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城記

作者: 鹿角漆

導讀每年的這兩個月,很多來打工的人就開始找房子,少有人能在去年租的房裡繼續住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換動、合租的人去了外地、有價錢更低的房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住了一年,早就覺得以前的房子面目可憎。租房子住是對人相當大的考驗,當事人必須有非常高漲的生活熱情與極其堅定的毅力,稍一放松,房子裡便有諸多“湊合”的地方:床單與地板的顏色 ...

每年的這兩個月,很多來打工的人就開始找房子,少有人能在去年租的房裡繼續住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換動、合租的人去了外地、有價錢更低的房源,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住了一年,早就覺得以前的房子面目可憎。租房子住是對人相當大的考驗,當事人必須有非常高漲的生活熱情與極其堅定的毅力,稍一放松,房子裡便有諸多“湊合”的地方:床單與地板的顏色不相襯;燈光太昏暗或過於刺目;窗簾又不能與窗戶完全吻合,無端地少一塊,晚上老有路燈的光照進來;放案板的桌子太低,做飯總要彎著腰;更遑論家具合不合用,電氣線路合不合理了……

但租房子卻有一樣好處:可以了解一個城市的不同角落。城市的街道也算風情萬種,不同地方不同表情,每種表情中都有值得回味無窮的東西。

剛畢業的時候,找房子一定要在各個大學周圍找,最後和三個朋友選擇了理工附近的一套兩室一廳,就是看中了那裡一條巷子就有好幾家租書的小書店,迎面過來也都是青春陽光的臉。那幾家書店各有所長,我最喜歡去的兩家,一個是武俠小說出奇的全,另一個是言情小說格外地多。星期天經常是一家書店拿一本回去看,從刀光劍影到暗送秋波,就在英雄氣短與兒女情長中度過一天。最叫人欣喜的是,租言情的那家竟然有全套的亦舒小說,以前在山大的書店遍尋不獲,到這裡卻得來的全不費工夫。大約理工的女生沒有我們那麼酷愛看愛情小說,那套書就我一個人借著看,每次去了總能拿到想要的那本。倒是另一家的武俠看得人多,經常一套書看完上冊,發現下冊被人借走,偏偏故事情節到了最緊張的地方,主人公正面臨生死關頭,看武俠的人都知道這種感覺是很難受的,所以後來我干脆一借一整套,寧肯多付租金,也不願意再受那等“下回分解”的苦惱。

在理工旁邊住,另有一項妙處,就是到校園散步。經常被他們當成同學,“同學,幫忙撿球”、“同學,你是這個樓上的嗎?請叫一下204的某某”、“同學,請問今天的講座在哪個樓”……那種感覺很好,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和學生生活脫離聯系,還可以賴著當“孩子”。有一次晚上散步忘記了時間,離我們住的地方比較近的那個大門已經鎖了,正在躊躇是繞到正門去還是干脆從門上翻過去的時候,有個男孩推著自行車過來,先把車子鎖上,很利索地翻過去,然後回頭看了看我們,又跳過來,把自行車推過來說:要不你們踩著我的自行車過吧。我一連聲地說:不行不行,我太胖了。他還是說沒關系,上吧。但是最後笨重的我終於還是辜負了他那番熱情——踩上自行車還是沒翻過去。

在那個地方住了大半年,有件事情我一直沒搞清楚,理工旁邊怎麼有那麼多的理發館,山大周圍幾條街的理發館加起來才是那裡一條街的數目,一直到現在我都疑惑:男生的頭發長得那麼快?

第二年因為換了工作,那個地方離四個人的單位都很遠,我們便分頭找了房子。我搬到棉毛廠宿舍院裡的一個平房裡。去看房那天是陰天,覺得房子裡頭暗是因為天氣不好的緣故,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旁邊的樓擋住了光線,不管陰天晴天,人在屋子裡是一定要開燈的,不然干什麼也覺得有些不對勁。

據說棉毛廠那個時候已經被一家私企合並,所以很多人都沒有了工作。大家就整天地在院子裡,有的人打撲克,有的人下棋,有的人打麻將,還有人聚在一起品評時事。尤其是夏天,每天我上班走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支攤玩了起來,晚上下班回來他們還沒有收攤,後來好幾個星期天才發現他們就跟上班一樣從早上晚到晚上,除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一直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玩的人吆五喝六,後面看的人也跟著大叫大嚷,也沒有人出來干預,好像院子裡的其他住戶都非常習慣。但是我一直奇怪,他們的收入來自哪裡呢?

在我住的那年裡,院子裡的一棟樓著過一次火。因為和消防二支隊離得很近,消防員沒開車跑著就過來了,火也不是很大,他們進去了大概就用別人家裡的水把火撲滅了,然後又跑著回去。

那個時候我每天騎車穿過城裡最寬的一條街去單位。上車少路寬,走起來很舒服。有時候下班我在自行車上大聲唱歌,從並州路那個口一直唱到平陽路口,嗓子都啞了,覺得非常過癮。

但是很快我就辭職到城市另一邊上班,便也不再騎自行車,每天擠在公交上,有一段時間,車上的乘客經常丟手機,有一天一來一去的車上竟然都有人發現丟了手機,我當時就在心裡暗下決心:房租一到期就搬家,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真正的搬家已經到幾個月以後了,搬到了城中村。和所有的城中村一樣,那裡有一種嘈雜的親切,村民們見了面都互相叫名字,沒有在單位宿舍裡“張處”、“王局”等稱呼,我們打電話給煤氣站換煤氣時,也說我住在誰誰家幾樓,不說門牌號。因為村裡幾乎每家都有房子出租,各種商店也就應運而生,買什麼都很方便。以前還在另外一個城中村住過,那邊賣小吃的特別多,一個月住下來就知道了這家的烤蓮菜很好吃,那家涮串的湯很好喝,還有那家的餛飩皮薄餡美,以及它門前的那家鐵板魷魚的醬非常到位。所以雖然那裡離我當時上班的地方很遠,每天一來回坐將近3個小時的公交車,到搬家時我還是有些戀戀不舍。

在小區裡住就沒有這些樂趣,但那裡比單位宿舍和城中村都安靜,而且一般小區的綠化都還不錯,周末光是在陽台上就能消磨半天,再在樹下的石凳上度過另外半天,也是非常愜意的事情。

當然,這些說得都是各個地方讓人留戀不已的那面, 其實住每個地方都有很大的煩惱,不然也不會每年搬家,並且每次搬家都恨恨地說:貸款買房,不要繼續受這個罪了!可是有時候想,就這樣在煩惱與享受中住遍這個城市的不同地方,以搬家為借口不停巡城,不也是很好玩嗎?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