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島

作者: SHIYUAN

導讀-釋元 2000-10-02 ”我終於來了!桃花島!!!”,船緩緩的靠向碼頭,岸上,”桃花島”,由金庸題名的三個紅字赫然躍入眼簾. 今天終於踏上了少年時沉浸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這片記憶中的土地.要感謝金庸先生這位向導,雖然第一次接近,卻似故地重游. 車子載著我們一行8人,穿過充滿青草和泥土芬芳的鄉間小路,在依山傍海的一間客棧停下.店主早已在 ...

-釋元 2000-10-02 ”我終於來了!桃花島!!!”,船緩緩的靠向碼頭,岸上,”桃花島”,由金庸題名的三個紅字赫然躍入眼簾.

今天終於踏上了少年時沉浸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這片記憶中的土地.要感謝金庸先生這位向導,雖然第一次接近,卻似故地重游.

車子載著我們一行8人,穿過充滿青草和泥土芬芳的鄉間小路,在依山傍海的一間客棧停下.店主早已在門外等候.(這家”金沙度假村”的標准房收費是120-160元/天,冷熱水供應,做的海鮮味道不錯-―在兩天中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價錢合理,大約是200-300元左右供8人可以吃的很開心)安頓好行李,忙不迭的衝出客棧,站在堤上,望著海浪滾滾,白雲悠悠,真想立刻融入其中.”回來,吃午飯了”,同伴喊聲把我的思緒從海天中拉回,引誘著我回到疊滿海鮮的餐桌……飯食訖……敷足而坐……稍做歇息。

桃花寨

經店主介紹我們沿著海邊的山路向桃花寨、東海神珠、彈指峰三個景區前進,大約30分鐘路程,一路山海相映,倒不覺的長。到了桃花寨的入口,(門票要18元――略顯的貴了!)順著新築的石階往下,可以看到一潭清水,因為在桃花寨,立刻使人想起李白的那句詩,姑且叫做”桃花潭”吧,潭邊垂著楊柳,在臨潭的山坡上有一些休閑憩息的木頭屋。(估計價格不菲――經打聽果然要380元/天以上!)潭左邊的山有很多都被打通,在洞旁平整的山石上還能隱約看見“毛主席萬歲”等鮮明的時代特征,說的肉麻一點,就是有沉重的歷史凝重感。據介紹,山洞曾是軍事重地,是軍人休息、站崗、備戰之所。至於如“藥師精舍、靖哥居、蓉兒茶莊”等等洞旁或山路旁的指引牌,只不過是後人根據小說中的敘述給那些充滿火藥味的山洞賦予別名罷了。

東海神珠 彈指峰

走5、6分鐘的路程,我們到了海邊的礁石叢中,只見兩大礁石相擁,中含一顆渾圓的石球,這就是“東海神珠”。傳說桃花女龍鑽透龍潭返回東海龍宮後,不忘大自然對好的哺育之恩,故地重游,吐出一顆龍珠在此,作為報答。其實,這石頭因長期受海水衝洗,推動摩擦而成,真是巧奪天工。據說當浪激礁石,浪花飛濺,在陽光照耀下,恰似一道彩虹,同時,激浪從“龍喉”湧入,推動龍珠在“龍舌”滾動。我總體的感覺是大自然能把礁石磨成如此光滑渾圓,確實不易。在礁石上稍做休息後,我們又拾階而上,走著走著變成了泥路,這段路不好走,建議女士們千萬要穿旅游鞋。一路說著笑著,

約摸15分鐘的路,彈指峰到了,石峰高約50米,柱形從海面上拔地而起,如一把寶劍直刺蒼穹,峰底海水環抱,兩側海蝕溝相隔,可視而又不可攀。我們站在彈指峰對面的山坡上,面對相隔50-60米的山峰,腳下是懸崖峭壁。最美的是山峰上那幾棵綠樹,岩黃色的山峰,頭頂一叢綠色,如一枝蘸滿顏料的畫筆擱在天地之間。(相傳桃花島主黃藥師就是在這彈指峰上練就了淩波步法、淩波劍法和彈指神功。――信不信由您)

游完了彈指峰,我們一行8人回到了來時曾經過的“桃花潭”,此時太陽西斜,幾縷陽光透過柳枝灑在水面,幾尾紅色的鯉魚臃懶的吐著水泡。同行的一位不禁在潭邊放聲高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雖比不上蔣大為,卻也字正腔圓,此時我們個個品著茶,聽著歌,欣賞著日落前的山、水、海色……

結束一天的游覽回到“金沙度假村”,自然又是一頓海鮮美味。晚上睡在臨海的客棧,十分涼爽,只不過偶爾有幾只蚊子前來攪夢。

…………一夜無話…………

安期峰

第二天,起了個早,匆匆吃完早飯,今天要登海拔540米的安期峰,據傳“安期生為避暴秦,隱居安期峰這個天然石洞修道煉丹,成為後人崇拜的聖人。秦始皇及以後的各朝皇帝,都派欽差來尋訪安期生,有的見他白發蒼蒼,稱他為“千歲翁”,有的見過他吃著巨棗,幾勸不歸。元朝文學家吳萊(1327年)秋游桃花山時也尋訪過安期生,察看過煉丹洞遺跡,有“空余煉藥鼎,尚有樵人知”的詩句留存。”店家叫了一輛中巴把我們載到後山離峰頂較近之處,隨後開始了漫漫登山路,登山本身十分辛苦,但我卻發現有兩個樂趣,一當我登了一會,回頭看時發現景色與先前不同了,視角更寬了,如同人生每經過一個階段,總有不同的發現和反思。二,我發現有些裸露的山石上有十分美麗的黑色紋路,像桃花盛開,也像黃山迎客松,聽當地人說,桃花島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這種有桃花紋路的石頭遍布全山,這些石頭的來歷和安期生有關,因為“安期生醉墨潑桃花”而使全島的石頭都有了如此美麗的標記。

山路一彎,山頂的一座寺廟頓現眼前,這寺應該是安期生當年修行所在吧!走近寺的入口,涼風拂面,一路被日曬的辛苦頃刻間被陣陣清風帶走,真是“清靜之地”啊!踏進山門,游人香客不少,殿中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禮佛之後,我們繼續攀登寺後的安期煉丹洞,也就幾十個台階,天然形成的一個7平米見寬的洞,據說是當年煉丹之地,旁有一口井倒是清冽無比。出了煉丹洞,再往上有個鐘亭,不少游人紛紛前往敲鐘,(十元一次),不久洪亮的鐘聲傳來,一聽果然頗有韻味,似乎在復古抒情,然敲的人太多,則有些煩躁不安了。

過了一個山隘,自然要走下坡路了,雖然景點都已閱遍,下山的路卻沒有絲毫的厭倦,忽而從草從中竄出一條蜥蜴,忽而傳來幾聲鳥鳴,總給您帶來幾分城市中無法體驗到的感覺。在溪邊我們歇歇腳,甘甜的溪水比“***山泉”甜多了。很快到了山底,又到用膳時間,自然又是海中美味,難以言表……

大佛岩

下午,我們向最後的一個計劃中的景點-大佛岩進發。說實話,一到大佛岩入口處,感覺不好,車子帶我們來到一個村莊,在一個破爛的民居上寫著“大佛岩,每人5(6)元”。房中幾個婦女在高聲喧鬧,估計在玩中國的國粹。 看我們經過,出來收了費後,又急奔進去,而我們一行對前面樹在路口的指示牌產生疑問,因為似乎兩條路都可以走,終於選擇一條上爬,走過村莊,進入樹林,台階也沒砌好。這時天色昏暗,林中更是陰森。爬,爬,爬,爬到了,終於又看到一廟,因為悶熱難耐,也顧不得什麼禮儀,先進去再說。寺廟還在修葺,在高處向遠處看,也比不上上午的風景動人。一片灰蒙蒙。據說,大佛岩是桃花島的標志,一塊巨大的山石裸露在山上,可往上一望,從我們所站位置到那,最起碼還有20分鐘的山路。也許上午已爬過山,精力不濟,下午要離開桃花島,所以我們放棄了攀登的念頭,開始打道回府。下了山,進了車,車子漸漸遠離大佛岩,回頭眺望沒去成的那個大石頭,發現山上烏雲密布,而且天色迅速變得暗下來,雖然才下午2點,卻似黃昏一般,車子一到碼頭侯船室門口,頓時雷電交加,狂風暴雨。阿彌陀佛,幸虧沒去大佛岩。雷雨來的快,去的也快,雨停了,我們站在岸邊,放肆的吸著海風和暴雨帶來的空氣,欣賞著海面上的閃電,回憶著高爾基的那篇背誦課文“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沒有一絲水泥和城市的味道………這種感覺直到我們上了船,被艙內渾濁的氣體包圍後才終止。

客船載著我們緩緩地駛離岸邊,岸上”桃花島”,那三個由金庸題名的紅字卻依然清晰,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注:去桃花島的途徑,從寧波或舟山的沈家門坐船出發,從沈家門出發40分鐘可到。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