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期間,我和母親去蘇州游玩了一天。之所以今天才寫出來,是需要慢慢梳理那思緒,並且在心裡積澱和發酵一段時間吧。我童年有兩個夢想:把所有喜歡的書籍和影像資料,包括電影、電視劇收集起來,裝滿一個大房間,讓自己沉浸其中;還有一個是背著旅行包走遍名山大川、城市鄉村。現在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實現,難的倒是謀生等等現實的問題。但是又有多少時間用於這些容易實現的、輕松的、快樂的夢想?
陪著父母去旅游是我現在的一個夢想,更確切地說是計劃。因為並不富裕,所以父母很少同意一起出去玩。國慶期間,父親在故鄉處理家事,我買好車票,先斬後奏,終於說服母親和我一起去蘇州游玩。
蘇州園林最著名的是拙政圓,不遠處有獅子林,因此決定,用一天的時間細細觀賞這兩個園林。
緊挨著拙政圓的是太平天國忠王府,我們錯以為是拙政園,進去了,卻知道了許多難忘的事。
太平軍打進蘇州之後,忙於擴建拙政園,修建王府,未等竣工,即遭破城。
蘇州的歷史,從原始社會的房屋、器皿的微縮泥模,到近代商業繁榮的文獻記載都展現在一個小小的回廊中。
自古聞名的雙面繡:栩栩如生的貓、婀娜端莊的侍女,最使我驚奇的是一幅觀音像的發繡,銀光閃閃,不知用的是銀發,還是黑頭發繡了之後就會閃著銀光。
還有許多古董、文物放在陳列櫃櫥裡,或纖美、或敦厚、或樸拙、或華麗。母親和我在櫃前留影,從照片上看,我們似乎擁有這些珍玩。也對啊,它們本來就是讓人看的,仔細看過,就像擁有了一樣啊。
我還碰上了一個古硯的展覽,看著那些凝結著歷史墨跡的硯台,它們中間有的甚至是漢代建築上的一塊磚,我聞到來自古代的幽香。
有一個小學生在忠王府院子裡的桌上寫作業,一筆一畫好認真,稚氣的筆畫深深地印在米字格的作業本上。他只有二年級,還很小。我和他說話,他乖乖地回答,用清澈的眼睛害羞地看我一眼,就低下頭寫字了。
文征明手植的古藤旁邊,坐的是聊天的看門人和他的朋友;柳如是、錢謙益居住過的房間裡有一個櫃子,一個工作人員把她的皮鞋放在裡面。我不知這是否損壞了文物古跡或者對歷史不敬,但是文征明、柳如是、錢謙益不也是普通人嗎?即使他們是才子、名妓、官員,是愛國的、有正義感的名人,他們也同樣是普通人,假如知道多年後,手植的藤陪伴著人們聊天、照相,用過的櫃子還能讓人放鞋,應該覺得高興才對吧。
然後去拙政園。園林內風光的確美麗、精致,從後來洗的照片上尤其看得出,人在畫中行,江南的秀麗風光和深厚的人文氣息水乳交融。我曾想在其中流連半日,細賞蔥蘢花木、迤儷粉牆、古香古色的對聯、字跡蒼勁或秀美的匾額,還有亭台樓閣、風荷水榭,甚至在池塘邊靜坐讀書,靠在亭柱上小憩,迷離地看著荷葉舞蹈,任思緒飄飛,像短暫的居住一樣。母親卻不太有興趣,看完一遍就催促著往前走,使得行程帶上了稍許匆忙。我們本來就是過客吧。
園林雖美,給我印像最深的卻是游來游去的魚兒。魚缸裡的小金魚,惹人憐愛,拖著大尾巴不停舞蹈,圓圓的嘴巴吐著泡泡,到處覓食。池塘裡的大魚強壯得多,一塊面包屑投到水面上,立刻就有魚兒游過來,猛地伸出水面,吞進食物,瞬間又下潛,隱沒在水中。魚兒使剛剛謝了荷花的池塘色彩繽紛、水波蕩漾。
一個個鮮活清新、自由的生命,比價值連城的珠寶和文物珍貴得多。至少我是這麼想。
獅子林真好,因為它不僅是為了觀賞,更是為了人的參與而修建。那幾乎占滿了整個園林的假山迷宮迷住了多少孩子,甚至讓我和母親也興奮了。
那些玲瓏的白石頭像許多頑皮的孩子,自然地依偎在藍天下,天衣無縫地構成一個神秘而光明的山巒和叢林。從一個入口進去,真不知道會從哪裡出來,而且出口有許多,左一拐,右一彎,,也不知選擇哪個好;下了台階,忽又拾級而上;鑽進一個小小的洞穴,眼前一下子黑了,心裡微微恐懼,摸索著走幾步,忽然又是一片光明,或者翻過小小的石橋,跳過青石板,就能上岸。
假山的牆壁上都有洞,剛好讓一個小孩兒鑽過去,所以那些孩子們更覺得好玩了。他們簡直玩瘋了,在洞中鑽來鑽去捉迷藏,像靈活的小魚,或者掛在上面打秋千。我看到也覺得很高興。
假山裡的路都很窄,有時只容一人通過,大家對面相遇了,總是友善地微笑,互相讓路。可能游戲時我們最輕松、最友好吧。
母親膽子很小,她在假山裡走的時候總是要扶著牆。有一次走下拐彎的台階,我先下來,對面上來一個人,他站在旁邊讓路。我伸手要接母親,可是母親執意不肯,自己扶著牆,一步步地走下來。她走得很慢、很小心,但是很穩。我看到讓路的那個人臉上的微笑和眼睛裡的欣賞。那一刻,我感到自豪和欣慰。我的母親膽小、柔弱,但是我也經常體會到她內心的堅強。
不停地行走、攀登,並且在岔路口選擇方向,走到意料之外,驀然回首,原來是這樣的路。我們和自然,又和建造假山迷宮的那些祖先靠得那麼近。當年建造假山的人想說什麼?給他們的孩子和後世的孩子留下一個精心構築的、不可磨滅的天真樂園?或者他們想說:人生際遇實難料,回首當年已惘然?還是只想讓所有進入假山的人都覺得快樂?至少我是永遠不會忘記江南的天空下那片潔白的樂園和洋溢其中的快樂。那是秋日的藍天、石頭、池水和祖先留下的快樂,是我自己運動的身體感受的快樂,也是母親和其他人——嬉戲的孩子們、游客們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