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4 年初六又是一個早起,5:30上車,對於平時習慣睡懶覺的我來說真是一種折磨。一片灰蒙蒙中到了拜雲寺,爬到第二層,發現只有三四個老外端著照相機在等日出。拜雲寺的四周不像吳哥窟的廣闊,其被叢林所包圍,所以無法看到日出的全過程,只有等太陽完全高於四周的樹林時,才能看到最美的景色。因此,建議不用太早出發,早上6:30或7:00到這裡已經足夠了。找了個朝東的地方坐下等吧,周圍是一張張看盡世間滄桑800多年的笑臉,寧靜、安詳,這種感覺無法形容。
一聲歡呼將我從神游中驚醒,太陽終於越出了叢林。陽光漸漸地將那些斑駁而又始終微笑著的臉一一塗上金色 — 金色的拜雲、金色的吳哥的微笑,我只能頂禮膜拜。
出了拜雲寺,也許被其所感染,每個人的嘴角都蕩漾著一抹微笑,心情不錯。我們的司機(Mr. Mariana)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因為我們的下一站是距離暹粒37公裡的“女王宮”(Banteay Srei),而早上10:30之前以及下午2:00之後被認為是最佳的游覽時間。Banteay Srei建於公元10世紀,直到1914年才被法國探險家所發現,這座被譽為“吳哥藝術的明珠”的印度教小型寺院在吳哥古跡範圍內是最古老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寺院之一。
由紅色砂岩建築而成的Banteay Srei像一位亭亭玉立的柬埔寨少女,優雅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在明媚的陽光下,發出淡淡的幻彩。與吳哥窟的壯美、拜雲寺的親切、Ta Prohm的妖嬈不同,Banteay Srei有一種細膩、優雅的不同尋常的魅力。幾乎每一塊石頭上都有精美的雕刻和裝飾,門楣上的神魔之戰、門框上的蓮花、檐角上的獅神和蛇神無不精彩絕倫。更值得一提的是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Apsara,曼妙柔美、儀態萬方,無愧為高棉藝術的巔峰之作。
圍著主建築群轉了3、4圈,謀殺了無數Memory和膠卷之後,我們才戀戀不舍地舉步離開。出來時經過一個蓮花池,池邊還有幾個當地人正在演奏高棉古樂,回首Banteay Srei正像一個盛裝的高棉舞姬,淺笑中向我們揮別。
在車上睡了一覺,醒來時已回到了GH。按照行程安排,我們將在中午休息片刻,下午3-4點再重游Angkor Wat看日落,而我們溫厚精明的司機Mr. Mariana也將與我們告別。在GH用了簡單的午餐(推薦Fruit Shake 和Coffee Shake),在房間裡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叫了一輛TokTok向Angkor Wat 進發。小車在顛簸的土路上開得飛快,但建議帶上眼鏡、帽子和手帕,如果你不想完全開放在“沙塵暴”裡的話。
這時間的Angkor Wat,真是熱鬧非凡。雖然討厭人多,但這是我們在吳哥的最後一站,於是在陡峭的石階上上竄下跳,拗出種種造型,又把二樓門廊裡的石刻壁畫故事看了個仔仔細細,終於,在夕陽完全落下後才一步三回、意猶未盡地離開這座天神所賜的神跡。
晚餐在Old Market 附近的一家西餐廳,記得名字叫“Cambochino”,想必是柬埔寨的卡帕奇諾的意思。味道不錯,蒜蓉面包很香,俺吃了倆,不過建議不要點牛排。酒足飯飽後回到GH後整理行裝,因為明天就要離開柬埔寨去泰國的沙美島了。睡前翻看著DC裡的照片,不知夢裡是否會有暹粒河的水波、吳哥窟的倒影、拜雲寺的微笑、Banteay Srei的Apsara、Ta Prohm的蛇樹、Ta Keo、East Meb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