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路上—浙江紀龍山拓展紀行(四)

作者: 66732939

導讀體會飛翔—速降有感 第二天,一覺睡到自然醒,吃好山民熬的香甜番薯粥,我們再次出發。沿著山邊的小路向上爬,腿部肌肉開始感到酸痛,抽緊,汗從每一個毛孔湧出,呼吸變得短而急促;一邊看看兩邊的風景,一邊遙看懸掛著綠繩的陡峭的所在,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古人有詩雲:“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有亦如是”,彼時的詩人一定正悠閑寫意地踏青,而不作 ...

體會飛翔—速降有感 第二天,一覺睡到自然醒,吃好山民熬的香甜番薯粥,我們再次出發。沿著山邊的小路向上爬,腿部肌肉開始感到酸痛,抽緊,汗從每一個毛孔湧出,呼吸變得短而急促;一邊看看兩邊的風景,一邊遙看懸掛著綠繩的陡峭的所在,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古人有詩雲:“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有亦如是”,彼時的詩人一定正悠閑寫意地踏青,而不作速降之想的吧。

到了半山,有觀景台,可以近距離欣賞速速降的過程。仰頭看山,陡,總有80度吧,高,據專業人氏介紹垂直高度27米,可我們都覺得有72米高。就這樣看著山,一時有些安靜。暗想:上海有嘉年華的時候,自己在欣賞別人的驚聲尖叫之余,可只是玩了旋轉木馬的,素來恐高,就是天橋也不敢流連;昨天有一個團隊據說就有人最終不敢跳的。看周圍伙伴議論紛紛,默想著自己的心事。

教練開始帶第一批人上去,首先扔下一大團繩子,大家的眼睛都盯著它下落,下落,沒有聲音,教練開始示範,身姿輕盈飄逸,瀟灑,一點,一蹬,一落,幾下子就到了,其後朗聲介紹動作要領,每個人都默默念念有詞地背誦。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有點笨拙的步伐,可是卻自有自己的章法;如是者三,抬頭看了一會,想著伸頭一刀,縮頭一刀,鼓起“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趕緊往山上爬,怕略一停頓就會失去勇氣。

山上數人,有小路做教練兼“心理輔導”,和大家談笑,使緊張氣氛不那麼明顯了。一邊笑前面的人要用“性感的方式穿著裝備”,一邊偷眼瞄栓保險繩的所在是否夠保險,一邊想,要是有人陪自己一起下去就好了,要是有人勸自己放棄就好了。環顧四周,卻都是樂觀信任的眼睛。前面已有勇敢的菠蘿率先探路,那麼,是我的路,讓我自己走吧,好也好,壞也好,畢竟留下的是自己的軌跡。心裡打著鼓,默念動作要領數遍“不要怕,右手抓緊,身體盡量後仰,雙腿與肩寬,盡量伸直”,站在懸崖峭壁前,往後一看,一陣眩暈,心裡慘叫一聲。要是有人注意,一定看到慘淡的臉(據事後腳踏實地時被告知,當時眼中全是恐懼)。顫聲問:我怎麼沒動?教練失笑:你拼命抓住繩子,腳卻不移,怎麼會動?開始一步步挪下去,開始知道教練看上去很美的動作,其實做起來挺難,開始試著蹬岩而降,開始體會飛翔的感覺。有一陣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下面傳來教練的鼓勵聲,指導聲,避免了鑽到樹叢中;聽到說:好,還有幾米就到了,心中一喜,手裡一松,差點將自己的腿插到一個洞裡。聽到自己的腳踏在地上的聲音,一時間,似乎竟有種戀連不舍的感覺。

腳步飄著回到觀景台,有一絲的自豪。再看後來者,啊,真有高手,也是第一次玩,竟然動作干淨利落,瀟灑,令人自嘆弗如;更有MM長發舞動,衣炔飄飄,疑似仙女下凡,令人體會七劍下天山的豪邁。所有的人都陸續如舞動春風,速降而來,總結下來,記有標准式,壁虎式,僵屍式,降落傘式,親吻岩壁式等等各種姿勢,均各有自己的章法可循,來日必可開山立派,自成一格。

站在山間,聽風聲陣陣,想起曾有人說“幸有我來山未孤”,如是空山無語,有人執杖而來,可如此說。此時,此地,我想,幸有此山,見證我們的軟弱和堅強,此時,此地,山無語,我亦無語,山從容,我亦從容,遂含笑而走……

後記—我們在路上

根據日程安排,我們下午三點已在回上海的路上了,而且根據組織者的精心策劃以及張氏夫婦的努力,預算250元中節余的部分還發給每人三個肉棕以為紀念,為本次出行劃上了圓滿記號.

本次出行,印像同樣深刻的是大家齊心合力進行綠色環保之旅,就算是在最艱難的山洞中,仍不會忘記拾起水瓶,在最開心的時候,也不忘將散落的竹筒扔進火堆.我們在路上,青山綠水間將只會留下我們青春的歡笑,汗水和歌聲.結識了一些投契的朋友,走在路上我們不會孤單.

拓展歸來,前路何如?答曰:我們會一直在路上,我們在不斷拓展自己的路上,我們滿懷期待地在路上,我們充滿信心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謹以此文寫給同甘共苦的3.13-3.14紀龍山之旅的XDJM們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