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香妃墓的顯赫,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墓就顯得太為冷清. 思想者總是孤獨”
“也許是人為的吧,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想讓一個異教徒的思想廣為傳播…”.
--海盜和貓的對話
在喀什,香妃墓不可不去。一來是名氣,二來也是好奇。
很顯然香妃墓得到了很好的開發。陵墓精美華麗,莊嚴肅穆。雖然只是一個墓,也有不少人參觀。貓在一棵樹上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興奮的非要回去問問看。馬寸步不離得跟著師傅鳥,幾天下來,照相水平確有不少長進。維族解說員漂亮開朗,海盜動了凡心,約好了晚上果園裡見。
相比之下,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的名氣就沒有那末大。連出租司機也不知道,問來問去,好不容易才找到,其實就在市區,比香妃墓近的多。離我們住的賓館就是幾分鐘的路。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是十一世紀維吾爾族著名的學者。他的長詩《福樂智慧》曾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其內容涉及當時喀什葛爾社會歷史的各個方面,哲理深刻,思想深邃,韻律嚴謹,藝術手法嫻熟,是我國維族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塊豐碑。估計其地位應與我們漢族的孔夫子差不多。
到了墓地,管理員拿鑰匙開了門,讓我們隨意參觀。一進門,就有一座半身塑像,學者靜靜地立在那裡,深邃的目光望著遠方。墓地空蕩蕩的,參觀的人只有我們幾個。正是黃昏的時候,夕陽西下。天空有幾只鴿子盤旋著飛。嗚嗚的鴿哨給墓地增加了幾分凄涼。主墓室不大,看上去倒還素雅整潔。裡面牆壁上鐫寫著許多學者的語錄。管理員說因為資金的問題許多計劃都無法實施,展覽室也不完備。讓我們唏噓不已。
海盜說:“相比於香妃墓的顯赫,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墓就顯得太為冷清。一個妃子,得益於皇帝的地位,死後也比這樣偉大的學者顯赫的多。中國官本位的現像在這裡也得到了體現”。
貓說:“也許是人為的吧, 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想讓一個異教徒的思想廣為傳播。我曾經看過一本什麼書,好像他在新疆還挺有名“。
海盜說:“是麼?不過,思想者總是孤獨”。
好像要給貓的話作注腳,後來在塔什庫爾干,在幾所學校的門前,我們都發現了一尊潔白的塑像。貓說,沒錯,就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回來多日, 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突然來電, 不知從哪得到我去新疆的消息: “我真應該和你一起去新疆, 去看看那個那個…什麼墓”. “香妃墓?”“什麼妃啊, 是個先哲”. 於是我明白, 說的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看來, 盡管冷清, 卻不是被所有的人遺忘.
********************************************************************
人不為貴,而人性為貴,正直之人,才受人贊譽。
有形體的人還須兼有二者:一是赤紅的心,一是潔白的舌。
倘若你願意真正富足,首先要求得心靈的財富。
處事過急乃過失的根源,心平氣和是善事的根基。
暴政如火,會招人焚毀;禮法如水,會養育萬物
--選自《福樂智慧》
追記於200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