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一)

作者: mayinghai

導讀黃山拾零(一)第一次登黃山是七年前友人的“黃山的情侶鎖是很靈的”一句調侃;七年後的二月十四日,我和被我鎖住的另一半來到了黃山的腳下,帶著七年前准備的“情侶鎖”。索道可以節省體力,同時也節省了一路秀景。幸好我已經體驗過爬山的過程,而她也只是來體會爬山的結果。 雪後的白鵝嶺,像一位披著薄薄雲紗的妙齡少女,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說她是嶺,只 ...

黃山拾零(一)第一次登黃山是七年前友人的“黃山的情侶鎖是很靈的”一句調侃;七年後的二月十四日,我和被我鎖住的另一半來到了黃山的腳下,帶著七年前准備的“情侶鎖”。索道可以節省體力,同時也節省了一路秀景。幸好我已經體驗過爬山的過程,而她也只是來體會爬山的結果。

雪後的白鵝嶺,像一位披著薄薄雲紗的妙齡少女,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說她是嶺,只是相對與身後的光明頂和身前的始信峰。信步來到始信峰,此峰凸起於絕壑之上,四面臨空,懸崖千丈。始信峰的正名緣於某公的“游黃山,至此如入畫境,似幻而真,始信黃山神奇絕妙”詩句。在他的南側有兩座小山峰,宛如二位身著道袍,頭梳發髻的仙人。而兩峰之間恰有一棵古松,冠整平如桌,活脫脫一副早已准備好棋枰。好讓這二位仙人在游歷四方時,借黃山松樹的造化,過一下自己的棋癮。遠眺此景許久後突然發現在仙人的身後還有一位頭帶紗帽、身著古袍,雙手攏袖的官人,靜靜地看著這一副永遠下不完的棋局。像這種松石組合而成的奇妙景觀在始信峰的兩側隨處可見。石借景於松,松送景於石,真所謂“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峰下就是著名的散花塢。塢內彙聚了許多黃山名松,這些古松與崖石爭妍,有的繞石而過,有的破石而出。松姿或堅韌,或傲然,或美麗,或奇特。所有松樹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性格。有倚岸的接架松,有倒懸的黑虎松,有平整的臥琴松,有纏綿的連理松。

塢內有一奇石,平空聳立,下圓上尖,像一枝毛筆。巧的是石尖上長著一株奇松,盤旋曲折,宛如盛開的鮮花。有清人贊曰:“天然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入畫圖”。便稱此景為“妙筆生花”,自古是黃山十大勝景之一。而當地百姓更喜歡將此景加上峰下的一塊巧石,只因此石形狀就像人醉後臥睡,故也稱此景為“夢筆生花”。

一字之別,雅俗共享。這也體現了老百姓憤世嫉俗的同情心。你得意者尊五岳,我布衣之人棄五岳而喜黃山。這也許是黃山的獨特之處,黃山的美。黃山的美在於意境,而非做拙;黃山的美在於整體,而非獨秀。黃山的美在於始信峰的秀美,在於天都峰的險峻,也在於排雲亭的平易。黃山的美在於“石骨棱棱氣像殊,虯松織翠錦雲鋪”的詩句;在於“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俗語。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