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記(轉貼《風景名勝》)

作者: 筧橋空戰

導讀歷史的榮耀——歐洲建築之旅意大利篇(2004-02-17 12:05:47) 撰文·攝影/施亮 走在意大利的城市,尤其是在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這些在歷史上有過無比榮耀的城市,你會知道什麼叫做歷史的沉澱。在歐洲,最令人感動的,通常不是高樓大廈和玻璃幕牆,而是這些具有濃厚古典主義氛圍的城市。現代技術的鬼斧神工可以讓人感嘆,但不能讓人感動。 佛羅倫薩·比薩 這次歐洲旅 ...

歷史的榮耀——歐洲建築之旅意大利篇(2004-02-17 12:05:47)

撰文·攝影/施亮

走在意大利的城市,尤其是在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這些在歷史上有過無比榮耀的城市,你會知道什麼叫做歷史的沉澱。在歐洲,最令人感動的,通常不是高樓大廈和玻璃幕牆,而是這些具有濃厚古典主義氛圍的城市。現代技術的鬼斧神工可以讓人感嘆,但不能讓人感動。

佛羅倫薩·比薩

這次歐洲旅行所走過的26個城市當中,如果你問我哪個是最令人感動的城市,我一定會選佛羅倫薩。雖然佛羅倫薩並不是我們所見過最美麗的城市,但它絕對是一個擁有強烈特征的城市。

在佛羅倫薩,你可以看到文藝復興起源於何處。首先是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史開始的佛羅倫薩主教堂(圖01,20,21,22)。我們所見的第一眼,是坐在傍晚從火車站開往青年旅館的出租車上。車子在我們很不經意間經過教堂廣場,我沒有任何心理准備,但大教堂就在那一剎那間,在不算寬敞的道路中,突然闖進了我有限的視野——也就在那一剎那,永遠駐入了我的腦海之中。

主教堂通常也叫做聖瑪麗亞百花大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政權以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它的設計和建造過程、技術成就和藝術特色,都體現著文藝復興這個嶄新時代的進取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教堂的大穹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它是伯魯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1379-1446)的傑作,高91米(僅比現代建築中超高層的概念少不到10米),最大直徑達45.52米,在幾百年前從設計到施工可以說都是一個奇跡。進入教堂,爬經436級樓梯,通過狹窄的螺旋形階梯到達頂部,更可以俯覽整個佛羅倫薩(圖02)。與穹頂相比,教堂的西立面則更呈現出一種活潑歡快的氣氛——普拉托的綠色、卡拉拉的白色及馬雷馬的紅色,來自三個不同地方的三色大理石也演變為今日意大利國旗的顏色。

主教堂及其穹頂是一個永遠的標志物(圖03)。無論距離遠近,在任何街道,白天還是夜晚,它突出的輪廓和尺度都能給人一種特別的感動。

除卻主教堂,佛羅倫薩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當數市政廣場一帶的舊宮和舊橋(Palazzo Vecchio, 圖04,05)。如果你看過《沉默的羔羊2》,漢尼拔在這裡將貪婪的帕齊警官處決的一幕,就是在這裡所拍。在舊宮旁的西尼約裡亞廣場上有很多白色大理石雕塑,其中還包括米開朗琪羅的大衛。但這裡的大衛只是復制品,原作則保存在美術學院館(Gelleria dell Accademia)裡。到了傍晚時分,這裡熙熙攘攘的景像,不禁又讓人想起了維也納的聖斯特凡教堂廣場,但與之相比,西尼約裡亞廣場的圍合感更強,空間變化更豐富,而眾多惟妙惟肖的雕塑也為這裡增添了許多趣味。

事實上,標志性的建築物遠非佛羅倫薩的全部。在我們身邊,那些一切看似普通的街道,才是佛羅倫薩的生命。從狹窄的石砌甬道,大塊的石材和灰泥粉飾的暗黃色房屋,到百葉窗和鐵花欄杆,頂部深挑的房檐,乃至路邊的一輛廢置的老式汽車,一尊惟妙惟肖的雕塑,都使人真真切切地感覺到這個獨一無二的城市的存在(圖06,07,23,24,25,26)。

至於距離佛羅倫薩不遠的比薩古城,想來也不必多介紹了。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裡的比薩斜塔(圖08),而這個斜塔之所以如此名聲大噪,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伽利略在這裡所做的自由落體實驗。但比較少人知道的是,比薩斜塔其實只是比薩主教堂建築群的一部分。和佛羅倫薩主教堂和舊宮一樣,比薩主教堂建築群也是意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整個群體包括了比薩主教堂、洗禮堂(圖09)和鐘塔三個部分,其中的鐘塔也就是比薩斜塔。實際上到了現場,我們覺得吸引人目光遠並不止斜塔本身,主教堂和洗禮堂都是非常和諧親切的建築。而主教堂內部在直射光下產生的各種光影變化更是有趣。

威尼斯

威尼斯,踏上這座世界上惟一完全建在水上的城市,使人對這種格局的城市的起源和發展感到非常迷惑。和中國的一些江南水鄉相比,威尼斯並沒有周莊那種略帶東方神秘主義色彩的寧謐秀美,但這裡的水道兩邊的建築物卻顯得色彩明快,充滿生氣,除此以外更不乏雄偉壯麗的教堂和華妙莊嚴的大型開放空間,這是江南水鄉所無法相比的。由於十字軍東征期間,威尼斯是運載十字軍戰士去東方的海運中心,所以這裡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東方商品的集散與轉運中心。中世紀活躍的跨地區貿易活動,使威尼斯獲得巨額的利潤,也使這個城市一度成為繁榮和財富的像征。威尼斯也因此受到東方文明的影響,建築追求開朗愉快的風格,立面的構圖也比較活潑自由。其後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成為了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建築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總的來說,作為一個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地帶,威尼斯的建築面貌還是和佛羅倫薩等保持有相當的距離。簡單地說,與前者相比,我覺得這裡更為親切可人,活潑可愛。

在火車站外乘坐公交游船,經過S型的大運河,可以到達聖馬可廣場(圖10,27,28,29)。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這是我們在歐洲所見過最雄偉壯麗的廣場,也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卓越的廣場建築群之一。聖馬可廣場分大廣場和小廣場兩部分,小廣場臨近堤岸,乘船就是從這邊進入。但如果不從這邊進入大廣場,就只能從曲折幽暗的街巷進入,這時的空間對比的感覺就顯得非常強烈。大小廣場轉角處是聖馬可大教堂,這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原為拜占庭風格,和土耳其的聖索菲亞教堂非常相似。其後又加入了哥特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元素,東西方的建築特色融合在教堂中,顯得格外輝煌華麗。但無論如何,這裡給我的感覺,主角始終是廣場空間,而並非哪個特別耀眼的建築。和世界上很多肌理混亂、每個建築都想成為主角的現代大都市相比,建築在這裡真正成為了配角,由建築圍合的城市空間才是核心內容。這也是歐洲城市獨特的魅力所在。

威尼斯在學術上有較高地位的建築還有黃金府第、珊索維諾圖書館和聖瑪麗亞·莎留特教堂等。事實上,在威尼斯,看完聖馬可廣場後就已經足以“值回票價”,其他建築單體與之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如果時間不夠,硬要看這些“旅游點”,還不如在縱橫交錯的小道上以漫步的方式親近一下這個水城(圖11,30),好好感受一下這裡的神韻。

羅馬

作為一座創造過無比輝煌文明的古城,羅馬在無數人的心裡有著崇高的地位。公元1-3世紀,古羅馬帝國進入了全盛時期,也是建築最繁榮的時期。這段時期,古羅馬帝國的重大的建築活動非常頻繁,而且分布很廣。但其中最重要的都集中在羅馬本城,從而為這裡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同時,隨著戰爭和征服,羅馬人更從地中海沿岸分布於希腊、小亞細亞等地區的希腊化國家吸取了最先進的建築技術,並憑借著羅馬帝國在古代世界最高的生產力,在技術上加以改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偉大建築成就,對後世的建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歐洲人有句諺語:“光榮歸於希腊,偉大歸於羅馬。”

今天的羅馬,或許是由於經歷了太多歷史和政治的變遷——特別是獨裁者墨索裡尼的城市重建計劃——許多中世紀街區的面貌已經難以得以保存。所以從城市整體的面貌來講,羅馬並沒有佛羅倫薩那種激動人心的震撼。但這裡眾多的遺跡,總還是能讓人隱隱約約感覺到當年古羅馬帝國的榮耀。雖然羅馬現在同樣面臨著大多數現代城市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諸如工人罷工、環境污染、城市混亂等等,但這並沒有影響羅馬在世人心目中偉大的形像和魅力。

羅馬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自然是競技場(Piazza del Colosseo圖12,13,14),通常也叫鬥獸場。在這裡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靠這種高水平的結構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在總體的尺度上給我的感覺,和在電影裡面看到的當然相差甚遠。而由於地震的破壞,表演用的平台下陷倒塌,所以現在我們見到的也只是地下排水道,通道及房間。至於當年奴隸與野獸間相互廝殺的慘烈場面,就更加無法想像,只能永遠地和古羅馬輝煌的歷史一樣,在電腦特技中重現。

和競技場有同樣重要地位的,有萬神廟(Pantheon圖15)。萬神廟最早的時候是一座異教神廟,後來才成為基督教堂,也是羅馬第一座轉化為教堂的異教神廟。這件事也表明當時的基督教已經成為羅馬最重要的宗教。萬神廟一般被認為是古典建築和諧構造的完美典範,在學術界有極高的地位。萬神廟內部直徑達43米的巨大穹頂,同樣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由於萬神廟的高度和其直徑尺寸基本一樣,所以室內的比例也顯得比較協調。站在正中央,抬頭仰望天花板的開孔,猶如一只凝視宇宙的眼睛。可以想像每年的6月21日正午,太陽垂直射在神廟正中,灑在歷代君王身上的情景,是何等震撼。和其他教堂穹頂不同的是,我們在這個穹頂並沒有見到奢華的壁畫,而只有厚牆上一個個內凹的壁龕。龕內原來是用來放置神像的,但內容早已被人洗劫一空。但在陽光的照射下,凹格中微妙的光影變化卻顯得十分有趣。給我印像最深的是參觀的時候,忽然進來了一群唱詩班的小孩,大概是進行義演活動的排練。要知道,在如此壯觀的穹頂下唱贊美詩,那種氣氛絕非言語可以形容。整個神廟裡面所有的游客在他們排練過程中幾乎全驚呆了。如果你體驗過那一刻,我相信你也會明白,我們回來後為什麼會對宗教文化產生極大的興趣,因為我們發現在我們局限的視野之外,有趣事情實在有太多太多。

建築並不是羅馬唯一吸引人的地方,街道和廣場上華麗無比的巴洛克噴泉同樣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有許願池(Fontana di Trevi圖16)。從萬神廟步行片刻就可到達。這裡是羅馬最熱鬧的地方之一,熱鬧得甚至有點局促。到這裡之前,我簡直無法相信街頭的一個噴泉都有可以這樣大的吸引力。許願池中豎立著海神的雕像,背後是波裡侯爵宮殿。據說游客只要背對噴泉將硬幣投入池中,就可以再度回到羅馬。許願池雖然是羅馬知名度最高的噴泉,但並非獨一無二。貝尼尼在納沃納廣場上的四河噴泉,也是極富感染力的作品。西班牙大台階(圖17)下的古舟噴泉也是貝尼尼的傑作。

事實上,羅馬的噴泉和我們所見過的一般噴泉有很大區別,各種惟妙惟肖的雕塑(圖18,19,31,32)在這裡占了極大的份量。以許願池為例,光背景建築頂端的教皇飾章就花了30年時間才完成。這大概也是“羅馬非一天建造”這句話的含意。這也讓我想起一個寓言。一個畫家用一天的時間畫了一幅畫,放在店裡一年都無人問津。而另一位畫家用一年的時間畫一幅畫,一天就買出了。其實城市的建設也是一樣的道理。最偉大的城市無一不是經過長時間的沉澱,一步步邁向輝煌。暴發戶式的建設只會糟蹋我們的城市,最後使它們淪為默默無名的生活廢墟。清楚認識到這點,對於處於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尤為重要。

出行指南

1. 青年旅館

說到意大利的青年旅館,實在有點讓人哭笑不得。和我同行兩位朋友的其中一位,就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裡被人偷走了整個大背包。早上我們出去前將大背包放在旅館的衣櫃裡,晚上回來就沒了。更慘的是那天是我們整個歐洲旅行的最後一天,第二天早上馬上就要坐飛機回國了,實在無法說他是不幸中之大幸,還是大幸中之不幸。幸虧大背包裡主要都是衣服和一台備用的傻瓜機,損失大概3000元RMB左右,而主要的數碼相都存在我的手提電腦裡,證件和錢等都在他隨身的小包裡。意大利的小偷已經是世界聞名的了,加上羅馬的青年旅館從房間到洗澡間到衣櫃,全部都是沒有鎖的!所以在意大利的青年旅館,必須切記保管好自己的行李!預防的方法是像我這樣,自己帶一把小鎖。但最保險的當然還是花2歐元,將最重要的東西都鎖到保險行李箱裡!但在長時間的旅途中,把這些錢折算成RMB將是一個很可觀的數目!

意大利各地青年旅館資料:

佛羅倫薩

IT Florence-Villa Camerata

Address: Viale Augusto Righi 2/4, 50137 Firenze

Tel. 39-055-601451

Fax. 39-055-610300

威尼斯

IT Venice

Address: Fondamenta Zitelle n. 86, Isola della Giudecca,30133 Venezia

Tel. 39-041-5238211

Fax. 39-041-5235689

旺季在威尼斯很難訂到房,所以如果一定要住青年旅館的話,也可以選擇距威尼斯1小時火車左右的維琴察作為下榻之地。 

IT Vicenza Olimpico

Address: Viale Giuriolo 9,36100 Vicenza

Tel. 39-0444-540222

Fax. 39-0444-547762

羅馬

IT Rome (Dorms only)

Address: Viale delle Olimpiadi 61, 00194 Rome

Tel. 39-06-3236267

Fax. 39-06-3242613

2、交通

我們從巴塞羅那經法國南部馬賽,前往佛羅倫薩。由於我們的具體計劃安排對於一般的旅行者來說有點怪,所以不太具有參考價值。基本的原則是從巴塞羅那前往法國南部,有時間的話在Nice,Marseille等城市逗留一兩天,然後再前往意大利。至於意大利本土的交通則還算方便,至少行程可以安排得比較滿,不會在火車上耗費的時間過長。

以下是我們在意大利所乘坐的車次,供參考:

Firenze Rifredi-Pisa Centrale dep 12:32 arr 13:27, 車次多,靈活,單程1小時。建議隨機應變,爭取多些時間在Firenze逛逛。

Firenze S.M.N. - Vicenza Dep:17:25 arr 20:51 我們的計劃是傍晚在Firenze前往Vicenza住宿,然後次日早上再前往威尼斯:

Vicenza- Venezia Mestre dep 06:57 arr 07:48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這樣在威尼斯可以呆上一整天。注意Vicenza(維琴察)和Venezia(威尼斯),這兩個地名看上去很像,不要搭錯車。

Venezia Mestre - Roma Termini dep 17:41 arr 22:30, dep 16:44 arr 21:05。在威尼斯游覽後,可以搭下午的火車前往羅馬,這樣雖然比較辛苦,安時間的利用率會很高。

火車的具體班次可以到以下網址查詢:

http://bahn.hafas.de/bin/query.exe/en

3.旅行信息的獲取

就我個人的感覺,在意大利這些成熟的旅游城市旅行,基本上沒有必要找Tourist Information。出火車站後買本地圖或旅行手冊,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任何一個景點的地址。而且,我建議在佛羅倫薩這種城市旅行,盡量少乘坐交通工具,多步行。這樣你對整個城市的感受會更深。在威尼斯則可以乘坐一趟公共游船,沿著最主要的水道大運河環行一周,在聖馬可廣場下船後,剩下的都步行。

4.語言

就我們所見,意大利人並不擅長講英文。但出於商業化的需要,一般的商鋪老板多多少少還是能說幾句,但街上的平民就比較困難。不過,一般情況下的問路、購物、用餐等等,熱情的意大利人還是會很友好地提供幫助。

5.文中提到主要建築和景點的資料

佛羅倫薩主教堂(Santo Maria del Fiore)

地址: Piazza dil Duomo

在火車站坐2個站公共汽車即可到達。

開放時間:教堂周一到周六10:00─17:00;周日及假日13:00─17:00;穹頂周一到周五9:00─18:00。

舊宮與舊橋(Ponte Vecchio)

地址: Ponte Vecchio

建議步行。也可乘坐D路公共汽車前往。

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 (St Marks Basilica)及聖馬可廣場

地址: Piazza San Marco

乘坐1或82路公交船到San Zaccaria下。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六,09:45-16:00;周日,13:00-16:00

競技場(Colosseo)

地址: Piazza del Colosseo

乘坐公共汽車11、27、81、85、87到Piazza del Colosseo下。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六9:00─19:00,10月─3月9:00─15:00,周三及周日9:00─13:00

萬神廟(Pantheon)

地址: Piazza della Rotonda

建議步行。也可乘坐公共汽車到Largo Argentina或Via del Corso站下。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六,09:00-18:30,周日,09:00-13:00.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地址: Piazza di Spagna

乘坐地鐵A線到“Spagna”站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