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
照非狐的說法,我是第一次出國的土包子,LG雖然去過歐洲,卻也是第一次自助出國。所以出入境這件事情還是讓我覺得很新鮮。然而我自己的經歷乏善可陳,因為時間關系我們買了雙程機票,出入的城市是越南的大城市河內和西貢,沒遇到什麼障礙。而我們的朋友非狐夫婦選擇從陸路回國,便有了很不同的經歷。
首先因為持單程機票在廣州登機時遇到麻煩,先要求他們買返程機票然後到越南再退,幸好他們錢不夠,然後要求他們簽免責書,讓他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直到順利入境後才罵出一句娘來。廣州方面說這是越航要求的,但在簽證、在越航買機票這些環節中,都沒有人提到這一點,這讓人很疑惑。
走陸路必然經過中越邊境的一個小地方出境,他們再次碰到了麻煩,不過這一次倒是早有准備,因為非狐同學認真研究了前人的功略。這一次是越南海關的貪官向沒有健康證的中國人索要賄賂。非狐同學正義凜然,斷然拒絕付賄,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根本不需要健康證。結果是被羅嗦半天,最終放行。然而我們在路上碰到的一個廣東來的哥們陸路入境時就沒那麼清楚,所以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最後還是付了150元/2人的買路錢。這哥們給我們講述的時候似乎還頗為自己的講價工夫自豪,要是他知道拒不付賄也能過關,不知會作何感想。非狐同學說的好,要從我做起,堅決不付賄,讓越南貪官看到中國背包客就知道沒有油水可撈不用廢話了。我倒是希望以後不僅僅是背包客,全體中國人都不再受到不公正待遇。
OPEN BUS(通票旅游巴士)
看一眼越南地圖就會知道,越南像一根油條,細細長長的。首都河內在北方,經濟中心西貢(胡志明市)在南方,南北距離近二千公裡。但東西最窄的地方從海邊到老撾邊境只要一個多小時車程,也就100公裡吧。所以越南只有一條鐵路和一條國道也就不足為奇。OPEN BUS就是行駛在河內和胡志明之間的這條國道上的一種旅游巴士。這是在越南最經濟方便的交通工具。主要為外國游客服務,大多是空調大巴,條件不錯。通常游客都會選擇從河內(或胡志明)出發,一路向南(北)游覽,最後到胡志明(河內)。當中主要停靠順化、惠安、芽莊、大腊(DALAT)。你買一張從河內到胡志明的通票,當中下來游玩,只要提前一點到當地OPEN BUS的辦事處簽一下票,就可以繼續旅程了。這個票是沒有有效期限的,所以非常方便。
傳說中最正宗的OPEN BUS是一個叫幸咖啡(SIGN CAFE)的巴士公司,河內和胡志明滿街都是這個牌子,但沒有一個人說他坐到了真正的幸咖啡,路上我們也沒有看到一輛標有幸咖啡牌子的旅游巴士。每個人買到的票價也都不同,基本上在20-27美元。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買到19美元的票,還是年中無休的那種,在河內的一整天都擔心是假的票,但後來一切順利,應該說是比較幸運的。我們乘的巴士在河內和順化是叫駱駝(CAMEL),到了惠安就叫T.M兄弟(T.M.BROTHER)了。
需要說的是越南車開得很慢,800公裡開15個小時,當中停車至少三次。
MOTOBAC(摩托車)
越南滿街都是摩托車,像極了10年前的廣東,城市因此非常吵。這也是南方發展中城市的一種必然經歷的現像吧。摩托車比汽車廉價,卻有接近於汽車的動力和速度,所以必然成為發展中的首選;為什麼說是南方呢?那是氣候決定的,南方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適合開摩托車,最多是曬黑一點,而北方冬天刺骨的寒風會讓人手腳麻木,如果下了雪結了冰,那就更危險了,隨時都有可能人仰車翻。
越南人民並不獨享這種便捷的交通工具,因此,到處都有出租摩托車的,你要是說自己不會開摩托車怎麼辦?一點問題也沒有,有很多熱情的越南GG或大叔會在路邊向你招手,帶你拉風,當然,需要付費。
我沒有在越南拉風,一方面是不願意付費,另一方面是那些GG大叔都不夠帥,自己又很久沒開過摩托,要帶著一個分量不輕的LG在毫不熟悉的地方闖頗有些風險,我年紀不小了,懂得行走江湖安全第一。
SYCLO(三輪車)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那部著名的電影〈三輪車夫〉,但其實我一直沒有機會看這部電影,只是影名實在太過如雷貫耳,想不提都不行。到西貢後,在小店買了一張盜版DVD,現在還沒看完。
這裡的三輪車和我多年前在河南商丘看到的是一樣的,客人在前,車夫在後。我猜想,會不會這種三輪車是更多更多年前從中原流傳到越南的呢?
我們在河內乘過一回,要價很高,後來就沒有再乘。在順化聽到的吆喝是“一美元一小時”。
不行,不,我想說的是步行。
其實在城市裡我們大多都用了步行。越南的城市都不大,春節這個時候天氣也都比較涼快,城市綠化也大多相當好,所以拿張地圖瞎走八走也很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