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游記之四——樂山

作者: Vivy

導讀6月17日晨,青旅負責去樂山、峨眉山的導游來接我們。帶著行李,我們登上中巴。此次的團員共有21人,與去九寨溝的人數相同。汽車直往成都的西南方向行駛,不一會就上了成雅高速。向車外眺望,公路兩旁的土地發紅,種著茶樹,家家住的都是被翠竹環抱、鑲嵌磁磚的小樓。導游說這裡的農民是四川生活最富裕的。從上車起,我的眼睛就沒離開過窗外的綠色。車中途停了下 ...

6月17日晨,青旅負責去樂山、峨眉山的導游來接我們。帶著行李,我們登上中巴。此次的團員共有21人,與去九寨溝的人數相同。汽車直往成都的西南方向行駛,不一會就上了成雅高速。向車外眺望,公路兩旁的土地發紅,種著茶樹,家家住的都是被翠竹環抱、鑲嵌磁磚的小樓。導游說這裡的農民是四川生活最富裕的。從上車起,我的眼睛就沒離開過窗外的綠色。車中途停了下來,導游讓我們下車都看珠寶展。本來大家都不想去,但導游說,如果大家不進去,回去後旅行社要扣她的錢,所以我們就下車了。天然的寶石確實很美,但我們是來游玩而不是購物的。汽車即將到達樂山市時,導游對我們說:樂山市近幾年新建了很多房屋,但它的樓房建得都不高。她讓我們想想這是為什麼。車行至路過的一個飯店,我們下車吃午餐,有東坡肘子,做得味道不錯。看來,東坡先生與樂山還有關系。飯後導游說,恐怕你們不知道為什麼樓房都建得不高吧,那是因為樂山的樓最高也不能超過樂山大佛。

和在都江堰一樣,樂山市的游覽也由當地2 名導游進行講解。我們進入樂山公園,沿石階往山上走,腳下的石板都是紅色、潮濕並且都已經風化。路兩旁有很多芭蕉樹,那大而綠的芭蕉葉給人以陰涼和遐想,真是別有一翻情趣在心頭。沒走多久就上了山頂,山上有些碑,碑的前面有八卦圖形。樂山是佛教,為什麼會有八卦呢?導游說是因為佛教要包容一切。這種解釋不能令人信服。

我們又看到了一座石雕的彌勒佛,他笑得是那麼可愛。導游告訴我們,這尊佛像可以照相,也可以用手摸,但殿裡的那尊大的可就不行了。可不是嘛,這尊佛像的鼻子、眼睛、耳朵都讓人摸黑了。

殿裡有許多神采各異的菩薩,那尊高大、干淨的彌勒佛笑眯眯地坐在那裡。出了殿,一拐彎,看到一處古宅,導游說那就是蘇東坡當年居住過的地方。只可惜現在被文化部門占用了,我們不能進去。

再往前,到了一處平台。導游招呼我們到欄杆那裡去。住下一看,就是樂山大佛了。呵,真大啊!我們趕緊到對面的平壩去照相。雖然我們離大佛很遠,但如果照相技術好,站得高些,借助光的作用,把手伸出去,可以消除距離差別,仿佛你正在摸大佛的臉、耳朵、眼睛、鼻子等。可惜我們照得不理想。從平台下到大佛腳下的路是一條古棧道,有點危險。當大家往下走時,看到那裡有武警管理秩序。我們很小心地行走,緊貼道旁的山壁上刻有很多小菩薩。但他們不是缺頭、缺腳,就是缺胳膊、缺腿。又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好在大佛安然無恙。我估計是它太高大了,紅衛兵不能奈何它。大佛實在是太高了,女兒站在地上、手扶著它,還沒摸到它的腳趾。

大佛背靠著山,兩側與山體有一定距離,面向一個大河口,那是三江會合處(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會合處的水因為三條河水清濁不同,明顯分為三色。河上有船工。大佛給人很壯觀的感覺。古人的美學使他們在這裡鑿出這大佛,它與這山、這水組成了一幅天然圖畫。大佛的身上不知為什麼有一些洞,我們分析可能是當年開鑿或後來維修時搭腳手架用的孔。

我們從棧道下到大佛腳下,又沿另一側棧道上山,回到原處會合。樂山之游結束了。


精選遊記: 樂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