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衣食住行(下)

作者: lao_cai

導讀5.行 (一)火車 我的原則是:城市間的交通首選火車,不通火車的地方坐長途汽車。 印度的火車路網基礎很好,也很普遍,很久以前就達到了64,000公裡,比中 國的鐵路總裡程長。基礎設施比較齊備,鐵路系統的建築物都比周邊的建築好,大多是紅牆白窗的歐式建築。以現在的眼光看,印度鐵路系統的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我在阿格拉車站看見了煤油信號燈,李玉和拿的那 ...

5.行

(一)火車

我的原則是:城市間的交通首選火車,不通火車的地方坐長途汽車。

印度的火車路網基礎很好,也很普遍,很久以前就達到了64,000公裡,比中 國的鐵路總裡程長。基礎設施比較齊備,鐵路系統的建築物都比周邊的建築好,大多是紅牆白窗的歐式建築。以現在的眼光看,印度鐵路系統的技術裝備水平不高,我在阿格拉車站看見了煤油信號燈,李玉和拿的那種,很多線路采用的是人工道岔和機械信號(揚旗),也許是供電緊張制約了鐵路的發展吧,反正給人以瘦死的駱駝的感覺。

車站內有按車票等級分類的候車室,還有女性專用候車室(Ladys waiting room),也有食堂。候車室裡面有廁所和洗澡間。雖然車站內外人山人海,但是分類的候車室裡卻很清靜,仿佛人們都在自覺地遵守著分類制度。因為火車晚點,我在阿格拉車站候車15小時,多虧了清靜的候車室。車站有包裹寄存處(Clock Room)可以利用。

印度火車有很多等級,Superfast, Fast, Express, Passenger。等級不同票價不同,車體的新舊不同。原則上,選擇車次以時間優先,但是也應該盡量避免Passenger,這種普客又擠又慢,車廂破舊像個囚車。

車票也分為很多級別。有2nd Class Chair(硬座);2nd Class Sleeper(硬臥);2nd A/C( 空調硬臥),和1st A/C(空調軟臥)等。2nd Class Sleeper似乎是一個默認的級別,比較經濟,多是印度國內旅客利用,由於不配備臥具,舒適度較差,尤其是冬季的夜間,寒冷難耐。空調車舒適度好,價格可能是2nd Class Sleeper的2-3倍左右,車上提供飲料和餐食,通常是印度富裕人士和外國游客利用。空調車的車票好像比硬臥的票緊張一些。

火車售票分為售票處(BOOKING OFFICE)和預售處(RESERVATION OFFICE),一些大站(如新德裡)有專門的外國人售票處(International Tourist Bureau),可是有的International Tourist Bureau不售票,只提供咨詢和休息,買車票去RESERVATION OFFICE,如焦特普。有的車站有外國人售票窗口,如瓦拉納西。在外國人售票處或窗口買票,可以避免普通窗口的擁擠,但要支付美元或提供換彙證明。在不通火車的旅游城市,如卡久拉霍(在汽車站),居然有聯網的火車票預售處。在占西(Jhansi)火車站的站台上,我見到了一個小售票亭,叫做Last minutes reservation,可能是給轉車的人提供售票服務的窗口吧。很多賓館提供代購火車票服務,一般收手續費50盧比/一張。

印度鐵路提供一種火車通票叫INDRAILPASS,提供從半天到90天不等的不限乘車次數的定期車票,在新德裡可以買到。

印度火車經常晚點,有一要有心理准備。我在印度總共乘坐過5次火車,沒有一次不晚點的,始發正點就算不錯了,別指望到達會正點。最長的一次,從阿格拉到焦特普,晚點14小時,而且還不是一次通知,過一會兒通知一次晚點,再過一會兒又繼續晚點。

火車上應該注意保管自己的行李,人們都用鏈子鎖把行李所在車上。注意鞋子,雖然很多印度人不穿鞋或只穿拖鞋,但是你的旅游鞋或是登山鞋,還是有可能成為獵物。所以夜間入睡後,把鞋子保管好。

印度鐵路有一個非常實用的網站:www.indianrail.gov.in, 可以查詢車次、時間、票價、裡程。這個網站比國內的任何鐵路信息網站都實用,制定旅行計劃的時候,查一查車次、時間等,做到心中有數,便於安排行程。這個網站裡有一個印度鐵路地圖,地圖上地名都有鏈接,點開鏈接後通常都是該地的旅游機構網站,可以了解很多旅游信息,制定計劃的時候可是個好幫手。

(二)汽車

印度的公路路況都比較差,尤其是跨越邦際的道路,所以汽車應該是火車的輔助交通手段。只有不通火車的地方,比如卡久拉霍,才考慮乘坐汽車。但是也有例外,有一個來自新加坡的游客,坐汽車從阿格拉到焦特普,一路正點,而我乘坐火車卻晚點14小時,乘車14小時,比汽車耗時多一倍。

汽車的車況普遍差強人意,雖然也有看上去很豪華的旅游大客車,但大部分是比較破舊的客車。長途車也對號入座,車票也比較好買。汽車發車通常比較准時,有的城市間一天只有1班車,所以一定要實現了解發車時間,賓館通常很願意提供這樣的消息。

即使相鄰的城市間的長途汽車,行駛時間也動輒5-6小時,所以經常跨越吃飯時間,這是汽車通常在比較大一點的鎮子稍事停頓,路邊通常會有小食攤,如果擔心衛生狀況,可以事先准備一些食物。我在路邊食攤吃過東西,除了環境感覺不太好外,倒也沒壞肚子。

像德裡這樣的大城市,城市內的公交汽車可以考慮利用,但我只坐過機場開往市內的公共汽車。每人50盧比,如果3個人一起,就不如考慮出租車,因為出租車通常不超過200盧比。

(三) 機動三輪/人力三輪/出租車

這3種車的車身上可能都可以找到TAXI的字樣,因為大城市可以見到通常意義上的出租車外,中小城市裡就只有機動(Auto rickshaw)或人力(Cycle rickshaw)的三輪車了。這種車通常是市內的主要交通手段,當然除了機動或人力的三輪車外,我還在德裡做過馬車。

三輪車的車費可以討價還價,開價時往往獅子大開口,所以可以先向賓館的人打聽一下大致的費用,做好還價的准備。當競爭激烈的時候,有的車夫可能會出個比常規價格還低的價,但到了目的地,向你索要常規價格,但一般不會索要超出常規的價格。

三輪車夫是用得到但又必須警惕的人,在德裡、阿格拉等地,車夫們像蒼蠅一樣疭著游客:“Where are you going?”。有的車夫能跟很遠,攆都攆不走,執著精神令人感動。火車站的三輪車夫可能會像你介紹賓館、客站,但絕對不可聽信他們的話。有時車費砍價太狠的時候,他們在路上會帶你逛商店,要你買東西。介紹賓館也好,逛商店也好,目的只有一個:回 扣。

6.攝影

如果把攝影當做比較主要的旅行目的,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很多地方使用攝像機是需要另外付費的,那些城堡、陵墓等收取門票的地方幾乎都是如此。最嚴格的是泰姬陵,即使另外支付了費用,能夠使用攝像機的區域也很有限,距離泰姬陵主體建築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三腳架受到限制。德裡的紅堡、阿格拉的泰姬陵、卡久拉霍的寺廟都不讓使用三腳架。我在泰姬陵提出質疑,問為什麼不允許使用三腳架,回答說可以到一個上 級部門的辦公室辦理許可證,而這個辦公室距離泰姬陵還有一段距離。在卡久拉霍,干脆回答是上 級規定。瓦拉納西晚間的禮 拜活動(Puja)沒有人阻止使用三腳架。鑒於這種情況,准備一個三腳架的代用品(比如豆袋)可能會很有用處。

有些題材不可以拍照。在瓦拉納西恆河岸邊的碼頭宮殿(Ghat)中,有兩座是用來焚屍的,即Burning Ghat。這裡是不允許拍照的。如果乘小船在河上,可以遠遠地拍上幾張,但是等靠近後,船主會要求你收起相機,他也不想找麻煩。

使用膠片相機拍照大多數場合沒有問題,但是在德裡的紅堡,使用數碼相機卻要額外繳納費用。疑惑不解。

使用數碼照相機最好攜帶獨立的電池充電器,而不使用數碼相機本身的充電功能,因為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新德裡等大城市)經常停電而且電壓不穩,這樣的電壓條件下充電會對數碼相機的壽命造成比較大的傷害,有時候電壓波動超過相機允許的範圍,致使影響相機的正常工作。還有,印度的電壓與中國一樣為220伏特,但是插頭多是圓形兩孔插座,國內常見的扁插頭無法直接插入,最好帶一個轉換插頭。

印度人很喜歡被拍照。街頭、景點都可以盡情拍照,很多時候人們會主動要求你拍照:One picture。如果使用數碼相機拍照,馬上看到自己的影像,很多人都很興奮,畢竟在印度照相機還不普遍。有一些地方要求你拍照後會像你索要盧比或筆,但一般不強求。也會有人在拍照後問能不能把照片寄給他,如果做不到,就回答做不到就是了。

7.通信

中 國 移動的蜂窩式移動電話(GMS)可以在印度使用,我見過有兩個網絡支持(Air Tel和ESSAR)全球通移動電話。但是在一些小地方可能沒有信號,比如卡久拉霍、阿格拉。不過,印度滿大街到處都由STD/ISD/FAX標示的小屋,可以提供通訊服務,看樣子像是網絡電話。

8.關於Lonely planet

我一直認為LP是一個以介紹衣食住行為主的旅游指南,而衣食住行僅僅解決旅游的條件,而非目的,所以我一直把它看得很淡。但是在印度旅行,解決旅行的條件變得很重要,很大的國度,很多的目的地,無 政 府的自 由,人員密集的混亂,使得尋找衣食住行變得像大海撈針,這時你需要一個坐標,LP就是坐標。你不必事事都聽LP的,但是它提供了一個參照系。

在印度買LP要比國內便宜,北京的王府井書店、國貿2樓的小書店都見過LP India,要450元人民幣一本,在德裡的正規書店900-950盧比一本2003年最新版,我就是在康諾特廣場的一家英文書店用900盧比買的,還贈送了一張德裡地圖。在德裡Parharganj(帕哈拉甘)地區的Old Bazar road,和康諾特廣場(Connaught place),會有一些小書店或地攤出手舊版或二手LP,大約400-500盧比,不過找這些地方需要時間。

老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