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依舊 人事全非 (一)聯系作者:crystal_stt@***
再訪姑蘇已是物是人非。
三年前
蘇州是離上海比較近的一個旅游勝地,歷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稱。三年前和初戀的傑尋訪蘇州,體會的是那份甜蜜的愛情以及熱戀後的溫存,那次旅行中探訪的景點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觀前街上的玄妙觀,當初對寺廟都沒有多少認識,反正就是見佛就拜啊。在玄妙觀的某個殿中,傑用了75元把我們兩個人的名字放在一盞長明燈下,據他說這燈永遠會照著我們,也印證了當初他對我的愛之深和擁有欲之強了。
三年後
在三年後的今天,姑蘇依然綻放著他歷史文化名城的華彩,而人事似乎已經歷了滄海桑田……回想起這三年的時光,真是有身以來經歷最多,變化最快的三年,人來人往、歷經磨難之後,又多了幾許的智慧和幾分的淡然。
情人節這天,我和羅就乘上了下午一點多的特快軟座火車從新客站出發了,我們都是不太座火車的人,這列火車給了我們兩人一個驚喜,火車是雙層的,我們的軟座是雙人坐,位子就和飛機上的相似,而且車廂中整潔又安靜,非常的舒適,這24元/人的列車給了我們出發時的愉快心情,在車上我們買了蘇州的地圖,出乎我意料的是羅問我閶門在哪裡?我楞了許久,於是他接著解釋著——在明清時代,閶門裡是真正的蘇州,閶門外則是繁榮的集市和興旺的水運,我頓悟後查看地圖發現了略有痕跡的閶門和位於古代蘇州城中最為中心的觀前街。當然在這之後我也了解到了蘇州還有吳門,北門等等在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城門。羅又介紹到蘇州是舉世文明的歷史文化古城,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就有了當地的部族自號“勾吳”,蘇州稱“吳”,公元前514年吳王建都於此,已經沉澱了2500余年的吳文化了,他的一席話源於書中對“吳”的介紹,此翻介紹無疑是增添了我對蘇州的游興。
出站後我們找到了出租車的等候點,排了大約有20多人的隊伍候車,上車不多久就到了我預定的蘇州人家大酒店,進了酒店正的讓我耳目一新,這是一家今年才開的非常新的酒店,其中庭院深深,素雅古樸。院子裡有中國竹和石頭桌椅,最有特色的也是我最愛的是那塊大石頭上刻有杜荀鶴的《送人游吳》:
送人游吳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進了房間更是讓我喜出望外,房間中不僅僅是家具有中西合璧的古典風格,房頂也造成那種有懸梁的三角尖頂,非常別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房間沒有浴缸,而且由於新造的酒店還有多處油漆未干,並且在管理上不完全系統化,所以在走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留戀。
原本准備先去拙政園的,但是一出門就發現蘇州的出租車難尋,於是上來兜售生意的人力車建議我們去水鄉藕園,並提醒再過半小時拙政園就關了,而且在6點以後還開放的園林只有藕園和怡園了。於是我們打算去名聞遐邇的石路走走,然後去怡園。我們大約用了20分鐘左右才巧合的打到了車,到了石路已近黃昏,天色漸暗。看見路上許多女生手捧鮮花並掛著甜美的笑容,看見周圍已是人潮湧動、嘈雜萬分,看見石路的原貌完全沒有它名字的那種韻味,和上海的南京路有所相似,在我眼前的市容完全詆毀了我腦海中小橋、流水、人家的姑蘇形像,同時也頓悟今天是2004年2月14日(情人節)。之所以會忘記,是源於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源於一種了無牽掛,或許對我而言,最甜蜜的情人節就是有愛人的陪伴,最美好的禮物就是我愛的這個人在我身邊。在這個情人節,我愛的他穿越了地中海和太平洋,把他自己送給了我,那份欣喜和甜蜜似乎是上帝對我的恩賜!
沒有多久,我們就准備踏上去怡園的路了。到了怡園,就發現他們45元/人的游覽票中還包括自助茶點和導游介紹,我們就在幽幽的古箏琴聲中對膝而坐,兩杯蘇州特產碧螺春,一桌風格各異的小吃和水果,在說笑中體會那份悠閑自在,陶醉於此,真是人生如煙亦如夢啊!享受到此,一位穿黑色長袍的男子走來給羅介紹蘇州評彈,譜子上有“白娘子許仙傳”、“西廂記片段” 等等,號稱“中國通”的羅就和他們熱情地議論起了譜子上的故事,最後還是用了40兩銀子點了一首“西廂記片段”,一男一女端坐在高台上紅木雕花的桌子兩邊,用蘇州方言彈唱的蘇州評彈也能讓我盡情地享受蘇州曲藝的魅力所在。人說“願聽蘇州人吵架,不聽上海人說話”,到了蘇州的確發現蘇州姑娘說話抑揚頓挫、聲聲入耳,怪不得有“吳儂軟語”之詞。到蘇州後觀察到蘇州姑娘如娉娉婷婷婀娜多姿的典型江南女子,喜薄施粉黛,清秀溫婉的如江南的一山一水,這無不滲透著清澈明淨的水環境留下的痕跡,那份淡雅和樸素正與蘇州的建築和園林容為一體,耐人尋味。之後,一位熱情的導游帶著游覽夜色下的怡園,一曲幽雅的古箏,一輪明月撒下了皎潔的月光,伴著那粉牆黛瓦的古典園林以及心愛之人的陪伴,人間極樂也!游園結束,在茶室稍加休息後,在22:00左右就上了回賓館之路,帶著一份清閑和游玩後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