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islandofEngland-Guernsey

作者: sistersu

導讀Guernsey是英國的channel island, 和Jersey一樣是英國本土居民休假首選。去Guernsey的班機是從倫敦南面的Gatwick機場起飛。而我,一個東方女孩在2003年的10月,全國人民都在歡度國慶的時候,就這樣踏上了去Guernsey的行程。在Heathrow機場,你經常可以看見令人親切的亞洲面孔。而在Gatwick就少得可憐,很多國內旅行路線都安排在這個機場,在這裡,那個通過市場定位短途旅行而迅 ...

Guernsey是英國的channel island, 和Jersey一樣是英國本土居民休假首選。去Guernsey的班機是從倫敦南面的Gatwick機場起飛。而我,一個東方女孩在2003年的10月,全國人民都在歡度國慶的時候,就這樣踏上了去Guernsey的行程。在Heathrow機場,你經常可以看見令人親切的亞洲面孔。而在Gatwick就少得可憐,很多國內旅行路線都安排在這個機場,在這裡,那個通過市場定位短途旅行而迅速搶占BA市場的Jet Go的招牌隨處可見。機場裡到處是長長的隊伍和擁擠的人群,給我的感覺竟然像是國內的長途汽車站。

到Guernsey的飛機很小,跟三亞飛到深圳的飛機差不多大。喜歡歐洲的飛機,只是因為即使是很小的飛機很小的座位容納我這種體積的亞洲人也綽綽有余,有時候甚至好於國內小飛機的公務艙;其次坐椅靠背的設計可以讓你舒舒服服地睡一覺,對於我這種經常暈機的人來講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整個航行只有45分鐘,飛了20分鐘左右的時候,乘務員開始送各種飲料,我要了一瓶水,然後那個英俊的英國男孩微笑著對我說,一鎊。原來飛機上也沒有免費的飲料。開心的是找給我的是Guernsey的鈔票。

如果我僅有的地理知識沒錯的話,飛機應該是在大西洋上飛行。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湛藍湛藍的天和如此湛藍湛藍的大海。據說英國的天空是有名的藍,而於我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第一次覺得時間過得如此之快,在我剛習慣性地進入睡眠狀態的時候,機長已經廣播准備著陸了。

Guernsey的機場小得可憐,不及我在倫敦一位同行家花園大。機場裡停著大概不到10架飛機,但此時降落的也只有我們的飛機,停機坪到候機大廳不過20米遠,我們的行李用一輛小拖車從飛機上運下來,通過大廳牆上的一個小洞裡送到傳輸帶上來,很像安檢地方的裝置,我甚至可以看見他們在搬的行李的樣子。

那天是星期天,可以看出來大多數的乘客是從倫敦買了東西回家,他們的家人會走進大廳來接他們。像我這種因為出差的關系而到這裡來的似乎不多。

一剎那間,我竟然覺得恍惚。我,將在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嶼上度過2個星期;而此時我的爸爸媽媽,應該正躺在床上,進行清晨例行的Pillow talk,一定會在說,不知道我們的女兒現在怎麼樣了。

(一)Guernsey的酒店

Guernsey四面臨海,但有一面(似乎是北面)因為太陡峭無法居住,居民主要住在西面和南面,而東面則是商業區。所以酒店大多集中在那裡,但都不大,不論招牌有多響亮,尤其是離海岸比較近的地方。

我去過的最大的酒店叫S’ Perria Hotel,有一個巨大的泳池,四周綠樹蔭蔭。我在那裡參加過一天的行業培訓,並在臨走之前在那裡第一次參加了非常正式的幾百人的西方晚宴,我也是第一次穿著晚禮服秀了一把。應該是度假的好住處,但猜想房價一定不菲。

我住的酒店叫OGH,據說是四星級酒店,其服務是我這次為期6個星期的旅行中最好的。據說旅游旺季房價可以達到150鎊每晚,我入住的時候是每晚85鎊,包括早餐(那裡有我最愛吃的cap mushroom,回國之後一直苦思冥想其烹飪手法並嘗試多次不得其所)。房間很溫馨,壁紙是淡藍色郁金香圖案的,地毯是明藍色帶酒店logo,床罩是深藍色條紋和大塊白色相間的圖案。最最可愛是每天會有兩塊英國餅干和巧克力cookie,味道覺得純正,就著英國的不加奶不加糖的紅茶,是我每天的最愛。

酒店的房間要麼對著山,要麼對著東海岸線。海景房觀景角度極好。我最初住在對著山的房間,但我讓那個毛裡求斯籍的大堂經理了解了我的希望並在第二天便如願以償地搬到海景房,有一個巨大的陽台,在那裡,我於臨走前的早晨終於等到了日出並拍了下來。

酒店裡的服務員大多操一口口音濃重的英語,但據說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以酒店服務聞名的葡萄牙,因此可以原諒,畢竟我的英語也是口音濃重。無論如何,他們的笑容是無懈可擊,常常會因為這個給他們小費,雖然最後他們也沒能明白你的要求。事實上,他們對於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要求一般都無法滿足。譬如我無法在房間上網,向他們求助的時候,來了幾波人,結果最後還是沒辦法上網,我想他們一定大概連網上聊天是怎麼回事都不清楚。

而在餐廳服務的則是一個極紳士極有風度的老先生帶著一幫20出頭的娘子軍。他會問你晚上睡得好不好,今天好不好,天氣怎麼樣之類的話,就著這些問候吃早餐,實在是很妥帖。

而酒店裡面住的人就各個不同了。大多是老兩口,看樣子像休假。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只要超過50歲的英國老人樣子都極其優雅,無論身材如何,尤其是英國老太太,一個個唇紅齒白,眼神祥和,面色紅潤,喜歡帶著長長的珍珠項鏈,老先生則是在一邊壓陣的。一直很喜歡這樣的感覺,男人靜靜的不要多說話,是不是個好男人身邊的女人就是極好的證明。住在酒店裡大多是休假的,但也有不是。我在酒店住了2個星期,經常會看見一個挺安靜漂亮的女人。而有一天我在逛一家叫evan的店的時候,發現她是店主。後來知道,這家店是專門經營超大尺碼女裝的,而這個女人身材卻是及其苗條。

在以後的旅行中,我一直惦記這家酒店,就像惦記著那裡的人一樣。

(二)Guernsey的商店

異地消費一直是我的癖好之一。每到一個地方,商店必逛,超市必逛。心動時腰包基本就不保了。

第一次知道馬莎原來只是一個食品超市,但在香港馬莎是工薪階層買衣服的地方,我的香港同事就曾經推薦給我,我也在那裡買了一條絲巾,而在國內則被冠名香港名牌服飾,價格不菲。

Guernsey的商店不多,可挑選的東西也有限(但跟百慕大相比已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雖然Guernsey是避稅天堂,但由於海運成本很高,競爭又少,所以無論是樣式還是價格可圈可點之處都少。

有意思的是,一般檔次比較高的精品店和珠寶店所聘用的都是風度氣質一流的老人家,年齡大概都在60歲以上,似乎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已經不是為了謀生,而只是一種樂趣,悅人悅己。英國已擁有全世界最棒的秘書而聞名,但這些老人家的職業水准絕對是。。。。,嘖嘖嘖。進門的時候一個禮貌而有分寸的微笑,你在看的時候不會打擾你,但卻並不被忽視。記得在一家店裡,我買了一條披肩,然後請那個老太太演示一下怎麼穿戴。你猜怎麼樣,她告訴了我至少5種方法,甚至對於搭配什麼樣的晚裝和首飾都提了建議。可能是看出我在這方面經驗缺缺,臨走還不忘對我說一句,Take it easy. you are really very nice, darling。如果等我到了60歲還能有這樣的風度,我的孫兒們還有老伴不知得多為我驕傲。

Guernsey有一家店專賣叫Guernsey牌子的毛衣,比較有特點。首先,招牌顏色是深藍色,我試了一下,正是自己很喜歡的顏色;其次,一般純色編織,很多很鮮艷的顏色。有的就像國內在80年代常穿的那種球衣球褲的那種桃紅色啦,綠色啦,別有一種風味;還有,毛衣質地硬得很,誇張點說,可以支在地上,到像是麻線織的;而且還很沉,據說淋了雨穿著走路都困難。

知道了一家很不錯的內衣店叫Amour。帶我去的是安排培訓的Ric家的女兒,只有18歲,在KPMG工作,周末在Amour兼職,我在內衣方面的專業知識和鑒賞水平跟她相比只能是幼兒班水平,實在汗顏。她推薦我買的內衣回來看雜志才知道是巴黎最新款。跟她還學會了好多內衣款式的專有名詞,而在此之前,我只知道underwear。

Wallis, Next, Evans,Principle,Clarks和Barracts這種英國隨處可見的連鎖店在Guernsey都有分店,第一次注意到fuck這個牌子也是在那裡,店名直接叫做man fuck woman或者反之,強悍至極。

Guernsey的商店大多不打折,打折的要麼是中國或者香港制造,要麼是特大尺碼,看了都傷眼睛的那種。

Guernsey的飲食

要說飲食自然不能不說OGH的早餐,不論好不好,是我吃了2個星期的地方。平心而論,我蠻喜歡的。幸運的是,在第一天我就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搭配,然後一直沒有變過,cap mushroom, scrambled egg, brown toast。OGH的早餐有很多種,甚至還有一種是搭配香檳的,想想一個人喝不是情調,而是單調了,因此從來沒要過。

飲食實在是一個地方文化的體現。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跟鬼子難交流就是在餐桌上,一頓飯吃得沒滋沒味,主客雙方都很無趣,即使是一輩子只會吃一次飯的人都會沒有話題。所以經常出現的情形是,如果在國內,大多是鬼子埋頭苦吃,而在國外,則反之。我的感覺是餐桌上既然是最能體現文化差距的地方,則也是融入對方文化的開始,當然前提是必須會運用他們的語言工具。所以老外對中國永遠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中文太難學了,即便是關於你是不是個東西這句話都夠他們想一輩子了)。

記得出國之前,總有人提醒,在餐館裡只有茶,沒有熱水喝的。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餐館裡,服務員不明白hot water是怎麼回事,但如果你要hot water with lemon,則沒有人不明白的了,而且是唯一免費的飲料,也是我唯一愛喝的東東。即便如此,也會給你一個精致的小水壺,一個帶著托盤的小杯子以及幾片檸檬。這是我在Guernsey知道的。(等我回到倫敦,見到在倫敦呆了很長時間的師姐,她都不知道有這麼回事)。

Guernsey的餐館各式各樣,難以一一描述,泰餐和意餐在這裡很受歡迎。這裡只能挑一些有特色的說說。沒辦法,一向認為自己是飲食男女。

Guernsey的東海岸的海港是目前主要的交通港口,在那裡有唯一一家海鮮餐館,以海鮮聞名,餐館四周都是玻璃,吃飯的時候可以看見外面的海港和海鳥。最喜歡那裡的生蠔和那些吃生蠔的可愛的工具。我要了2個,然後又要了2個,等於要了2個前餐,事實上,我恨不得不要那個牛排主餐,全換成生蠔算了。

Guernsey靠著南海岸的置高點也有一家四周都是玻璃的餐館,那裡的位子一定要提前預訂,但說不出哪裡風味,各種菜色都有。那裡的菜看起來像是藝術品,具有鑒賞價值,吃起來也像藝術品,有的難以消化,有的讓人沉醉。記得同去的鬼子Ric點了一個湯做前餐,顏色是像蘚苔一樣的墨綠色,稠稠的。估計味道跟顏色一樣讓人難以承受,他只勉強喝了一口。而我點的蘑菇米飯和辣椒混合物可謂色香味俱佳。

還去過一家小酒店,據說以前是一家很有人氣的飯店,吃的東西一般,環境極其特別,在那裡,我第一次嘗了gunnis,據說味道正宗。但與我在上海衡山路上愛爾蘭酒吧omalic嘗過的黑啤相差甚遠,看來有的時候冒牌是比正宗的讓人喜歡。後院裡還有一口英國上個世紀初農家經常用的水井。那裡是Ric最喜歡的地方,被他稱為the second home。暗自猜想,估計有的時候他會到這裡以逃避他的first home吧。

Guernsey的面包和三明治大多很膩,吃過一回,再不喜歡了。

一個人的時候,我經常在酒店裡吃晚餐,也很簡單。不要前餐,主餐也不是菜單上的,米飯蘑菇和辣椒。OGH的廚師的確了得,愣是每天能把這幾樣東西做出不同的味道來。到最後,猜想他都膩了,把cap mushroom 換成了special mushroom,一種小蘑菇,但我這個boring的女人吃完後提醒他們明天還得給我換回來。猜想如果我再住2個星期的話,他們就會無法忍受了。

難得的是,Guernsey還有一家中國餐館,叫東方紅(oriental red),名字極其革命,晚上還提供自助餐,每人14鎊,隨便吃。去的大多是外國人。僅有的幾個亞洲面孔的講的也不知道是那裡的鳥語。因為他們一直對我這個唯一的亞洲女人笑,Ric以為他們是中國人,我告訴他他們是蒙古的,以前屬於中國。一般西餐廳只有starter, main course, 咱們中國餐館有cold starter, hot starter, middle course, main course若干,我已經吃得飽得不行的時候,據說middle course還沒上呢。ric的大兒子愛極了crispy duck,應該猜想是香酥鴨吧,吃了有一整盤,可愛極了。那裡的酸甜白菜心不能不嘗,味道相當正宗。臨走,餐館還送了我們每人一個屬相台歷,有餐館的聯系方式,有中文,還是香港制造,實在有紀念意義。6個星期的旅行,我不知道扔了多少東西,但這本小台歷一直帶在身邊。

Guernsey的家庭晚餐就是很簡單的那種了,水著馬鈴薯,水煮青菜,炸雞翅,沒有營養又沒有味道。但吃完飯每個人都會喝點什麼。我跟ric家的13歲小兒子都喜歡bailys,於是我們會一人喝一杯。

(三)Guernsey的風景

當初Ric從機場接我回酒店的時候,我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起初沿路是很高的樹,望不到邊,樹枝交錯,搭成了一個天然的樹屋,像是初夏南方的山裡,溫暖而涼爽,陽光透過樹枝斜射下來,在車窗下留下斑駁的樹影。我們穿過樹屋,突然眼前景色大變,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地,遠遠一棵很大的樹或許是榕樹佇立在路邊,似曾相識,或許在我的夢裡出現過。霎那間,一陣感動湧上心頭,似乎連發聲都不可能。它是否是向佛求了五百年,然後在這裡我必經的路上等我,在這最美麗的時候。而此生此世我們注定相遇,卻注定錯過,然而我知道來世我一定無處逃避,只為這一刻的感動。

那一次在Ric家吃完晚飯,他從他家所在的西海岸送我回酒店所在的東海岸。那天是中秋節過後的整整一個月,枝丫盤錯的後面,是近在咫尺的月色,我們都沒有說話,唯恐破壞這如華月色。我開始思念遠方的家人和愛人。慢慢長大,也慢慢學會一個人去欣賞風景,去承擔風雨,只有擁有一個心靈家園才會讓自己平和的去面對,寵辱不驚。

第一次看海上日出是在Guernsey。房間的陽台是有很好的看日出的角度。只是當時的我有些狼狽,為了記錄日出的不同時段的景色,不得不穿梭於溫差相差20多度的房間和陽台。但卻值得。日出的時候,海港燈火輝煌,但在曙光下只能成為點綴。天空中厚厚的雲層被染紅,光芒從雲層邊透出來,有一絲亮色,成群的海鷗在天空盤旋,鳴叫,奏著日出的樂章,而遠處,練習飛行的飛機不時在天空劃出一條條細細的白線。遠近明暗色彩的搭配都是自然而又和諧。

對於一切高爾夫運動的愛好者來說,Guernsey是很不錯的選擇,只有幾萬人的小島,高爾夫球場就有6個還多,大多建在海邊的大片草地上。在周末的時候會有很多人叢倫敦飛到這裡來玩。藍天、白雲、綠地、海風和新鮮的空氣,只怕是高爾夫這個綠色毒品中的上等貨色。

Guernsey的道路類似環法自行車賽道,彎道很多,也很狹窄,很多時候連錯車都不可以。車速很快,坐車和開車同樣刺激。道路指示牌也少,由於房子都差不多,所以經常感覺要迷路。就像那個日本動畫片《龍貓》裡的小村子,出口都差不多。

Guernsey是倫敦人周末會去的地方,而Guernsey本地人周末卻會去一個叫sark的小島,游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當然如果足夠有錢,也可以做私人飛機或者游艇過去,如果足夠有耐力,也可以游過去。坐船需要45分鐘。sark島上沒有汽車,只有自行車和拖拉機,道路兩邊長著一簇一簇的粉紅色郁金香,sark很多的房子顏色很可愛,四周還長滿各種顏色的鮮花,簡直是童話故事的翻版。sark似乎是一個比Guernsey還要安靜的淨土,外面的世界在這裡沒有任何印記,似乎100年前就是這樣,而100年後也會是這樣。

Guernsey沒有風景,風景在你的心中,當你見了它,你知道你已經欠了它,一定有一輩子要來還他。

Guernsey的人

在Guernsey的時間,接觸的人大多是有工作關系的,其中有本地居民,有在這裡出生然後離開然後又回來的,有因為工作關系來了這裡然後定居的。相對於倫敦人來講,我更喜歡這裡的人,純樸,傳統,自然。

Guernsey的家庭一般孩子都比較多。2、3個是很正常的事情。最誇張的是有一個Guernsey土著,他的父母各有十幾個兄弟姐妹,據說他的婚禮宴席是在當地最大的一家酒店辦的。我替他發愁,等他的兒子結婚,是不是只有在高爾夫球場辦野餐會了,他也發愁。

Guernsey的人比較戀家,具體表現在:

喜歡回家吃飯,所以一般沒有人陪我吃晚飯;

孩子不願意到外面去上學,ric的大兒子在倫敦讀了2年的大學竟然退學回來了;

父母都有照顧孩子的義務,有一次我培訓的公司晚上有一頓工作晚餐,80%不能參加的原因都是太太晚上有事情,我要回家看孩子。嘖嘖嘖,讓人感慨;

只要有能力,父母會替子女解決後顧之憂。ric正在考慮給他的兒子蓋房子。似乎現在只有中國的農村還有這樣的傳統;

在Guernsey呆時間長了,名利成就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人會活得更自我一些。安排培訓的這家公司的一名副總裁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提出辭職,然後與自己美麗的妻子周游世界。They do what they want to do。太多的時候,我們會為自己設置的障礙所累,我真想怎樣怎樣,唉,等到什麼什麼時候再那樣那樣吧,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責,不要把今天的問題留到明天解決。就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不要把這一代的問題推給我們的子孫去解決。

我喜歡他們的笑容,也喜歡他們的純樸。一次我去一家舊書店閑逛,看到了第一版的《101條斑點狗》,只要10p,如獲至寶,老太太找我零錢的時候,我看見有歐元的硬幣,所以希望她給我換一些。老太太很努力的給我找了好幾個,然後告訴我送給我了。實在是不好意思。

有一次在超市買東西,外面下雨,一個老太太沒有打傘,我就送了她一程。路上,她特別可愛的問我,你是菲律賓人嗎?我說不是,她說,那你一定是護士。那樣篤定的神情就像小孩子一樣,可愛極了。但至於他為什麼會覺得我是護士至今不得其解。

知道一個地方的習慣是對他們的尊重。譬如就餐的衣著。大大咧咧並不等同於率直可愛。所以每次出去吃飯的時候我會想知道需要穿什麼衣服。在倫敦的時候沒人告訴我,我只有厚著臉皮問。而在guernsey,ric會事先告訴我需要穿什麼樣的衣服,甚至和我一起去店裡面去挑。在我感覺,體貼細心是人需要具備的技術層面的東西。不論是好男人好女人,好員工好老板,好父母還是好兒女。

Guernsey的生活成本很高,不是很有錢的人是無法立足的。雖然是免稅區,買一座房子至少要好幾十萬鎊,車子也要好幾萬鎊,而在這裡獲得工作許可也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如果在當地出生則可自動獲得當地身份。所以在ric家,13的小兒子是最早獲得身份的人。

Guernsey的老先生老太太體形一般都超級肥胖,而年輕人身材都不錯。見過一個美女,絕對值得在窗戶下面拉小提琴的那種;帥哥不多,但有一個聲音特別有磁性,給我培訓的時候為此而走神。事實上,低沉而性感的聲音一直對我很有殺傷力。

浪漫情歌

Guernsey是個容易發生浪漫故事的地方,事實上很多人因為在那裡遇到心愛的人而決定留下,在小島上廝守一生。一次閑聊,他們問我是不是有很多男朋友,我一本正經的說,是的,不知道2個星期夠不夠在這裡再碰到一個。然後大家哈哈大笑。

事實上,在Guernsey的日子平靜如水,每天8點起床,9點開始培訓,下午5點結束,沒有工作晚餐的時候一個人在酒店吃完那份我喜歡的晚餐,然後回房間寫培訓日記,與男友通電話,看看娛樂節目,羨慕一下英國女人的美麗胸部,然後睡覺。

跟當地公司的人相處不壞,但本著不給中國人丟臉尤其不給中國女孩丟臉的原則,盡量讓自己顯得professional一點,似乎比較奏效。大部分人對我都很友好,由於安排培訓的都是公司的高管層,年紀比較大,是我最喜歡相處的一個年齡段,所以自己感覺也很放松。沒有任何跡像表明會有什麼事情會發生,直到遇到了那個聲音性感喜歡打高爾夫球的Mark。

Mark是所有給我安排培訓的人當中最年輕的一個,他的聲音無法讓我一度走神。而我相信自己留給他的也只是一個不討喜的印像,我的頭腦過於靈活,口齒過於伶俐,很多問題讓他難於回答,這會讓一個男人覺得難堪。後來在閑聊中知道,他是一個地道的Guernsey土著,在這裡出生,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大學畢業之後就又回到這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我喜歡成熟而又簡單的男人,這種氣質在這個33歲的單身英國男人身上可以感覺到,或許正是這種氣質讓我對他後來發生的事情產生了一種近乎母性的柔情。

還記得我在開篇說過的那個大型晚宴?我穿上臨時在Guernsey買的行頭,由Ric陪同一起來到那個St’ Pierra 酒店,。而Ric是舉辦這次宴會的機構的前任主席,因此不停的介紹我給別人。我知道那天的我與平時差別很大,畫了濃妝,穿著黑色的晚禮服,披著黑色的披肩,也不像平時那樣問個沒完,說個沒完,連笑容都不自覺地矜持起來,猜想那時的我一定是極其東方的感覺。我從Ric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對我的欣賞。那裡我看到很多平時認識的人,Mark也在其中,但只打了個招呼,卻不再和我說話。

那天我算是領教了英國人的殷情

安排座位的時候我跟Ric被分別安排在兩個桌的主位。坐在我身邊的是兩個不認識的陌生男人tony 和 jack,但應該是Ric的同事。我不喜歡跟不認識的人一起吃飯,因為需要應酬,且我的座位需要我必須去應酬。

Tony很能說,而jack很能吃,每次我想跟他說話的時候他都在吃,似乎把自己照應得很好。所以tony幾乎占去了我除了吃飯之外的所有時間,即使是吃飯的時候也未能幸免。他為我去要水果拼盤,他把我喜歡吃的草莓挑給我吃,他笑我從雞肉裡面挑蘑菇吃。。。。甚至我去洗手間也是由他陪同走出飯廳。tony問了很多,還教給我如何去博取男人的歡心,在知道我有男朋友之後故意顯出很遺憾的樣子。就是我這種菜鳥也能看出他是個頗會討女人歡心的人。後來我才知道tony的綽號叫lady killer,是個鑽石王老五之類的人物。可能我不夠lady,所以沒有被他的魅力killed。

席間,mark 到我們這桌好幾次,坐在tony的旁邊,跟另外一位我滿欣賞的德國女孩子說話,但卻不跟我說話。而我也無暇顧及。突然,mark出現在我身邊,眼睛裡已有了幾分醉意,半開玩笑的說:

“別相信他,他是個壞家伙。”

我對他笑了笑。男人不是壞家伙的不多,一個女人不論愛一個男人還是恨一個男人,都少不了對他們說壞字。而一個女人如果說一個男人是好人,多半兩人都沒戲。但我所不知道的是一個男人說另外一個男人是壞家伙的時候是什麼心態。這樣的話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事實上,那天晚上對於我而言都是很新鮮的經歷。

tony告訴我,每年這個宴會完了,年輕人都會到鎮上的俱樂部去玩個通宵。我告訴他,我要回去為明天回倫敦做准備。那種場合不適合我,我不會跳很性感的舞蹈,不會喝酒,到了12點就困得要命,很無趣。晚宴結束Ric會送我回酒店。這才是正常的模式。

晚宴中間有大概4次發言,每次發言結束都要為誰干杯。發言的幾位竟然都是我在培訓中認識或者見過的。每個人的發言應該都很精彩才對,因為大家不斷鼓掌大笑。而我能聽懂的這種英國式的幽默也不過三成,這個時候他們不會遷就我的聽力和理解力。因此,我會一個人發呆,看看各桌的美女。Mark跟Ric在我旁邊的一桌,那桌沒有美女,所以我不看。但是,我能感覺到哪裡有雙眼睛在看著我,有點不自在。我下意識的轉過頭去,隔壁的桌上,Mark的眼睛出現在我的視線裡,想必已經看了很長時間了,被我發現我也不避諱。我慢慢地滑過眼神,顯得沒有注意到的樣子,不想讓彼此都難堪。我知道晚宴已經要結束,這只是最後的晚餐。

嘉賓代表發言結束,晚宴結束,tony他們要去喝一杯,然後去俱樂部。而我在座位上等著Ric過來,送我回去。

Ric站起來了,我們之間不過5步之遙。我也准備起身。

Mark也站起來了,或許准備跟我說再見?

他走到Ric身邊,跟他耳語了幾句。而我不方便看他們,於是還是坐在座位上,但我知道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但不知道。

Mark走到我身邊,問我:

“今天晚上開心嗎”

“非常開心,謝謝你!”

“今天晚上開心嗎?”

“是的”

“我們去喝一杯吧”

“很抱歉,我要回酒店,我不能喝酒。”

我轉頭,已經找不到Ric。我說,我要等Ric送我回酒店。

Mark拉起我的手,一言不發地往前走。路上每經過一個朋友,都要向他們介紹一下。一百米的距離走得非常艱難。而我除了微笑和點頭,已經不知道該干嘛了。我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尤其是跟一個不講道理的人。

我被Mark拉倒酒吧的櫃台前,他要我喝點什麼。

“橙汁”

“為什麼是橙汁?”

“我喜歡橙汁”

“我要啤酒,你不陪我喝點嗎”

“好吧,啤酒。”

他非常興奮地要了兩杯啤酒。我想他是喝醉了,但卻不知道如何處理。

他看著我的眼睛,問我:“今晚開心嗎?”

我看著他的眼睛,微笑:“很好。”

他不看我的眼睛,問我:“今晚開心嗎?”

我看著他的眼睛,微笑:“不壞。”

他的眼神躲閃著我的眼神,長長的睫毛不停顫動。我忽然明白這是男人的羞澀,羞澀到語無倫次和口不對心。對於男女之間,我向來是熱情多過理智,自己喜歡的會去說會去做,不管對方心裡想什麼,因此害人害己。可能Mark自己都沒想到,他突然讓我變得心如明鏡,明白以前以後的種種事情。

我知道發展下去會出現什麼情況,我也知道此刻最好的結局是走開,不說再見,不留遺憾。於是,我走了,沒說再見,不覺遺憾。明天依然是藍天白雲,沒有誰留下痕跡。

人生中有很多偶然,很多人以為徐志摩的那首《偶然》是為林徽因而作,卻不知只是他在一家小酒館為一位邂逅的女子所寫。兩人對視良久,直至女子離開,故事結束。人生有太多的偶然,美麗的偶然,我喜歡,但那裡沒有我的舞台,那裡,只有命運是主角。我的舞台在我伸手能觸摸的地方。

你我相識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是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