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節,曾經到南京鐘山地區游覽,走了明孝陵、中山陵、靈谷寺、紫金山天文台等地,當時就知道在明孝陵那一帶有梅花山,今年終於等到可以有兩天休假,於是毫不猶豫在攜程網上訂好了廣州至南京的往返機票和南京的酒店,看梅花去嘍!3月11日下午2點半,久違了小雨降落在南京,伴著雨點,從明孝陵的神道的半道岔上梅花山,因為經過前一天晚上的8級大風,此時山上的梅花已經不成片了,不過白梅、粉紅梅、大紅梅、綠梅,也還是可以見其蹤影,偶爾看到一連5株開得燦爛的粉紅梅,就一定要謀殺掉我的膠卷了。
梅花山上的梅花,沒有半點香氣,這和它不結梅子有關,我曾經在蘇州的留園裡看到過一株鵝黃色的梅花,就暗香撲鼻,那可是結梅子的梅樹。
看完梅花,還要到靈谷寺去拜謁鐘山地區的人文始祖——寶公。寶公的法號叫寶志,又叫志公和尚,他就是人們所熟悉的濟公。去靈谷寺,很多人去看藏有唐僧頭蓋骨的靈谷寺,和能看鐘山全景的靈谷塔,我卻對邊上的寶公墓特別感興趣,現在的寶公墓是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園山包,旁邊沒有任何裝飾,不過墓碑上嵌有一塊石碑,靈谷寺游覽地圖標記為三絕碑,這塊碑有由吳道子畫的寶公頭像,李太白撰的碑文,顏真卿寫的字是謂三絕,當然還有乾隆提的四個字。現在吳道子的畫已經沒有痕跡了,李太白的碑文顏真卿的字、乾隆的字都還在。其實寶公墓原來是在現明孝陵的地方,當年朱元璋看中了那地方,就把寶公墓給搬到靈谷寺這地方,當了皇帝就干鳩占雀巢的事,切!
這裡還要特別提一下:在向陽漁港吃的一道菜,河蚌鹹肉煲,那河蚌和鹹肉的鮮啊,留齒三日,至今仍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