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作為德國第一大城市,雖說只有七百平方公裡,但歐洲的城市格局和中國的不一樣,中國的城市總是包含著廣袤的農村。柏林的七百平方公裡全是市區,而且並不像中國城市,僅有幾個繁華地帶,然後就是住宅區。它的城市是許許多多繁華的小街區構成。所以說柏林真得很大。雖然是大城市,柏林卻因為有著全世界最好的公共交通而使你出行方便。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可以輕易地找到公共地圖,標明你所在的位置,然後有U—bahn(地鐵),H—bahn(磨電),S—Bahn(輕軌),H—Bus(公汽)等各式交通工具供你選擇,倒車不須多走一步,因為每一個相交的車站都在一起。更合理的是,車票是統一的,當你買了1.9的票後,兩個小時內,你可以乘上任何一種交通工具到任何地方去。當然還有3.9的天票,20的周票,49的月票。順便說一句,買票全憑自覺。逃票的代價是一旦被查獲,被記名和罰款30塊。在這一點,中國人有著良好的信譽。柏林可能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被森林、湖泊、河流環抱,整個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綠色海洋中。施普雷河從南面緩緩流過市區。每一個著名城市都有著名的河流流過。巴黎有塞納河,倫敦有泰晤士河,維也納有萊茵河,北京有龍須溝。
在13世紀時柏林已成為貿易集鎮,17世紀發展成為地方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9世紀成為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的首都,並成為和巴黎齊名的藝術之都。在魏瑪共和國時代,柏林迎來了它光榮歷史的頂峰。它的表現主義繪畫,歌特式、洛可可式、新羅曼式的古典建築風格,以及音樂、歌劇等舞台藝術為世所矚目。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柏林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當蘇軍武力攻占柏林後,90%的建築化為廢墟。德國人的固執與堅持毀滅了柏林。這倒使我想起法國人的妥協與綏靖保存了巴黎的輝煌。也許好多做人的道理我並不能看透。戰後,西柏林被劃給美國做軍事基地,東、西柏林分道揚鑣、各自發展。冷戰時期的1961年8月13日,一夜之間“柏林牆”築起來了,而自那以後的28年間,人們一直以為它永遠不會倒塌。西柏林像一個“國中之城”,離開西德本土大約100公裡,僅有兩條圍著鐵絲網的高速公路通往外界。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1989 年柏林牆被開出一個洞。1990年德國統一,柏林結束了一個城市、兩種制度的局面,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如今在柏林,已經找不到一丁點柏林牆的痕跡,只有在Invaliden Strasse街邊上可以看到一座陷落的柏林牆的紀念碑。
雖然有十年的時間來建設,東西柏林的差異仍然是顯而易見的。人們描述德國的現狀時說:“東德地區要比東柏林落後三十年,東柏林要比西柏林落後三十年,西柏林要比西德地區落後三十年。”柏林確實是這樣。柏林西部盡是豪華別墅,高級轎車,平坦筆直的馬路,和繁華的商業區,最有名的最昂貴的當屬“kurfuesten Damm”,中國人戲稱之為“褲襠大街”。而東部則是低矮陳舊的房子畫滿塗鴉,忙忙碌碌的人們,擁擠狹窄又顛簸不平的街道,中國又發揮地稱之為“社會主義道路”。
現任總理施羅德的競選宣言曾經許諾要增加對前東德地區的建設投入,改善就業環境,提高生活水平,因而得到前東德地區80%的選票,既而勝出。可當選後,他卻背叛了他的選民,沒有實現他的許諾。我對政治家的雄才偉略也是由衷佩服得緊。現在每年有80萬前東德地區的人口流向西部德國,他們大都成為打工仔,流浪漢,罪犯和新納粹的主要力量。在我們中國就叫做“盲流”的那一種。
即使剩下的10%,柏林也是很有些看的東西的。從市中心的最繁華的Zoologischer Garten(動物園)車站開始,先看到已成為廢墟的凱撒.威廉紀念教堂,這是為了使人們不忘記戰爭的慘狀而特意留在繁華街正中的紀念物。它的旁邊是八角形的新教堂,藍底的彩色玻璃十分光彩奪目。兩座教堂,古老與現代,戰爭與和平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教堂稍靠前的地方有一座高樓,樓上頂著奔馳汽車的標志,這就是著名的Europa Center(歐洲中心)。再向右走就是我先前提到的三千米長的,流光溢彩、琳琅滿目的“褲襠大街”。從歐洲中心向西北走是一個大公園Tiergarten(梯亞公園),這裡曾經是皇家狩獵場,是一個大森林,它的正中是金碧輝煌的戰勝女神紀念塔,一百多米高。電影《柏林天使的詩》使它聞名於世。門票4馬克,登上去可以極目遠望。聽說沈陽的公園要扒掉圍牆了,不知道會不會有梯亞公園的感覺。女神腳下正東方向的大街是Strasse des Juni(六月十七號大街),沿著大街向東一公裡就是德國的像征—Brandenburger Tor(勃蘭登堡門)。它是普魯士王國的凱旋門,仿照雅典神殿的大門而造,人稱德國古典主義建築之傑作。德國分裂時期,勃蘭登堡門正是柏林牆的一部分,所以無法通行。今天,任何人可以在這裡自由往來。門的北邊是外表莊嚴沉雄的帝國議會議事堂,希特勒的國會縱火案在此上演。門的西邊剛才說了叫六月十七日大街,門的東邊改名了,就是歐洲最著名的兩條大街之一的——Unter den Linden(菩提樹下大街),另一條是巴黎的Des Champs Elysees(香舍裡榭大街)。從菩提樹下大街一直向東走,一路上有Humboldt Universitat(洪堡大學), Museumsinsel(博物館島), Berliner Dom(柏林大教堂),Marienkirche(瑪利恩教堂), House Rathaus(紅色市政廳),365米高的Fernsehturm(電視塔),和Alexander platz(亞歷山大廣場)等著名景致。值得一提的是柏林的發祥之地 Nikolaviertel(尼古拉地區)有柏林最古老的教堂Nikolaikirche(尼古拉教堂),大約八百年。與菩提樹下大街相交的另一條繁華的大街Friedrich Strasse(弗雷德裡奇大街)上有柏林最美麗的廣場Gendarmenmarkt,兩座非常相似的教堂FranzosisicherDom(法蘭西教堂)和Deutscher Dom(德意志教堂),石塊馬路,古典街燈,仿佛使人置身於十九世紀。還有Schloss Scharlottenburg(夏洛滕堡宮),Olympiastadion(奧林匹克場),以及遠郊Potsdam(波茨坦)的Schlosse Sanssouci(無憂宮)……如果不在柏林住上個三年五載的,很難看得全,好在這些地方大都不要門票。當然如果你還想熏陶柏林的文化氣息,參觀Pergamonmuseum(佩爾加蒙博物館),Staatliche Museen in Dahlem(達勒姆博物館),Nationalgalerie(國家美術館)等多如牛毛的博物館,或者去欣賞世界上唯一一個不必排練即可演奏的Philharmonie (柏林愛樂樂團),又或者去裝模做樣品頭論足全德國人引以為榮的三大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柏林國家歌劇院), Komische(考米歇歌劇院), Oper Deutche oper berlin(德國歌劇院.柏林),那你就耗費不扉了。(注:以上段落為作者個人記錄,如有差錯,當以柏林市地圖為准。)
柏林還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學術交流場所之一,建有現代化的國際會議中心。兩年一度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吸引著世界級影星和電影愛好者的關注。
這就是我在柏林蟄伏兩個月後,對它的一點粗淺的認識。但卻是一條不錯柏林一日游的路線。只是,要看盡博物館,夏宮和近郊波茨坦等景點,就不是幾天的時間夠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