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部)的衣食住行1.簽證
印度駐華大使館(北京日壇路1號,Tel. 010-65324486)可以受理旅游簽證申請。需要提交的材料與大使館網站(http://www.indianembassy.org.cn/cn_new/)介紹的不內容不完全一致,具體可以打電話咨詢。以我為例,申請3個月有效期旅游簽證,除了申請表和照片外,提供了一份1萬元人民幣的銀行存款證明。簽證費340元人民幣,所需時間6個星期。
旅游簽證要求旅行者在簽證有效期內在印度國內旅行,而申請簽證的周期又長,所以應該妥善計劃好旅行的時間和申請簽證的時機,免得成行的日子到了,簽證還沒下來,或者是簽證下來了卻遲遲不能成行,終於成行了,卻發現簽證有效期不足了,尤其對於安排較長旅行計劃的人。
2.行裝
一般認為10月~3月是印度旅行的最佳季節,對於中國旅行者來說,聖誕節、新年和春節期間可能是安排旅行的機會。這期間,印度北部平原的氣候比較寒冷,應該帶足夠的保暖衣服。前些天有新聞報道說今年印度又有人被凍死。德裡的緯度28度左右,與湖南長沙相仿,夜間最低溫度可能達到7-8度左右。地處恆河岸邊的瓦拉納西和瀕臨亞穆納河的阿格拉氣溫更低,最低可能會有4-5度,最高也只有十幾度,而且河邊濕度大,上午多是濃霧,所以早晨陰冷難耐。
旅館、客棧一般只配備毛毯,沒有棉被,一條毛毯不足以應付夜間的寒冷,而且毛毯的潔淨度較差。火車的2nd sleeper只有光板鋪位,沒有臥具,為了節省時間和費用,旅行時通常還會選擇夜間行駛的火車,夜間的車廂裡非常冷。我看見印度人乘火車都攜帶一件很大的背包,上車後從裡面拿出毛毯或面被鋪在鋪板上,當取出鋪蓋後,也就什麼別的行李了。
所以比較理想的著裝是,厚棉布褲或牛仔褲,最好有襯褲,上衣是長袖襯衣加套頭衫,再加厚外套。在當地買一條厚重一些的披肩或毯子,在旅館客棧時可以貼身蓋上再蓋賓館的毛毯,在火車上時和衣蓋在身上。如果有一條保暖睡袋更好。在德裡的Parharganj(帕哈拉甘)的Old Bazar有賣睡袋的,不算貴。
我按上述穿著,夜間火車上鋪一條薄籠基,蓋一條不太厚的特大披肩(2米長),凍得夠嗆,後來在阿格拉又買了一個厚重的毛毯,夜裡火車上還是感覺不暖和。
地處塔爾沙漠邊緣的焦特普氣溫比較高,而且多是晴朗的天氣,但早晚溫差大,白天可以穿半袖衫,早晚加一件外套即可。
至於其它用品,很多東西都可以在印度買到,但是初來乍到可能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去尋找,所以有些東西還應該出發時帶上。濕紙巾用途不小,但是不必太多,我帶了100抽剩了一多半。鎖和鏈子鎖,很多客棧不配備門鎖,火車上的行李需要所在車體上,雖然新德裡的Parharganj(帕哈拉甘)的Old Bazar又買的,可是第一天為了找鎖,費了不少的時間。牛肉干和巧克力,印度的素食常常讓人又吃人的欲望,帶上點解饞吧。
3.飲食
關於印度飲食的傳言在網上有不少,主要集中在飲食不衛生方面。與我乘同一航班前往德裡的還有一個公務團隊,6-7個人搬了一大箱子方便面,我從德裡返回的那一天在德裡機場遇到另外一個公務團隊,午飯吃的是火腿腸和樂之餅干,一看也是從國內帶去還沒吃完的。我有一個同事因公差去過2-3次印度,聽說我要去印度特地跑來告誡我,一定要住每晚200美元以上飯店,衛生狀況才說得過去。
印度飲食的衛生狀況的確令人擔心,有人說如果來印度一個星期還沒有拉肚子,那一定是印度人。所幸我在印度停留兩個星期,一直沒鬧肚子。很多旅游指南建議飲用瓶裝水,刷牙漱口也用瓶裝水。我堅持做到了一直飲用瓶裝水,但刷牙卻只是第一晚用了瓶裝水,後來就用自來水。剛開始的時候,堅持吃飯前用消毒濕紙巾擦手,還一度擔心100抽的濕紙巾能否堅持2周時間,結果後來警惕性松懈了,可能也是適應了,抽紙巾的次數明顯減少,回國時濕紙巾大概還剩下一半多。
我特別留意詢問了其他外國旅行者,就我詢問過的人(包括亞洲和歐洲人),大部分都曾經有過不同程度的,時間或長或短的腸胃不適。所以,由於個人體質不同,注意飲食衛生是必要的。
北部印度的食物以面食和土豆為主。面食以各種餅為主,有的叫Naan(馕),有的叫Charpati,還有的叫Roti,大同小異。土豆最常見的做法是用咖喱汁燉成的菜湯,有的菜湯裡加幾粒青豆。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印度人席地盤腿而坐,用手撕了餅蘸上菜湯往嘴裡送。
有一些食物把餅與土豆結合了起來。如Masala dosa,一種卷餅,餅是薄脆的,卷了包括土豆在內的什錦蔬菜。再比如Malai Koft,是炸土豆泥配餅。還有一種用面皮包了土豆泥餡,像個粽子,下鍋炸。
飲料方面,印度有一種奶茶,叫Chai,是一種流行很廣的熱飲。正規餐館當然可以叫上一杯奶茶,但是早點攤、火車站、汽車站和火車上都可以遇到叫賣奶茶的。寒冷潮濕的早晨,喝上一杯奶茶,感覺很爽。Lassi(拉昔)是一種酸奶,由普通酸奶,還有果料酸奶(香蕉、芒果等),旅游指南建議旅行者多喝酸奶,甚至在腸胃不適時也可以喝酸奶。在阿格拉和焦特普還有酸奶的特色店呢。
印度飲食以素食為主。由於各種宗教的不同禁忌,很多肉類不能吃,漸漸地演化成了素食為主的飲食體系。據說在開明和較富裕的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外,雞肉和羊肉都是主要食物,但是旅游的特點決定了接觸的底層人物和事物較多,因此還是素食居多。如果對肉食情有獨鐘,那就帶一點牛肉干或是火腿腸吧,做好躲在房間裡獨自享用,牛可是印度人的神哦。
酒類飲料在印度不容易得到。雖然印度有啤酒廠,也有自己的威士忌,可是在一般商店裡和餐館裡買不到啤酒,可能是店主害怕不同禁忌的人忌諱吧。在外國游客常去的餐館,可以跟他們提出要求,餐館的人出去代買回來,啤酒比較貴,常見的品牌King fisher要80Rs一瓶。我帶了允許限量內的二鍋頭,坐火車的時候,晚上無聊的時候,就著花生米(印度有很多賣炒花生的,帶殼的那種)喝得有滋有味。
4.住
外國背包客常光顧的賓館或客棧是首選。旅游城市往往有一個區域這類的賓館客站比較集中,每到一地可以先到這個區域,從車站拉你到這裡來的機動三輪車一般會等你確認住下後,才會離開。所以可以在這個區域內比較1-2家。
我一般從網友的攻略中或者按照旅游指南(如Lonely Planet)介紹的旅館中選定一家,然後叫機動三輪車拉我去那裡,通常到達旅館就會見外國游客進進出出,如果房間還合適,就住下。不要輕信三輪車夫的話,不接受他介紹的賓館,不管他說得多麼天花亂墜。雖然你選定的賓館也可能給三輪車夫回扣,但是他介紹給你的賓館無疑會給得更多。
很多旅館和客棧都有單人間、雙人間、多人間,有獨立衛生間、公用衛生間和洗澡間,等等不同配置的客房。在印度,雙人間一般叫做Double room,這種房間通常只有一個雙人大床。如果希望要兩張床的的房間,就需要說 Twin room,強調Twin beds,不過有這種房間旅館好像不多。
如果初來乍到,還沒有買到旅游指南,如果在德裡,就去新德裡火車站對面的Parharganj(帕哈拉甘)地區吧,熱熱鬧鬧的Old Bazar街道兩側的小胡同裡有很多這樣的地方,如Star Paradise,The Down Town等。Star Paradise給人的印像不錯,很有點歷史,氣氛也有點像懷舊電影裡的樣子,24小時提供洗澡熱水,雙人間400盧比一晚,相當舒適。
老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