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驢行”記

作者: dedekakahu

導讀話說國慶長假,眾生其樂融融;而俺也在舍內看亞運,享清福,好不開心;可兩日後,頓覺心浮氣燥,渾身不適;思來想去,實乃無所事事之禍;於是決定“驢行”天下,以驅除驢燥,修煉驢心也。現將俺驢踏過的蹄跡略作整理,告之天下,以圖眾樂。 至仙居2002年10月4日星期五天氣晴 赴杭州汽車東站乘12:50的快客至仙居,16:25抵達。買好第二天去福佑(仙居——清水埠) ...

話說國慶長假,眾生其樂融融;而俺也在舍內看亞運,享清福,好不開心;可兩日後,頓覺心浮氣燥,渾身不適;思來想去,實乃無所事事之禍;於是決定“驢行”天下,以驅除驢燥,修煉驢心也。現將俺驢踏過的蹄跡略作整理,告之天下,以圖眾樂。

至仙居2002年10月4日星期五天氣晴

赴杭州汽車東站乘12:50的快客至仙居,16:25抵達。買好第二天去福佑(仙居——清水埠)的車票後,向旅館老板借輛自行車,獨自在城裡轉悠了兩個多小時。仙居的城市建設和衛生狀況都一般,但商業氣氛還可以;最繁華的地方是解放街,以賣服裝和鞋為主,人氣很旺;有一條老街叫城西街,鋪著大石塊,街兩旁全是木牆黑瓦、有些破敗的老房子;夕陽落在仙霞嶺上,給仙霞嶺鍍上一層金邊;又用余暉撫弄著炊煙裊裊,喧囂陣陣的城西街,看,巷道裡有一位老婆婆正坐在門檻上,捧著碗吃晚飯,那麼安詳,那麼自得,老人家的眼神裡流露出的是讓人親切而久違的感覺……

晚上回到旅館,拿出地圖、自助旅行手冊,仔細研究明天的行程;看亞運賽況,在一遍遍國歌聲中入漸漸入眠。

巧遇“驢友” 同游古村2002年10月5日星期六天氣晴

早上6:30起床,乘7:00去福佑的車南下,向著楠溪江進發。根據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冊的介紹,兩個半小時左右可達福佑,然後就可以開始徒步欣賞美景。車開出仙居後不久就開始在沒有鋪面的山路上繞來饒去,路況很差;9點多到上張鄉時拿出地圖一看,才走了一半路不到,今天的行程得調整了。

到了仙居與永嘉交界處的苗遼林場,司機把車停下,忙著給車胎衝水降溫,頓時“哧哧”作響,熱氣翻滾。俺下了車,見一全副武裝眼鏡男子跨在路邊,口中正念念有詞,持武器向山野四周掃射;俺心中一動,當下便貓著腰,悄悄接近他,正待先發制人,不料被其發覺!立刻隱蔽,喝問道:哪個部分的?番號報上,原來此兄居然來自於廣州軍區之汕尾地,名曰阿偉,已經沿路掃蕩了杭州、紹興、新昌和天台,四戰四捷,正開向楠溪江。誤會誤會!

原來是“驢友”!

車至福佑已過11點,下車進了家小餐館共商大計。兩人各自從背囊中掏出兵書往桌上一放,不禁相視啞然失笑,原來都是《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冊江蘇浙江卷》;於是痛陳作者之誤,以平心中之忿;當下商議先順著公路徒步欣賞大楠溪,再乘車到岩頭古村。午飯吃楠溪江汪刺魚、茭白炒肉和番茄蛋湯,由俺南京軍區作東。

小店電飯煲已見底,上路。阿偉提議下公路沿著大楠溪走,於是穿過田野菜地,誰知道俺驢失前蹄,一腳踏空,頓時側躺在番薯地裡,幸虧被阿偉一把拽起,否則就要和番薯葉來個親密接吻了。驚魂未定,繼續前行。天熱,陽光賊毒賊毒的,但阿偉的興致絲毫不減,沒辦法,陪他一直沿著溪邊的鵝卵石灘上奮蹄不止,任憑他對溪裡打魚的老翁,洗衣的婦女,摸魚的孩子,嬉水的鴨子不斷點射,大發驢威;終於,又驢回到了公路上,乘上南下的中巴車到了岩頭。

岩頭村是楠溪江最著名的一個村子,以水利設施來布局村落,始建於五代末,為金氏聚居地;在明清時是楠溪江中游最大的村落,也是楠溪江西岸唯一有商鋪的地方。一進村,看見一條月牙形的小河,河邊有一條長廊,長廊下是一溜店鋪,這就是麗水湖與麗水街。麗水湖的盡頭有兩個亭子,一個叫乘風亭,是供村民納涼、遮雨、休息的地方;另一個叫接官亭,建築精美,裡面供著金氏為官的先人;再往前走是塔湖廟。岩頭村村中處處有溪溝,潺潺的溪水奔流不息,嘩嘩的流水聲甚是悅耳。穿過進士街,來到已歷經數百年歲月洗禮的進士牌樓前,層層疊疊華麗的檐角告訴我們它當年是多麼的風光。村子裡還有兩個教堂:天主堂和基督堂,這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從岩頭村出來向南步行十五分鐘,便是芙蓉村。它始建於唐末,因村西的芙蓉峰而得名。南宋末年,元兵殺到江南,被朝廷削職回鄉的芙蓉村進士陳虞之帶領800族人抗元,據守芙蓉峰達三年之久,最後全部殉難,芙蓉村也被夷為平地。大劫過去後,陳氏後人於元末明初以七星八鬥為布局重建了村子。村裡古建築很多,有司馬宅、將軍府、陳虞之紀念館、芙蓉書院、陳氏大宗、戲台等。俺和阿偉走著,不經意間到了村子邊上,定睛一看,前面是用大塊石頭壘起的寨牆,牆上長著許多不知名的植物,古樸而充滿了滄桑感。這下可把俺們給高興壞了,掏出武器對著南寨門就是一通掃射。走出寨門,映入眼簾的是大片金黃色的稻田、排排綠樹,遠處是秀麗的芙蓉峰,腦海中馬上跳出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來,好一派優美的田園風光!激動地爬上一人多高的寨牆,驢眼貪婪地四處搜索,生怕遺漏了眼前的每一處美景。踩在牆頭上前進,一直走到了西門才跳下來,跟著一群歸來的羊兒又進了村。

村裡的老屋隨處可見,高聳的屋檐,班駁的屋牆,幽深的巷道……又謀殺了阿偉不少菲林,這時的阿偉已經進入了亢奮狀態,拎著相機跑前跑後,常常是只聞其聲不見其驢;而俺也是恨自己裝備太次,只能更加用心取景。下午4點半轉回村門口,阿偉要到溫州去,買票回廣東了,倆驢只得互留地址,就此話別,相約再下次“驢行”。

阿偉走了,而俺的旅程還要繼續。南行到了獅子岩,這裡江面已經很寬了,江中有頭張著大口的“獅子”雄踞在此,而有趣的是,獅子嘴邊還有一個“彩球”,江水不知奔流不息了多少年,凶猛的獅子卻總是咬不著那彩球,徒有一身威武了。溪中有許多游人,在游泳、乘竹筏漂流、坐氣球升空……玩得興高采烈,嘻笑、打鬧聲不絕於耳。

離開獅子岩,按計劃今晚要趕到大箬岩景區去住宿。大約還有20多公裡路,要先乘中巴車南下到坦下,再轉西去的車才能到達。在到坦下路口下車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四周黑黢黢的,伸手不見五指,俺獨自在路邊溜達了20多分鐘才等到車。上車後售票員說,這可是路過大箬岩景區路口的最後一班中巴車,還晚點了,算儂走運!而從路口到大箬岩景區還有好幾公裡。車到路口,恰好一輛拖拉機開進去,中巴車司機摁響喇叭,俺急忙跳下車衝上拖拉機,一路顛進去。而拖拉機上裝著的三個大汽油桶,第二天衣服上散發出異味,俺才意識到那三個桶原來是泔水桶,這輛拖拉機竟然是為碧水山莊拉剩飯剩菜的。真是慌不擇路!

大箬岩——楠溪江2002年10月6日星期日天氣雨轉陰

早上6:30起床,拉開窗簾,發現外面已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不遠處就是座座秀美的山峰。這天氣應該是暢游楠溪江的最佳時間吧!

按計劃上午把大箬岩景區的幾個核心景點游完,再到永嘉縣城去把回程車票買好,然後回到大箬岩景區路口開始順小楠溪徒步旅行,所以時間有點緊。

上午去的第一個地方是陶公洞,因南北朝梁代“山中宰相”陶宏景隱居在此而得名,被道書上稱為“天下第十二福地”;裡面香火非常旺,洞壁頂端都被熏黑了,不過俺不想在這再挨熏了,繼續前進吧!走了大約三公裡,來到了十二峰;這裡的山峰被金色的稻田圍繞著,一座座山峰就像是一個個大盆景。也許是因為去過黃山兩次了,而“黃山歸來不看岳”吧,這裡的山雖美卻不能讓人激動。不過,群峰嵯峨的十二峰還是頗有味道的,告訴你它們的名稱:寶冠、香爐、仙掌、天柱、蓮花、展旗、石筍、橫琴、卓筆、犀牛、石碑、童子。

乘上電瓶車,來到九祭石門台。“九祭”是指九個瀑布的意思。一祭有個碧綠碧綠的潭,可以劃船。衝到湖邊要了輛皮艇,可是怎麼也不能使艇筆直地前進,因為左手的技術太差,無法與右手協調一致;這時雨下大了,俺又沒法撐傘,好歹驢皮是防水的,還戴了頂帽子,淋就淋吧!可是風把艇吹得直往瀑布下漂,眼看離瀑布越來越近,下瀉的水花已經漂到臉上了…這可不行!俺可不想這時候淋浴!手忙腳亂地猛劃了一陣,終於脫離苦海。痛定思痛,心想:要是這會有個美眉和俺一起劃就好了,看現在多狼狽呀,驢威盡失!上岸喝了杯免費的金銀花茶,穿著濕漉漉的衣服,上路吧!衣服走走就會干了。接連走過二祭三祭四祭,五祭六祭,都沒有特別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心想:這樣的景在杭州地區多著呢!大同小異的,還要不要往下走?正嘀咕著,聽到有水瀉下的轟鳴聲,總算見著個水急潭深的瀑布了,原來是七祭。再往前走,一鼓作氣把數百級陡峭台階甩在身後,抬頭一看,一瀑布從數十米的石壁上跌落,泄入深潭,然後瀑水又衝越天然石門而出,形成八字瀑瀉流而下,此鬼斧神工,天生奇景也!真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報琵琶半遮面”,俺總算是不虛此“爬”了!

吃過午飯,12:40,雨已停。乘三輪車到景區路口公路邊下,開始沿小楠溪向東徒步。背著包,聽著音樂,漫步在雨後的小楠溪畔,清澈湖藍的水,翠綠連片的灘林,雲霧繚繞的遠山,溪水中層次分明而又清晰和諧的倒影……清新藹靜,恬淡、從容,仿佛讓人置身於世外桃源的仙境中;無論是向左邊,向右邊,向前邊,向後邊看……每一個角度都是美不勝收的山水畫,此刻語言是多余的,惟有不停地變換著角度,“哢嚓、哢嚓”地記錄下這美景才是最重要的。公路上非常安靜,沒有一個路人,只有偶爾路過的車像陣風掠過,片刻又恢復了寧靜…閉上眼,站在溪邊,深吸一口氣,你會發覺清新和恬淡已沁入體內的每一個細胞中。

就這樣獨自漫步著,累了或是公路不在溪邊時就搭上中巴車坐一段路,看見好景就下車再繼續走。下午14:30,到坦下。在這裡,大楠溪就像一個男子,伸出強壯的雙臂,把婀娜多姿的小楠溪擁入懷中;它們融為一體,從此再也不分開,一同卿卿我我地南下了。在我看來,大楠溪好似渾厚的水墨,而小楠溪則是婉約的工筆……大自然的造化令人嘆服。走上坦下大橋張望,江面寬闊,水流平緩,大片灘塗連綿不絕;走下橋沿著大楠溪前行,感覺兩岸的景色很像在電視上看到的漓江風光。還在感嘆著大小楠溪的恩愛,腳下的公路卻離江面越來越高,爬到了溪邊山崖的半山腰,隨著大楠溪轉起了一個又一個彎,使人不能下到岸邊去觸摸溪水,只能俯視著它了;繼續走著,在轉彎時回眸一望,身後就像是一個立體的透視取景框,大楠溪和遠處的山峰形成了一幅幅望不到邊的國畫,時而重墨,時而輕描……

過往車輛上的人們總是用驚奇的眼光看著我,好像我來自火星;也許他們並未意識到,我也是這國畫中的一部分。

天黑了。17:45走到沙頭鎮,結束徒步。大楠溪在沙頭以下就稱為楠溪江了。

今天從大箬岩到沙頭鎮一共是30公裡路,估計自己走了超過20公裡,真是地地道道的驢行,而竟然不覺得累。一小時後到甌北鎮,夜宿一帆旅館。

甌江兩岸行2002年10月7日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快8:00才起床,美美地睡了一覺。9:15乘輪渡到溫州市區。沿著望江路西行,江邊有許多株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有許多老者在樹下休閑、下棋;江邊還有許多修腳的,擦鞋的,賣報的,甚至還有掏耳朵的。瞧!這生意做得真是無孔不入。

到了碼頭,乘輪渡到江心嶼公園。江心嶼位於甌江中,嶼中雙塔凌空,其中東塔為燈塔,建於唐末;西塔是佛塔,建於北宋年間。嶼中有宋文信國公祠、浩然樓、謝公亭、江心寺、溫州博物館、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名勝。南宋即將覆滅之時,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住過一月。江心嶼景點豐富,嶼內古樹名木眾多,蒼翠蔥郁,溫州盆景園也設在此;而園內亭台橋榭,點綴相映,頗有揚州瘦西湖之風;山光水色,素有“甌江蓬萊”之稱,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嶼之一。

從江心嶼出來再次乘輪渡,到溫州市區。打的去溫州最繁華的步行街——五馬街去看一看。在路上司機說:街道上走來走去,打扮入時的女子起碼有百分之三十是外地人,五馬街在很長的時間裡則一直是浙江省最繁榮的街市;這恰好從側面印證了溫州的繁榮。五馬街不長,只有三百米左右,但這裡最貴的店鋪一平方米卻要八萬元;街上各式各樣的店鋪應有盡有,最多的是服裝店,人氣也數它最旺。走在溫州市區,感受著撲面而來的商業氣息,你會覺得這個城市充滿了進取的活力。

13:30第四次乘輪渡回到甌北。在輪渡上向西看,溫州市區、江心嶼的雙塔、東甌大橋和渾黃的甌江水,組成了一幅頗有氣勢的大場景。回到“溫州的浦東”——甌北後,登上塔山看甌江兩岸:甌北像個大工地,到處是拔地而起的高層建築;而南岸的溫州城就像一片高大水泥叢林,佇立在陽光下,散發出成熟都市的氣息……

楠溪江在甌北彙入甌江,奔向了浩瀚的東海;而甌江上不時傳來悠揚的汽笛聲,像是在為流浪的驢兒演奏著告別曲……楠溪江,再見了!驢子會想念你的!

的的喀喀湖於壬午年十月


精選遊記: 楠溪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