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埃及之七—被大自然深深感動的瞬間(全文完)

作者: fbap8140

導讀自己旅行其實是件苦樂參半的事情,雖然已經做了很詳盡的計劃,手裡也舉著導游書,以為路線交通景點一切盡在掌握,可一路上,還是會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發生,會讓你經常面臨煩惱,但是,大自然經常會在這時候給你意外的驚喜和感動作為補償,那時你會覺得,因為有了這些驚喜和感動,一切的辛苦和苦惱都是值得的,許多年以後,當你以為自己已經老皮老肉,麻木不仁 ...

自己旅行其實是件苦樂參半的事情,雖然已經做了很詳盡的計劃,手裡也舉著導游書,以為路線交通景點一切盡在掌握,可一路上,還是會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發生,會讓你經常面臨煩惱,但是,大自然經常會在這時候給你意外的驚喜和感動作為補償,那時你會覺得,因為有了這些驚喜和感動,一切的辛苦和苦惱都是值得的,許多年以後,當你以為自己已經老皮老肉,麻木不仁的時候,記憶中的那些璀璨的碎片將再次把你擊中,讓你回到曾經的美好感覺中,好像你的人生就是為了它們才存在的一樣。去埃及之前,大量的准備工作都是圍繞著埃及的歷史和古代文明,當然那些也沒有讓我們失望,清晨中的阿布辛貝神廟,皺著眉頭的何露斯,阿斯旺傍晚的尼羅河夕陽,努委巴等待海豚的下午都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然而,當我們在途經塔巴回開羅的大巴上碰到的一對新加坡夫婦問我埃及之行最被打動的是什麼時,我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在Blue Hole的浮潛是我今生今世都難以忘懷的經歷。

紅海真是世界上最美的海洋,每一處潛水點都有自己的特色,沙姆沙伊赫的納馬灣平靜安詳,游出去幾十米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熱帶魚;默罕默德角的珊瑚和蔚藍的海水都讓人贊嘆不已。

我們到達達哈巴以後,發現這裡有大量的潛水用具銷售商店,也有大批的潛水俱樂部,很多人長時間的停留在這裡潛水,我們參加了酒店組織的Blue Hole的浮潛,一架小小的吉普車上坐了六個乘客,除了我們三個中國人,有一個德國老頭,看著有50歲了,孤身一人來達哈巴,停留14天,每天的活動就是到各個潛水點浮潛,還有一對德國男女,長得都很高大,那女的的胳膊足有我的小腿粗。

如果直譯Blue Hole,應該叫藍洞吧,可有的導游書上面把它翻譯為藍色大廳,可能是把Hole當成Hall了,但我覺得藍色大廳更加詩意,私下裡也更喜歡。

一到Blue Hole,就覺得這個名字起得非常形像,近海的顏色是淺藍色,遠處是深藍色,深藍和淺藍的分界線相當清晰,那輪廓一看的確像個洞,導游書上介紹這裡的珊瑚礁落差有將近70米,是一個潛水熱點,游人很多,還有專門做游客生意的小吃店。

下水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期望,因為在沙姆沙伊赫和默罕默德角都潛過好幾次了,熱帶魚和珊瑚看了不少,應該不會有太多的驚奇。可我們剛剛游出不遠,到達珊瑚礁的邊緣的時候,撲面而來的魚群身後突然呈現出一個巨大的藍色洞窟,那一瞬間的感覺只能用目瞪口呆六神無主來形容,攝人心魄的藍色在我的面前無邊無際的伸展開來,純粹而安靜,我的耳朵裡已經聽不見任何聲音,渾身的汗毛孔好像突然同時張開,海水從這些毛孔裡湧進我的身體,我好像不是在海水中游泳,倒好像是飛了起來,那一剎那的感覺實在相當奇妙,有一點恐懼和刺激,但這讓人更為興奮,身體已經不太受自己大腦的支配,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牽引著我向那蔚藍游去。

很多年以前,我看過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當時我雖然被深深感動,但我並不太理解男主人公那種對大海不可遏制的痴迷而最終隨海豚而去的行為,當時我把這歸結為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文藝作品的或多或少的誇張,而此時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那種行為,那是真實的,幸福的,不可抗拒的,無怨無悔的。

我們沿著珊瑚礁的邊緣向前游,左邊是完全不見底的藍色深淵,右側是色彩斑斕的珊瑚,美麗的魚群擦身而過,我完全不在意自己游出多遠,只想完全的融入那迷幻世界。雖然我們並滿足於作一個旁觀者,但僅僅是在藍色的邊緣上徘徊,已經讓我們如此目眩神迷,那巨大的和深不可測的藍色水晶宮裡究竟發生著什麼,一定是令人驚奇的,但一定也是令人恐懼的,和大自然相比,人的力量真是太渺小了。

等我上岸以後,才注意到旁邊的山崖上有很多潛水遇難者(大多數是深海潛水而非浮潛)的紀念碑,小小的,是遇難者的親友為他們立的,我看到遇難者的年齡都非常小,22歲,23歲,他們一定也是因為迷戀這蔚藍的大海才來的吧,他們來了,看見了,最終留下了,但有這樣美麗的海洋相伴,一定也是幸福的吧。

埃及之行已經圓滿結束,很多朋友問我們下一次去哪裡,不知道,生活中充滿未知,去埃及前一個月,我們還不知道會去那裡,一個月後,我們已經站在金字塔下,命運的力量如此強大,我已經放棄和它的搏鬥,我只希望我所有的朋友都能夠平安快樂。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