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習見聞(三)2004.2.13
Rudy來到美國已經有16個年頭了。他的父親曾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去到了台灣。Rudy也曾經在台灣政府任過職,身居高級的管理職位。據說後來因為妻子賭博輸掉了900萬元,迫不得已才舉家移民過來,同時也為自己的三個孩子創造好的教育環境。由於有了同樣的政府工作經歷,所以他對我們也格外親切、熱心;由於有了這樣的生活經歷,所以在他的嘴邊總是掛著那句,“美國生活一場空,美國生活一場夢”。通過越來越緊密的接觸,我也越來越感覺到Rudy對美國生活的厭惡,和對中國大陸的向往。他曾經打算讓他的女兒大學畢業後來上海尋找工作機會並且生活下來,只可惜被去年的“非典”所阻礙了。
說到教育,我倒很願意將我從課堂上得到的信息以及Rudy的建議轉述出來。加州是全世界第六大經濟實體,僅次於中國,占全美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高新科技是支撐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所以需要有高質量教育來保證,加州政府每年用於教育的開支占到政府財政總支出的51%。做一下比較:我區去年的政府教育支出約為7億元,占政府財政總支出的23.3%(政府財政總支出約為30億元),這個數字是全市最高的。可見,加州的教育水平相當之高。可是,自從“911事件”之後,美國開始嚴格控制外國學生前來就學,中國的留學簽證十分不容易被簽出。Rudy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可以首先申請加拿大的留學簽證,很容易被簽,就讀一年之後再申請轉入美國的大學。因為美國與加拿大學校之間的溝通比較直接和方便,這樣就比較容易辦到了。僅供參考。
美國——是“畜生的天堂,孩子的樂園,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場”。對Rudy說的這句話,我想做一些補充介紹。首先,在外界的眼裡,由中國移民到美國的老年人被稱為“三等”市民——等吃飯、等看報紙、等死。因為語言不通以及年紀的關系,不允許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在美國四處旅行和結交朋友,他們的生活其實很無趣,大家幾乎都想要回中國居住。其次,在美國的校園和街頭,隨處可見烏鴉、麻雀等鳥類,冷不丁地在你頭上淋那麼一下,你說這些畜生可不可恨!我就曾經受害過三次。而美國人所說的“畜生”,更是指社會的毒瘤。
夜間的洛杉磯市Downtown街頭是可怕的,完全不同於白天美國第三大城市繁華的模樣。流浪的黑人開始大批湧上街頭,頭上裹著一張破舊的薄毯子,手上推著的一輛破推車裡擺放著他們全部家當。黑人們一無所有,他們聚集在一起酗酒、吸毒、滋事。街上幾乎沒有什麼車,城市裡也幾乎沒有什麼人住;商家一到18:00就准時將兩道卷簾門放下,第二天一大早開門營業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高壓水籠頭將門前衝洗干淨。晚上的整個城市顯得一片狼跡,人們都把流浪漢看作城市的毒瘤。Rudy說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從前有個國內的旅行團來到加州,不願意“屈尊”住在郊區,一定要求安排住到洛杉磯Downtown裡,晚上想下樓出去逛街,剛出門就被嚇得逃了回來,一雙雙凶惡、邪氣的眼睛注視著撲了上來,結果一夜沒敢睡,第二天堅決要求搬回郊區住。放學後,Rudy為了證實他的敘述,特意開車快速帶我們轉了一圈Downtown,並囑咐我們拍照的時候千萬要小心,要是讓流浪漢看到了,一車的人准沒命。果然如他的介紹,同白天的情形相比簡直不可想像,在國內也根本不可能見到街頭如此可怕的景像。回上海之後,我將偷拍到街頭凌亂的照片給媽媽看,嚇得她愣神了好半天。
部分年輕、不懂事的“老墨”也被Rudy看作是毒瘤。因為“老墨”雖然有力氣、肯吃苦(美國的建築工人絕大多數都是“老墨”),但南美人放蕩不拘的本性使他們非常容易做出衝動出格的事情,尤其毒品在“老墨”的圈子裡十分流行,許多人剛賺到了錢就想馬上被吸掉了。Rudy的車就是在大約10天前被“老墨”偷走的,報案後被警察找到時,汽車停放在“老墨”的聚居區,車上被弄得亂七八糟,有明顯的吸毒痕跡和吃剩下方便面的盒子,估計“老墨”們原先是打算把車賣了換錢吸毒的。所以他對“老墨”有些“感冒”。
隨後,我們還去了日本城和中國城轉了一圈,並在墨西哥城停留一小會兒閑逛他們的小商品街。洛杉磯的中國城幾乎都是來自廣東的人,同世界上幾乎任何一個外國城市的唐人街一樣,被建在距市政府最近的地方,原因有三:1.華人最初來美國時是不會美語的;2.華人不會駕駛;3.大多是偷渡者,所以他們需要距離市政府最近,方便接觸、溝通、辦證件等。日本城,過去是一大片廢棄的工廠廠房,破舊得就連美國人都不想要,於是就以很低廉的價格賣給幾個湊錢出來的日本人。那些日本人很勤勞,通過詳細、合理的規劃,把日本城開發得有模有樣,整潔且休閑。
最後,講述一個今天在課堂上學到非常有價值的知識點吧,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美關系發展的歷程,以及中美當前錯綜復雜的糾葛和曖昧的關系產生的原因。
——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可分為以下八個階段:
1)1840-1900年,同情期,封建統治下落後的經濟社會和愚昧的官宦;
2)1900-1931年,鄙視期,1900年義和團運動燒毀許多教堂,殺害及趕走了傳教士;
3)1931-1941年,慈善期,1931年賽珍珠的新書《The Earth》讓全美國人民知道,東方有一個勤勞的民族;
4)1941-1945年,敬佩期,美國人民在太平洋戰爭發生後突然發現,中國人民已經獨立抗日4年了;
5)1945-1949年,迷惑期,中國開始大規模內戰;
6)1949-1969年,敵意期,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爆發使美國開始害怕中國的軍事力量,以及日內瓦會議與華沙會議關於台灣問題的糾葛;
7)1969-1979年,親善期,1969年“一分鐘意願對話”,1970年華沙會議突破台灣問題的糾葛,1971年乒乓外交與基辛格訪華的成功,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與《上海公報》發表,1973年“私通會晤”,1975年福特總統訪華,以及1978年《中美關系正常化公報》發表;
8)1979至今,不定期,1989年天安門事件,1995年李登輝訪美,1996年中國大陸對台灣的“飛彈危機”,1999年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以及2001年海南島軍機撞擊事件,都使中美關系劍拔弩張;而1993年西雅圖APEC會議的召開,1995年在聯合國成立50周年大會上中美領導人在紐約的會面,1997年克林頓總統與江澤民總書記會晤,1999年克林頓總統訪華並在上海宣布“三步”政策,2001年“9.11事件”的發生與上海APEC會議的召開,以及2002年布什總統與江澤民總書記的互訪,都使中美關系呈現緩和跡像。
有一些數據不得不提:2003年美國政府的聯邦外債總額達到65000億美元,其中有四分之一約合16250億美元掌握在中國,是世界上掌握債權最多的經濟實體。所以,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越來越離不開的合作伙伴。據估計,到202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美國的同一水平,躍居世界首位。了解這樣的美中關系,作為中國人的你,是否也會感到一些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