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玩了大峽谷,剛才發了篇游記。頭一次發游記,一時興起,把以前寫過的游記,也拿來發表一篇。(寫得有夠羅嗦的,大家將就看吧!^_^)啟程
2003年11月8日周六,早上8:25分,不幸的我們,正巧趕上了西湖博覽會的最後一天。
於是,在上海開往杭州的火車上,我們手持和座票一樣價格的站票,看著滿滿一車的游客,開始了艱辛的杭州之旅.
第一關——擁擠的火車上站2個小時。
站票??還是站票!!
終於熬過了2個小時的漫漫車程,杭州站到了。
自認為聰明的我們,一下火車就先衝到售票處,打算搶先買好回程的座票,得到的結果是7站同價格的站票。
座票又已售完!!無語*·…#…¥
杭州,我們來了
一出杭州站,滿眼看到的就是豪華的出租車:現代、帕薩特、畢加索。。。
杭州的出租車絕對是全國最“腐敗”的,借用杭州司機的話“我們這兒普桑根本沒人乘,過陣子就有寶馬、奔馳了。”
隨意打了輛車,直奔ECHENG的‘老巢’,活活,杭州我們來了!!
長征路線
在ECHENG同志提供的打的參考價18元的基礎上,上浮2元,我們從火車站到達了他家。
一到他家,同志們一點也不客氣,各自找椅子坐好,就不打算挪窩了,這一路站得這叫累唉~~~~
沒坐多久,只見ECHENG同志拿出了一張大大的杭州地圖,
接著很隨意的用筆從地圖的中間,畫了一條區區折折的好長好長的線直至地圖下端——道路的盡頭——錢塘江江邊;
然後,他說“我們去三天竺,走十裡廊當,最後到錢塘江江邊”;
隨後他的LP花曉容MM,拿出早已准備好的兩大桶水、一個大背包,神采熠熠的號召大家上路了,
看著這些裝備,我的感覺是——紅軍要長征了。。。。
冷
按長征路線,我們從ECHENG家打車到了靈隱(三天竺是從靈隱旁邊的路上去),
一下車,迎面而來的‘微風’,吹得我們一陣哆嗦,冷呀!
估計當下的溫度10度左右,要知道臨行前一天的氣溫有20多度,怎麼忽然就降溫了呢,老天爺太不給面子了。
免費的參觀
天氣雖冷,靈隱前還是很熱鬧,很多游客和小販都在此停留了,好在我們是去三天竺,沒有湊這份熱鬧。
寫到這兒,不得不表揚一下ECHENG同志的英明,旅游最怕的就是人多,他選的路線,完全避開了人群,真是繼承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當初選擇長征路線的智慧。。。SORRY,跑題了,繼續往下寫 :P
三天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其實就是三座寺廟。因為此行沒有燒香拜佛的打算,外加三座寺廟都是收費參觀的,所以我們選擇了過門而不入。
途中路過一個尼姑庵,因為修建中,所以免費參觀了一下,說實話也就是傳統的寺廟格局,個人覺得沒什麼特色,又因為沒有虔誠之心,也就沒能深刻體會出佛土莊嚴的味道。
魚米之鄉
出尼姑庵,旁邊有片小菜田,裡面種的小菜長勢喜人,
看著一棵棵長得比上海的白菜還高的青菜、雞毛菜,我們不知道是品種的問題,還是這兒土地特別肥沃的關系。
最搞笑的是,不知誰研究出了個結論,說這兒的菜之所以長的這麼高大,關鍵是種在了尼姑庵旁,沾了佛光了。
於是大家戲說要寫篇“尼姑庵旁種蔬菜之我見”的文章好好討論一番,哈哈~~
是不是沾佛光我不清楚,但一路上,看到不少農家小院裡停著私車到是真真切切的,雖說不見得就是種田種菜得來的,但杭州的旅游業的發達,想來給老百姓確實帶來了豐厚的收入,魚米之鄉的富饒可見一斑。
上山,上山
走過了下天竺、中天竺、尼姑庵,我們來到了上天竺的寺院外。沿途都是比較平坦的地勢,滿目的菜田、茉莉花田、黃燦燦的落葉鋪滿一路,雖說有些冷,但新鮮的空氣,秋天的意境,讓人充滿了愜意的感受。
ECHENG說過了這兒我們就要開始爬山了,先歇一下。於是在寫著‘極樂淨土’四個大字的寺院圍牆下,我們分食了黑馬同志准備的愛心茶葉蛋,味道真是I LIKE IT,呵呵~~~~~
稍做停頓,我們開始了旅途中最艱難的一段路程,幾乎一直是呈45度仰角的路,讓大家爬得累的半死,
不作美的天公偏偏此時又下起細雨來,更讓人感覺這路好像一直沒有盡頭似的。
午飯
終於,在雨越下越密,大家體力即將到極限的時候(時至晌午,午飯都沒吃,實在是快沒體力了),我們看到了一片私房的水泥停車坪。
二話不說,和ECHENG同樣英明的他LP花曉容MM(呵呵),拿出早就准備好的一次性桌布,鋪在了地上,6個人一湧而上,各自一角坐下,開始午餐。
路漫漫,其修遠兮
午飯過後,繼續爬山,好在後面的路沒有先前那麼陡了,大家走得輕松了許多,不過台階比較多,能夠休息的平台比較少,所以走得還是挺累的。
大家有點像急行軍似的趕了不少路後,忽然發現一直沒留意看路邊的美景,有點失去旅游的味道了,於是乎,放慢腳步,邊走邊賞景。
秋天的山景真是絢麗,剛涼下來的天氣,讓各種樹木的葉子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黃黃的銀杏葉,紅紅的似是楓葉,攙雜在青山綠樹間,剎是好看。
更讓人覺得心曠神怡的是,山上清新的空氣,雖然下著細雨,空氣有些冷,但仍讓人忍不住要大口大口的呼吸這城市裡絕對沒有的山野氣息。
山路修得有些迂回的感覺,我們經常會走著走著上山的路,一轉彎卻又接著一段下坡路了,開始的時候,著實擔心是走錯了,後來看了路標,才知道沒有錯,這路居然也修出幾分“上下求索”的味道來了,hehe~~~
香瓜子,動力之源
按說香瓜子和爬山渾身不搭界,可是同志們就是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話說這山爬了半程,同志們累了個半死,終於迎來了第一個帶有石刻地圖的歇腳平台。總指揮望江流同志拿出地圖,對照了路標,說道“對,往這個方向走就快到五雲山最高點了。”於是,大家再次堅定了長征路線沒走錯的信心^_^。
後勤部長花曉容MM隨手翻出一包——香瓜子,說道“這有香瓜子,誰要吃。”話音未落,就見一道黑影已躥到咪貓面前,手一伸,瓜子已落入來人之手,好快的身手!!偶趕忙定睛一看,原來是黑馬同志,PFPF(呵呵~~最近天龍八部看多了,寫得誇張些,見諒~見諒~)
二話不說,打開包裝,XDJM們就開始在這半山腰上嗑瓜子。不吃不知道,原來這三位男同胞這麼愛好嗑瓜子。或許真的是香瓜子威力,後來的山路好像走起來輕松了不少,呵呵~~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黑馬同志,自從有了香瓜子後,他老人家是一路走來一路嗑,悠哉悠哉好不逍遙,邊走還邊說“邊嗑瓜子邊爬山,就不累了。”那架勢,感覺給他一袋香瓜子,是座山他就能上去,牛呀~~
龍井問茶
在山間又走了十多分鐘後,視野突然一下子開闊了。只見山路延伸出去,兩旁不再只是山岩石壁,而是連綿層疊的茂密茶田。遠遠的看到山下有群青瓦白牆的山莊,一問才知,那就是新杭州十景之一的龍井問茶。
走在山路上,俯視著沿山體向下,似梯田般整齊排列的碧綠茶田,不禁感嘆此處茶田種植面積之廣。
據望江流同志介紹,茶是高利潤作物,這兒的茶農收入高的很。聽他這一說,再一想龍井茶葉的價格,偶的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排排$符號,唉~~可惜不是采茶季節,否則大伙每人摘它幾十斤,也算發筆小財了,活活~~
仙家小亭
伴著漫山遍野的茶田,我們呼吸的空氣,仿佛也帶上了茶的清新。霏霏細雨,把路潤得濕漉漉的;四方的群山,朧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透著股靈氣;人走在其中,像沾到了仙氣似的,步伐也輕盈了起來。
正想著或許山裡真住著神仙吧,抬頭尋去,不遠處真就臨空出現了一座小亭子。這亭子橫空出世,雲霧遮繞的它,好似本就生在雲端,恍如仙家用法術造就的,一時間,讓人分不清這是天上還是人間。
是西湖,還是錢塘江?
隨著距離的靠近,雲霧的飄遠,小亭也回到了人間,我們信步登上小亭,小息片刻。
小亭的位置比較高,站在小亭中,遠遠眺望,看到了開闊的水面,是西湖?還是錢塘江??各位自認東南西北認得門清的GG開始爭論。剩下我們這些不識方向的MM,看著面前層巒迭起的群山發愣,難不成又要開始艱難的攀爬?
終於,經過‘艱苦卓絕’的論證,GG們斷定那片水域是西湖,可惜雨霧太大,沒法拍下這山上看到的別樣西湖。
梅家塢
又開始爬山路了,好在坡度不大,大家爬得還算輕松。途中還遇到個異鄉小伙,跑步爬山,沒幾步就把我們超越了,真是厲害。
走著走著,茶田不見了蹤跡,山路上鋪滿了金燦燦的落葉,路旁的樹木卻是綠意盎然,讓人渾然不覺這已是深秋時節。
不經意間向山下望去,遠方有個幽幽的山谷,山谷裡已然有個小小的,古色古香的城鎮。它被四周的群山環抱著,像是由山的靈氣聚集而成,顯得那麼超脫世外。安圖所記,這應該就是金庸‘大俠’入住的梅家塢了。想來也只有這樣的幽靜清秀,山傑地靈之所,才能使金庸他老人家駐足吧~~
遙望錢塘
沉浸在山林秀色中,漫步前行,山路越走越平坦,又到了開闊的地界。左手邊的山勢忽然低了下去,放眼望去,玉帶狀的江面呈現。江面上隱約能看到幾艘航船,江的那邊是大城市繁華的模樣,這次不用爭論,大家都明白這就是錢塘江了。
隔著層層青山,看著錢塘江那長長的河道,寬寬的江面,遙望到江那邊密密麻麻的城市建築,一種放松感油然而生。慶幸自己得以暫時逃離那熙熙攘攘的都市,只身山間,呼吸著自由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