用江水,但吃的水已經改用壓水機壓了。他們燒火仍然是上山砍柴,但現在要封山育林,所以沿江看得到的地方是不能砍了,只能砍後山的了。

經過5個小時的漂流,我們到了終點大榕樹,據說是當年劉三組住過的地方。因為以前看到有些網友寫過,不太值得買票去看,也就沒進去。

上岸後,到工農橋上可以攔到回陽朔的車,2元/位。

晚上我們特意去品嘗了漓江特色菜——啤酒魚,但感覺一般。倒是炒田螺不錯,田螺的個頭都很大(和乒乓球差不多),味道也很不錯。

晚上在陽朔縣城中散步,和西街相鄰的幾條街都布置得很有味道。陽朔西街有些類似北京的三裡屯,但感覺要比三裡屯秀氣、文靜了許多。如果你喜歡泡吧,這裡就是天堂;如果你不喜歡,也可以逛逛賣紀念品的小鋪,或是沿江走走。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