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魯山

作者: 秋楓

導讀感受魯山 心儀魯山已久,她的靈秀曾多次占據著我的夢境。近日與幾個要好的文友相約成行,一下子從身居鋼筋水泥澆築成的都市,走進遠離塵囂、幽靜蔥郁的原始森林中,不禁連發慨嘆,這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我不忍心快行,怕衝淡徐徐而來的靈感,我在慢慢感受魯山,品味魯山。 在蜿蜒逶迤的盤山公路上迂回多時,車進魯山景區,我們便被滿眼的翠綠包圍了,我的 ...

感受魯山 心儀魯山已久,她的靈秀曾多次占據著我的夢境。近日與幾個要好的文友相約成行,一下子從身居鋼筋水泥澆築成的都市,走進遠離塵囂、幽靜蔥郁的原始森林中,不禁連發慨嘆,這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我不忍心快行,怕衝淡徐徐而來的靈感,我在慢慢感受魯山,品味魯山。

在蜿蜒逶迤的盤山公路上迂回多時,車進魯山景區,我們便被滿眼的翠綠包圍了,我的心境倏地開闊起來。或環顧四周,或抬頭仰望,我融化在美不勝收的綠色世界裡。這綠好像是從四面八方彙聚而來,組成了一幅濃繪重彩的水墨丹青。你看,鷹門、仰龜嶺、獅子山、升仙台、龍鳳石、秀女峰掩映在蒼翠中,分外妖嬈。中間是棗樹峪瀑布,一彎清流從山上灑下,澗水盈盈,浪花翻卷,繞著山腳,順著溝勢,汩汩地向遠處瀉下。兩岸高山,拔地而起,蒼松勁柏,郁郁蔥蔥。在這絕妙的佳境裡,去掬幾口清澈的澗流,去享受都市裡沒有的那片片綠色,真是快活極了。太陽的光輝透過綠樹間隙,灑向山坡,樹木野草更是綠的幽靜,綠的深沉,綠的可愛,欲滴的青翠無不濕潤著游人的心田。魯山賞心悅目的綠色,絕妙之處在於是一處“天然氧吧”,一邊吮吸著氧氣,一邊輕松地爬山,那種感覺是你攀登別處大山體會不出來的。

雄奇的魯山凸現著山東大漢挺拔粗獷的性格。山勢雖陡峭崢嶸,但感覺不出拖泥帶水,氣勢磅礡中透著清秀委婉。密密匝匝的樹木,綠影婆娑,仿佛向游客顧盼生情。偉岸筆直的松柏,指向雲霄,繁盛的葉蓋又呵護著腳下的根須。繁樹遮日,鳥鳴婉轉,“魯中動植物王國”的美譽名不虛傳。山上平緩的地方,有廟宇亭台,駝禪寺、碧霞元君祠就坐落在魯山的最高峰上。對面的臥龍山似巨龍從叢林中騰飛,衝著巨龍的方向合手許個心願,是每一位到魯山的游客祝福平安的祈願。

游魯山最驚險和刺激的要數攀登雲梯了。順著303級台階,和著腳底下的“咚咚”的空靈回聲,仿佛是踏著節拍輕盈跳舞,一路上的勞累頓消,疲乏和不快早已飛向山外了。沿階信步緩上,小徑兩旁的樹木,枝葉交錯,是天然的綠色通道。游客在這綠色的游廊中緩布登山,既可享受清涼,又可觀覽秀美景色,巨樹古木、飛來危石都讓你一覽無余,真是悠然自得,渾成天趣。

在魯山游覽,還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不曾破壞的生態環境和淳淳的民風。偌大的六個景區中不多見人工修砌的建築,幾乎所有景點都是天然造設,不留雕琢痕跡。就連買工藝品、飾物的小商販也少的可憐,商業氣息不甚濃郁,讓人懷疑這裡的人們是否缺少經營頭腦。據導游介紹,這一切的疑點都是源於旅游管理部門保持魯山自然美的考慮,而不想追求暫時的經濟利益去玷污“人間仙景”的名聲。來去魯山的路上,經常看到散居在山峪裡的人家,人們和睦相處,親情融融,山民們臉上始終掛著憨憨的笑意,讓人心裡暖暖的、熱熱的。秀美的魯山呵,質樸的民風就是一筆寶貴的資源啊,最富人情味的景點,決不僅僅屬於旅游本身……

魯山一游,為我生活中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激發了我創作上的不竭靈感,我由衷的贊嘆:無限風光在魯山。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