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去的地方:上海的滄桑往事(一)

作者: lucia

導讀寫下這篇文章是想給那些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卻不知道除了金貿,除了東方明珠,上海還有的被你們忽略的滄桑往事。上海的老地方想必除了老一輩的人知道外,現在的年輕人只會惦記著哪幢樓又拔地而起。我們每天上下班經過的馬路,經過的老房,你有沒有想過它曾經矗立在這裡經歷了些什麼?鄔達克在上海設計的建築作品 知道這個名字的人想必沒有幾個,可是他設計 ...

寫下這篇文章是想給那些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卻不知道除了金貿,除了東方明珠,上海還有的被你們忽略的滄桑往事。上海的老地方想必除了老一輩的人知道外,現在的年輕人只會惦記著哪幢樓又拔地而起。我們每天上下班經過的馬路,經過的老房,你有沒有想過它曾經矗立在這裡經歷了些什麼?鄔達克在上海設計的建築作品

知道這個名字的人想必沒有幾個,可是他設計的建築上海人沒有幾個不知道的。

“遠東第一豪宅”——綠房子

銅仁路333號,上海灘“顏料大王”吳同文住宅。1935~1937年間設計建成的吳同文住宅表現出鄔達克對現代建築風俗的追求,這是一座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小住宅,造型采用了局部回孤形體量,帶形玻璃窗,流線形室外大樓梯及水平陽台,室內設有帶玻璃天頂的日光室、安裝彈簧地板的跳舞廳,並設有空調、電梯等先進設備,該住宅從形式到結構及設施,在某種程度上更具有現代性。

PS: 我去看過了,但可惜的是現在成了VIP會所,都是老外和有錢人在那裡享受,房子看上去已經陳舊很多。如果不介意的話,你或許可以享受走在門口的銅仁路上,感覺還是很好的。

廣發銀行(原上海四行儲蓄會聯合大樓)

四川路漢口路口。建於1926年5月,鋼筋混凝土結構,主體7層,加上2層塔樓,地下還有地室一層。外觀為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四行儲蓄會大樓外立面作豎向3段處理,不僅外形,而且色彩也分3段。1至2層的牆面用漢白玉石,並有雕琢裝飾;3至6層用褐色泰山磚貼面,6層上有挑檐以及7層、塔樓也用漢白石貼面。1、2層外牆豎立8根方柱和科林斯柱,柱間大玻璃。

PS: 去四川路的時候經常經過,只是配合著周圍都是自行車的穿梭以及垃圾,我一時是不會想到它的由來。

沐恩堂

西藏中路九江路口,面對人民廣場。沐恩堂原名慕爾堂,是一座建有高大鐘樓的基督教堂.沐恩堂建於1929年,為美國流行的學院式哥特建築。“沐恩”,意為沐浴於主恩之中。該堂為磚木結構,美國式建築,大禮堂可容納1000人。

PS: 每次坐公交車去人民廣場,看不到這個教堂才怪呢。只是在聖誕節,它好像從來不開門,也沒有唱詩班,難道是我弄錯了?由於人民廣場在改造,現在的沐恩堂周圍都是非常現代化的商場大樓,最新的就是那幢Capital Land. 我很想知道政府會拿它怎麼處理?

上海旅游職業學校(原鄔達克的住所)

番禺路137號,在一個小小的弄堂裡面,現在是學校的辦公樓。這是鄔達克在上海為自己建造的第二幢都鋒式房子,房子的三角坡頂造型、都鋒窗,鄔達克將屬於自己的鄉愁帶到這所房子裡。房子從建材、設計、施工到細部裝飾,都非常純正、地道。從前裡面的布置也很精致,屬於典型的歐洲古典風格。現在從外面看,房子已經破敗了,但房子在周圍綠色的陪襯下仍顯出生命力。

PS: 去旅游職業學校考導游證的學員,知道否?

原美國總會(現上海中級人民法院)

福州路206號。美國花旗總會,又名旅滬美僑俱樂部。鋼筋混凝土結構,1923-1925年建造,美洲殖民時期喬治式。

PS:福州路現在是上海灘著名的購買文化用品的一條街還包括科技書店。如果下次再去福州路,記得看看這幢建築。

國際飯店

南京西路。1932年動工,1934年落成。大樓24層,其中地下2層,鋼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樓板,它是當時全國也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並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上的最高紀錄達半個世紀。此建築用地局促,平面布置成工字型,造型高聳挺拔,是20年代美國摩天樓的翻版。

PS: 現在上海的最高建築當然非金貿大廈莫數了,當然在未來的幾年還會有倍受爭議的

金融中心。可是在那個年代,國際飯店像征著崛起,像征著西方文化的侵入,像征著中華文明的顛覆。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