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我和英兩人到得成都五桂橋汽車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鐘了,我可是第一次見到汽車站被放到了城市的邊緣。一下車,就有一大群出租車司機圍了上來,不停的叫著“市區,市區,只要十元錢!”最後,英與一位司機說好以十元錢的價格到武侯祠。下車時看了一眼車上的計費器,24元!想不到英砍價的本事還不錯。“夢之旅”青年旅社就在武侯祠的對面,老遠就可以看到國際青年旅社的標識。八人間要20元一個床位。好像現在入住的人並不多,不知到春節時會是怎樣。每人都得自己套被單、鋪床單,還有一個小鎖頭可以將自己的東西鎖在木櫃中。放好東西後,第一件事就是出去找吃的。想不到武侯祠大街沒有幾個人,也沒有幾家商店是開門的。不知是武侯祠太偏了,還是說成都的夜晚就是這樣的。總之最後只好回到“夢之旅”,在四樓找到管廚房的師傅要吃的。這時候自然已經沒有吃的了。還好,英親自下廚煮面條,廚房裡有青菜、雞蛋供使用。廚房師傅每個人收三元錢。
登記住宿時,服務員說由於二朗山隧道取消了“單進雙出”的管制,所以每天的9點及12點都有車發往海螺溝。誰知卻差點讓我們趕不上第二天發往海螺溝的班車。當時的想法只是想早點起來,先買好12點去海螺溝的車票,然後再去買手套等裝備。因為英的手套忘在班車上沒有拿。為什麼每次和我一起出來的女孩子都健忘呢?上次同行的女孩子兩次忘了拿相機,還好失而復得。
1月14日。早起,乘301公共汽車到新南門車站。一打聽,每天只有9點一班的車去海螺溝。而且車還有幾分鐘就要開了,於是馬上買票上車。車票自然也上漲了17%,119元。車開出來,發現全車只有四個游客,另外兩個游客是兩個女孩子。真有點想不到,本以為游客不少的,想不到多是返鄉的游子。車是普通的客車,29座的,覺得車票是有點貴了。
從成都往雅安走的是高速公路,但到了雅安後走的就是一般的公路了。車到二朗山時,頓時為二朗山的險峻所感嘆。車子一路都是在半山腰上行駛。天是雪霧朦朦,路上有一些冰雪,路邊的樹上、石頭上都是白花花的雪。車沒有上防滑鏈,司機卻又將車開得飛快(也許不算快,但我第一次坐這樣的車走這樣的路,心還是有點慌)。放眼望去,對面的山頭忽隱忽現。景色是不錯,只可惜身邊有人卻睡著了,我也不忍叫醒她。接著就是進入數公裡長的二朗山隧道,據說是國內目前最長的隧道,一直行了六、七分鐘後才出來。車子一出二朗山隧道後,立即覺得車外變了一個世界似的。天不再是霧朦朦的,路邊也不再有積雪。回頭望去,二郎山山頂還是烏雲密布。
車出二郎山隧道後,很快就來到甘谷地。甘谷地是去海螺溝與瀘定的分叉地,左手邊的路是開往海螺溝。下午四點多鐘,車終於在磨西鎮的車站停下。雖然說再過幾天就是春節和狂歡節後,但整個磨西鎮卻看不出有將要過節的氣氛。問了一下車站附近的人,都說天太晚了已經沒有車進溝了。再回頭一看,同車來的另兩個女孩子已經不知道走到那裡去了。我們還是覺得應該先到海螺溝的售票處問一下。在下車的地方往前再走200米左右就到了海螺溝的售票處,在售票處一問才知四點多鐘不算晚,只要有兩個以上的游客,就可以有專車送進溝去。門票70,加10元的保險,再加50元的觀光車票。於是馬上買票進溝。車是八人座的小面包車,配一個司機一個導游。
車開了20多公裡後,來到二號營地。打聽住宿情況,五人套房120元一個床位,有電視、獨立衛生間、不包早餐、隨時免費泡溫泉。英立即決定住下來,但我卻決定去三號營地住一晚上,第二天晚上再回到二號營地住。我的想法是賭一把運氣,看看第二天早上能不能碰上日照金山。第二天走一天的路,定會出不少汗,這時再到二號營地泡溫泉也不遲。司機聽說就我一個人想去三號營地,有點不高興。同行的導游也說按目前的天氣情況看,第二天碰上日照金山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最後和導游約好第二天早上8點半在三號營地見面。車從二號營地開出約十多分鐘後,來到三號營地。三號營地不像二號營地那樣只有一家住的地方,而是有兩家住宿的地方。我找的是金山酒店,據說在它的樓頂是觀看日照金山的好地方。前台接待小姐說標間可以給我140元,但由於整個賓館就我一個客人所以不能燒鍋爐提供熱水洗澡,但可以用開水泡泡腳。既然如此,我干脆就在8人的普通間裡要一個床位。60元一晚,好貴!
晚餐一個人要了一份蛋炒飯,10元。早睡早起,希望能看到日出。
1月15日。一早起來已經是七點多鐘。來到賓館門外,看看天就知道自己已經無緣於日照金山。天色還很暗,而且還飄著幾丁小雪。於是決定立即吃早餐,然後開始自己的徒步之行。餐廳在二樓,我對服務員說了聲吃早餐,要一碗粥、兩個饅頭。誰知最後卻上一大盆清粥、兩個饅頭、兩個雞蛋、三碟脆黃瓜泡菜之類的、一塊豆腐乳。原來他們這裡的早餐是固定的,管你是否能吃完這些東西,反正都是10元錢一份早餐。這樣的做法未免有點浪費了吧,還說吃的東西都要從溝外運進來不方便。
吃過早餐,然後就是退房,將大背包寄存在服務總台。問清前往城門洞的路,並在服務總台租上一對冰爪。15元租一對冰爪,還是一個字,貴!出發前,交待服務員轉告昨天約好的導游,說我已經自己一個人出發。從金山賓館出來,順著大路往上走個幾十米,就可以看到有一塊指引牌指明往左的一條小路通往城門洞。順著小路往前走,先是過了一座小橋。小橋的下面已經看不到水,只是白白的雪和冰,但還可以聽到冰雪下還有水聲。我從小在南方長大,又在南方讀書工作。第一次站在冰天雪地裡,看著白茫茫一片,連樹枝都是白,心裡特別高興。過了小橋,再翻過一個山頭就來到一條小河邊。在小河邊繼續沿著小路走,很快就來到了一個小木屋。小木屋的牆外還寫著“城門洞”幾個字。看來城門洞已經到了,看看四周,卻沒有想像中的城門洞。只是在小木屋的不遠處,白白的一片冰,像是小河的河床。走過去,看到邊上豎著一塊牌,上面寫著這條小河的來歷。原來眼前的這條小河是一條冰川河,它的河水就是冰川融化後的水彙聚而成。記得有功略說冬天的時候可以從城門洞這裡走四號營地去,看看前面卻不知路在何方。一個人,命要緊,所以還是轉身往回走。回去的腳程較快,大約半個小時就回到三號營地。只是可惜,城門洞景觀就此消失。冬天都看不到,更不用說夏天了。建議後人沒有時間的話,就不要再去城門洞了,浪費時間浪費體力。
回到三號營地,英發來短信說已經到了索道站的停車場,馬上就要開始往觀景台去。這時三號營地已經沒有觀光車發往索道站了,於是我決定繼續往索道站徒步上去。三號營地到索道站大約有三公裡,我走到一半的時候,從身後來了一輛觀光面包車。看看好像車內已經坐滿了人,所以也就沒有攔。另一方面,我昨天和英分開時,並沒有問她要一份門票及車票,也不知司機是否會讓我上車。當車從我身邊經過,感覺車內的面孔都轉向了我。真是的,沒有人見個一個傻B在雪地裡徒步嗎?
半個小時後,我終於來到了索道站的停車場邊。一到停車場,還來不及看看四周的景色,就有七八個抬滑杆的圍了上來。聽到我堅決不坐滑杆的聲名後,都改口說要帶我上冰川,保證可以看到冰洞、冰縫,並能走到大冰瀑布正面。我早聽掛牌導游說過他不能帶我們上冰川,所以也就有了請向導上冰川的打算。只不過現在是他們求我,我才不急。坐下喝些水,吃幾塊巧克力,再掏出手機和英聯系。英告訴我她剛到觀景台,但現在的天氣不好,在山頂上什麼也看不到。我決定先徒步到觀景台。想不到有一個年青小伙竟跟著我走了一段路,說100元錢帶我上冰川。最後還果真被他打動了,決定跟他上冰川,只不過費用降為80元。
大約上行到觀景台一半的時間,在一段有木欄的小道上,年青小伙告訴我天氣好的時候,從這裡看去是一片樹的海洋。但現在的天氣不好,只能看到霧朦朦一片。再往上走,快到觀景台的時候,年青小伙指著兩棵根部連在一起的大樹說,這就是所謂的夫妻樹,但他自己都覺得不像。引起我注意的反而是夫妻樹對面的兩棵樹,它們也像夫妻樹一樣根部纏繞在一塊,其中一棵已有些干枯。但這兩棵樹是生長在一塊大石頭之上,真是難得。繼續往前走二十來米便到了觀景台。由於這時的天氣還是霧朦朦的,所以在觀景台上什麼都看不到,只是隱隱約約看到溝底的雪。
觀景台邊上有間小屋賣羊肉湯,打算在此休息一下。未進小屋就看到英坐在屋內的一堆火旁,這家伙倒是挺會享受的。進屋就和英說了一下我想上冰川的想法。英表示無法和我一塊上冰川,因為她穿了一雙皮鞋,而且看起來她的體力怕是也不行了。同英一起上來的掛牌導游則提醒我上冰川要非常小心,讓年青小伙走在前面,而我必須每一腳都踏著年青小伙的腳印。真想不到上一趟冰川會有那麼危險。很感謝那位掛牌導游對我的提醒。
英和掛牌導游又返回索道站停車場去了。這時已經是上午11點多鐘,看來是沒有辦法吃午飯了,於是我要了一碗羊肉湯。我希望一碗羊肉湯加上背包內的巧克力、牛肉干能讓我堅持游完冰川。一碗羊肉湯5元,羊肉不多,蘿蔔倒是不少。吃完羊肉湯,往水壺裡加了些開水,開始向冰川出發。此時約11點40分。
要上冰川,必須先從觀景台再往前走一小段路,然後就是下陂,直下到溝內。下到溝內,首先看到右手邊的山壁很特別。山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個千年萬年之前吧)曾被冰川覆蓋著,冰川的移動將山壁的表面磨得非常光滑。當然,現在在山壁上已經沒有冰川。在山壁上留有“2000年10月28日”幾個大字,年青小伙說這裡當時在這裡舉行世紀婚禮時留下的。真是大剎風景。
再往前走一段,年青小伙告訴我已經走到冰川上面了,還指著不遠處問我是否看到冰川。放眼望去,看到的只是一些大石頭,上面蓋著一些薄雪,去看不到那裡有冰。待走到石頭前面,才發現所謂的“石頭”原來就是巨大的冰川一角。也許是因為冰非常厚,加上光的效果,遠看起來那冰並不白色透明的,而是有點偏綠藍的。我眼睛不太好,當時也沒有戴眼鏡,所以遠看起來把冰當作石頭了。這時用腳扒開腳下約兩寸厚的積雪,看到的也是冰。嘿嘿,我們真的已經行走在冰川上了。
在冰川上大約又行走了半個多小時,來到一個冰洞前面。冰洞是一個兩端相通的小洞。洞口的高度比我高些,但洞內的最高高度應該有三米來高。冰洞的寬度大概也就允許一個人在裡面行走。洞不深,只幾步路就可以從洞的這一頭走到洞的另一頭。站在洞內,可以看到冰壁由於顏色的深淺不一,分為好幾層。很明顯不同顏色的冰層是在不同的時期形成的。在冰壁上,可以看到冰層內有很多的小氣泡。不知這些小氣泡是否是發生雪崩時形成的。
別了冰洞,再往上走一段路後,年青小伙提示我小心跟著他行走。原來這一段路有好幾條冰縫,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不好玩了。其中有一條冰縫有七八十公分寬,在平地上只怕是腳下用一點力就跨過去了。但在冰川上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只有用力跳過去,不敢踏在冰縫的邊上。伸頭看看,卻因為不敢站得太靠邊,所以看不清倒底有多深。
這時的天氣更是不好了,能見度大約也就十幾二十米。年青小伙說我們的速度慢了些,必須加快行走的速度。大約在12點40左右,天空卻出現了一些陽光,已經能看到大冰瀑布了,只不過我們還沒有到達大冰瀑布的正前方。大冰瀑布據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瀑布,每天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雪崩。立即揣起DV亂拍一通。沒想到這就是最後的陽光,幾分鐘之後,天氣又變回原來的樣子。
大約下午1點鐘,我們已經走到大冰瀑布的前方,位置大約就在索道纜線的下方。但這時抬頭已經看不到索道纜線,天氣太糟糕了。大冰瀑布更別想看到了。我們在此等待了近二十分鐘後,只好無奈地開始往回走。
回到冰縫的旁邊,我竟像小孩一樣又想起要研究一下這冰縫倒底有多深,就像幾天後我在海子溝裡硬要搞清大海子的冰面有多厚一樣。我將DV機的帶子纏好在手上,把液晶屏旋個90度,然後半爬在冰面上,將手伸到冰縫的上面往下拍冰縫的內部。腦袋自然不敢伸到冰縫上面。從DV的液晶屏上看,冰縫的深度大約有兩三層樓那麼高。
過了大冰洞之後,開始看到有一群人在往冰川裡走。最難得的是,竟還有兩個當地婦女提著燒烤箱跟著他們往冰川上走。冰川上賣燒烤!真是海螺溝一絕。再往回走,竟又發現有一個地方可以滑滑梯。多年沒有玩過了,終於在冰川上滑了一回滑梯。不過要小心別讓雪進入鞋內,不然雪化了之後就是水,會很難受的。
下午4點鐘,終於回到二號營地了。要了個豪華五人間的床位,同房間的還有另一位來自成都的小伙,120元沒有價講。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英我的情況,第二件事就是去泡溫泉。去泡溫泉首先得經過一座橋,橋頭有人守著。只要是在二號營地住宿的人,都會有一張全天免費泡溫泉卡片。二號營地溫泉的出水口的溫度有90度之高,然後在它的下方建立了幾層七八個大小不等的用於泡溫泉的池子。池子是露天的,邊上有小牌標時池子內水的溫度,38度、40度、42度的都有,越往下的池子溫度越低。曾跳進過一個42度的池子,結果不到一分鐘就爬出來了,熱得受不了。嘿嘿,還是38度最適合於人體。總的說來,二號營地的溫泉還非常不錯,去海螺溝的話千萬不要錯過。溫泉的不遠處還有一個蒸房,泡夠溫泉後可以進去熏一下。
下午6點鐘找英去吃晚餐,卻發現同車來海螺溝的兩個女孩和她同房,於是乎四個人一起共進晚餐。那兩個女孩也是旅游愛好者,這次來海螺溝是衝著爬冰川來的,利害!吃完飯後跑到女孩子的房間內“鬼混”,占點女孩子的小便宜(其實也就是一杯咖啡)。最令我傷心的是英告訴我說第二天要返回成都了,不再和我一起去康定。原因是她聽導游說康定比海螺溝還要冷些,而她今天穿了三雙襪子都還覺得冷,到了康定後更會受不了。我不知道怎樣勸她繼續和我一起去康定,看來只能夠一個人走完剩下的路程了。回到自己的屋子,和同屋的成都小伙聊天。知道住同樣的房間,他卻比我多花了20元錢。但沒有告訴他這些,還是讓他留下個美好的回憶吧,難得出來玩一回。入睡前大家互留了聯系方式,但願以後有機會能再聯系。
1月16日早上起來,英已經回成都去了。接近中午,我也坐二號營地的采購車來到溝口的磨西鎮,從而結束了海螺溝之旅,開始了一個人的康定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