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印像
在我的腦海裡德國似乎是戰爭的代名詞,是與二戰罪魁西特勒聯系在一起的,再有是老牌資本主義,機械加工業十分先進,至於更多的知道得很少。這次歐洲之旅在這片土地上停留了52個小時,使對這個國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德國位於歐州中部,北瀕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靠阿爾卑斯山脈,面積35.7萬平方公裡,人口近八千萬。我是2月20日早餐後離開阿姆斯特丹,乘汽車前往德國的。走了大約150公裡就進入了德國境內,繼續前行近250公裡就達到了這次行程的公務目的地——奧貝瑪公司,它位於科隆市遠郊的一個小鎮裡。這時已經是下午1點了,奧貝瑪公司的一位主管經理接待了我們,寒暄幾句就開始了午餐。午餐是
在附近的一家中國溫州人開的中餐館,對方通過翻譯很客氣地叫我們自己點喜歡的菜肴和酒水。我覺得這樣不好,還是客隨主便好,翻譯(中國人)對我說他們喜歡這樣,不必客氣,不吃白不吃。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點了十菜一湯、兩樣主食、威士忌和墨尼黑鮮啤酒。這是我歐洲之旅吃到的最好的一頓餐,墨尼黑鮮啤酒的口感確實好,甘甜、細膩、清爽。整個就餐過程氣氛很好,除了互相敬酒以外,我和對方還交談了許多技術和業務問題。他們是成立於上個世紀初期的一家小的股份制公司(只有68名正式職工),專門生產各種硬質材料粉碎設備,在國際上小有名氣,去年銷售額為7000萬歐元,產品銷售遍及全世界。午餐進行了一個小時,而後我們來到他們的總部辦理了公務——驗收設備,並參觀了該公司的生產環境、技術裝備、企業文化等,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只在這裡逗留了一個多小時就匆匆離去。從對方只用一個主管加上一個翻譯,來接待我們一行8人的外國客商代表團,就不難看出“西歐磐石” 刻板、沉悶的德國人的形像了。
原計劃是要游覽科隆市的,非常遺憾,當我乘坐的汽車趕到市區附近時,發現這裡的道路被喧鬧的人群擁擠得水泄不通,原來這裡正在舉行狂歡節,汽車根本無法通過,無奈只好取消了這個行程。我從資料上得知這座德國西部大城市,是擁有自羅馬時代悠久歷史的文化都市,城內遍地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該城市的像征——科隆大教堂,每天有大批游客為了瞻仰大教堂而來到科隆。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以輕盈、雅致著稱於世。大教堂位於科隆市中心的萊茵河畔,可惜我只能隔著車窗遠遠望著高高的教堂屋頂和美麗的城市外貌。
我們繼續前行奔向下榻地——海德堡市。海德堡市在我的腦海裡沒有記憶,我是現看了地圖才知道它的位置在法蘭克福正南約150公裡。汽車跑了近270公裡,快到晚上6 點時達到了這座古老的小城。沒有吃飯就去了游覽了古堡遺址和觀賞哲學家之路以及小城的夜景。古堡遺址類似澳門的大巴山牆,不過要比它壯觀、宏大和歷史悠久。由於天黑我只欣賞了半個多小時,照了幾張像就離開了。哲學家之路以及小城的夜景我是站在古堡所在的山上觀賞的,所謂哲學家之路就是小城中一條沿河(萊茵河的支流)的綠茵小道,看上去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顯得十分幽靜,因為有幾位著名的哲學家在這條路上走過而出了點名。小城的夜色倒是挺美的,令人以遐想和夢幻。
21日早餐後,乘車離開海德堡前往德國的法蘭克福市。要真正了解德國——這一歐洲經濟最發達國家的現代發展狀況,法蘭克福就不能不去了。因為法蘭克福是是德國第五大城市,位於美茵河右岸,始建於公元794年,充滿了多元化的魅力;它是德國的金融、商業、交通、制造業以及展覽中心,和高科技業的像征;它是歐洲貨幣機構彙聚之地,這裡擁有400多家銀行、770家保險公司,類似於上海在中國的位置。與其他歐洲古城不同,由於二戰的焚毀,法蘭克福的城市建築都是後建的,非常現代化,也非常漂亮,有創意。高樓大廈比其他城市多很多,特別是銀行大廈、展覽中心尤其多。這裡還有德意志中央銀行和歐洲第三大證券交易所,這裡還是歐洲大陸最繁忙的會議場所。法蘭克福擁有“德國最大的書櫃”——德意志圖書館,德國法令規定1945年以後出版的德語印刷物都有義務提交它保存。
汽車跑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法蘭克福,我們參觀了法蘭克福老歌劇院、保爾教堂、羅馬貝格廣場,還有法蘭克福證交所。在證交所門前有2個銅制雕塑,一頭牛和一只熊——分別代表牛市和熊市。大家爭相和矯健的牛拍照,想在股市上有個好運氣。在羅馬貝格廣場後面有一條美茵河穿過鐵橋,它沒有萊茵河寬闊悠長,河水靜靜地流淌著,只見一個清晰的倒影——一座精致小巧的保爾教堂亭亭玉立,溫馨、寧靜而致遠。
我還乘車在這座城市裡兜了半個多小時的風,想充分領略她的風采,想把她牢牢地印在腦海裡。
午飯後我們繼續前行,趕往德國的斯圖加特。斯圖加特市是斯圖加特洲的首府,在法蘭克福南約300公裡處。下午三點半趕到了斯圖加特市,接著參觀了“奔馳”汽車集團公司總部所有的“奔馳汽車博物館”。這裡陳列著從該公司成立初期——十九世紀末生產出的第一輛摩托車,到今天生產的“奔馳”700型現代超豪華小汽車,歷經一百余年生產的各種型號汽車的代表作,展品百余件。在這裡我才真正領略到了汽車的真實含義——民族現代工業技術的凝聚物。
進了展覽館,服務人員就遞給我一個類似“大哥大”電話狀的東西,通過翻譯我會使用了它。它是一部同步語音翻譯器,每到一個展區,只要你按下這個展區的代號,裡邊就有漢語解說(當然,你按下其他語言健,它也會發出你想聽到的語言),使你能夠輕松地弄清展品含義,它還會提示你怎樣行走到下一個展區。我聯想到如果我們國家的大型游覽區,也能有這麼個小東西該多方便啊?一個小時的參觀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覺得游興未盡。通過這座展覽館使我領略到了德國民族機械工業先進性,也使我領略到了德國人嚴謹、守則一絲不苟的風格。戰爭歷史的陰影不應當再遮擋我腦海中的德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